王秀平(山西省平遙縣職業(yè)學校)
?
于誦讀中積淀在寫作中開掘
王秀平
(山西省平遙縣職業(yè)學校)
摘要: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在教學實踐中,深深感到:文章是客觀事物在頭腦中的反映,如果學生頭腦中缺乏這種“反映”機制,不具備“反映”能力,那再多的客觀景物也只能是過眼煙云。作文水平的提高離不開一定的閱讀量,只有廣泛涉獵優(yōu)秀作品,不斷從中汲取營養(yǎng),才能豐富文章的詞匯,生動文章的表達,靈活寫作的思路。
關(guān)鍵詞:朗讀;背誦;積淀;強化寫作
誦讀積累是寫作的基礎(chǔ),寫作是誦讀積累的文字體現(xiàn)和延伸。在高三語文教學中,我認為二者密不可分。以下便是我在高三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一些體會:
魯迅先生提倡多讀書,“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蔽以诮虒W中注重對學生的朗讀、摘抄和背誦能力的培養(yǎng),這不僅訓練了學生的語感、思維,開拓了學生的視野,更重要的是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了許多素材,使他們不致出現(xiàn)“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情況。
而進入高三以后的第一學期顯得尤為重要。為此,我給學生做了如下規(guī)定:每天積累五個成語,辨析兩個病句,讀一篇優(yōu)美文章,并要選取其中的精美語句做好摘抄,并寫明其好在哪里,然后利用早讀或課余時間去背誦。在讀誦時,首先“求明,不先求熟,明則自然易熟”,理解之后再去背誦,那是最理想不過的事;但這樣我們讀誦的范圍就會大大縮減,因為學生受到年齡和人生閱歷的限制,對所讀誦的文章要理解,特別是理解那些優(yōu)秀的、含義深刻的作品,往往需要一定的時間,而時間對于他們來說非常寶貴,所以,我主張讀背的內(nèi)容可先占有,在此基礎(chǔ)上再慢慢咀嚼品味,這樣,學生通過多讀、多背,最終會達到在誦讀中積淀的目的,同時也可為學生的仿句練習和寫作提供一些素材,為他們解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問題。我主要通過開展課前五分鐘演講、班級朗誦比賽來帶動學生多讀,讓學生多談?wù)劯邢耄岣咚麄兊拈喿x和感悟能力。在批閱摘抄本時,我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語文積累中的閃光點,抓住契機,及時用文字對其取得的成績表示認同,使之擁有成就感、喜悅感。我還鼓勵學生平時多關(guān)心國內(nèi)外大事以及身邊的小事,思考社會,感悟人生,逐步提高他們概括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訓練他們的思維,注意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并將課外閱讀作為高三教學的一個重要工作來抓,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借此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力求起到厚積薄發(fā)的作用。
目前,作文教學還沒有一套完整成體系的教材,作文教學也就成了高三語文教學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我在作文教學中嘗試了課堂限時作文與講評、模仿滿分作文相結(jié)合的方法,課堂限時作文抓規(guī)范抓時效,講評滿分作文抓亮點抓思想,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痹诮虒W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在寫議論文時,光有論據(jù),且論據(jù)之間缺乏必要的銜接,導(dǎo)致出現(xiàn)了材料堆砌的問題,為此,我專門利用晚自習的時間給他們講解議論文必要的寫作知識,結(jié)合學生文章實例讓其比較,并專門就語段練習讓學生進行限時訓練,讓他們在論據(jù)之后進行論述,做到有理有據(jù)。并提倡學生大膽運用自己已積累的論據(jù)去寫,第一次他可能只是寫一個大體印象,但第二次、第三次去運用,那就完全可以記住并能做到一材多用、運用自如了。這樣一來,嚴格的限時小作文就可為高考作文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滿分作文往往有其獨特之處,或者在立意上準確、深刻;或者感情真摯;或者構(gòu)思巧妙、獨到;或者結(jié)構(gòu)完整、嚴謹、有創(chuàng)新;或者說理透徹,論證有力;或者語言有文采,句式靈活,善于運用各種描寫手法,富有新意;或者標題、開頭、結(jié)尾寫得精彩;材料充實、新穎、典型;或者具有文化性、思辨性、哲理性。當然,很多文章往往是多個亮點并存。因而,每次月考完,我都要和學生一起去分析滿分作文,我首先讓學生討論分析,分析文章的結(jié)構(gòu),推敲關(guān)鍵語句,提煉文章的主旨;然后讓學生去揣摩滿分作文的亮點,談?wù)剢⑹荆谡伊咙c的同時,學生更多的是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自身的比較鑒賞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時也豐富了積累內(nèi)容。我也會讓學生去分析考試中出現(xiàn)的一些中等作文,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能快速適時地作出修改,盡量使用自己積累過的精美語句、素材,這樣,通過對比,最終會讓學生對什么樣的文章才是最好的文章了如指掌。之后,再讓學生對比自己的文章去思考得失,取長補短,作二次修改,這樣才會真正起到講評作文的目的。在進行二次批改時,我都非常認真,進而引導(dǎo)學生在平時的訓練中要善于模仿和借鑒,甚至可以適當仿寫部分段落,增加文章的含金量,那么他的文章可能會在以后的考試中受到閱卷老師的青睞。這樣,經(jīng)過反復(fù)的練習,學生的寫作興趣就會日漸濃厚,寫作形式也會變得靈活多樣,變“要我寫”為“我要寫”,作文的水準也有大幅度提升。
萬丈高樓平地起。缺少誦讀積累與寫作的高三語文教學,只能是空中樓閣?!昂媳е?,起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遍L期堅持積累,于積累中寫作,在寫作中再次開掘,完成再次積累,就一定能構(gòu)筑起美麗壯觀、絢麗多彩的語文大廈,使高三學生獲得更好的發(fā)展,完成更好的蛻變。
參考文獻:
郭漢波.淺談作文教學中閱讀標準與寫作能力的關(guān)系[J].中學時代:理論版,2012(11).
·編輯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