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濤 王 玉
?
書香燕京活動回顧與展望
張 濤 王 玉
摘要:閱讀指導活動是中小學圖書館的基礎性重要工作。以 “書香燕京——北京市中小學閱讀指導活動”為例,闡述中小學閱讀指導活動對中小學生成長的重要意義,探索中小學閱讀指導活動中好的做法,尋求今后的努力方向。
關鍵詞:閱讀指導;中小學圖書館;書香燕京
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是構建學習型社會的基石。青少年學生正處于精神發(fā)展的重要時期,中小學是人生閱讀學習的黃金時期。美國圖書館學家John Cotton Dana認為,6至16歲是一個人的閱讀品味和閱讀習慣形成的最重要階段,一個人年輕時受到的閱讀影響可能比我們想象的要更大,因而這一時期,家長和老師們在引導青少年閱讀興趣和書籍選擇方面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英國也提出了 “閱讀環(huán)境”的概念,這個環(huán)境包括了物理環(huán)境和心理情景兩方面,強調在保證閱讀相關配套設施的同時,更加重視調動讀者的閱讀熱情,認為閱讀過程是“選書—讀書—聊書—再選書—再讀書”的過程,其中具有引導能力的人位于循環(huán)圈中心,起關鍵性作用,這個循環(huán)圈產生的是螺旋式上升力量。
個人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對個人乃至民族精神都有重要意義,全民閱讀是強國之策。然而閱讀危機和障礙普遍存在著,就連日本、德國、美國這些傳統(tǒng)上重視閱讀的國家,目前的青少年閱讀調查結果也很不樂觀,結果顯示,青少年的閱讀量和閱讀水平在普遍性地下滑。從近年世界經合組織的PISA項目測試中可以看出,中國學生的閱讀能力普遍低于數學和科學能力,為興趣而閱讀的學生比例逐年下降。拯救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能力已經成為刻不容緩的教育問題。我們國家也已經注意到的閱讀對青少年成長的重要意義,但現在對青少年閱讀的關注主體和閱讀活動推廣主體卻主要集中于公共圖書館,中小學圖書館作為青少年更加方便快捷獲得資源的地方卻長期作為常規(guī)性場所而存在,需要從更廣泛和深入的角度發(fā)揮其重要作用。2003年教育部出臺了《中小學圖書館(室)規(guī)程(修訂)》,明確規(guī)定了中小學圖書館任務:指導學生課內外閱讀,開展文獻檢索與利用知識的教育活動;培養(yǎng)學生收集、整理資料,利用信息的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等全面發(fā)展。
開展閱讀指導活動,有助于讀者學會利用圖書館,獲取、理解和掌握文獻內容。對中小學圖書館來說,閱讀指導就是對中小學生進行有關閱讀方面的引導和幫助,讓他們學會利用圖書館獲取知識,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修養(yǎng),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和水平。專家和教育工作者們提議,要構建“政府推動,專家引領,社會支持,家庭參與”的長效機制,切實促進每一位中小學生都能“好讀書”“讀好書”,為青少年的終身學習打好基礎。
北京市教育技術設備中心(以下簡稱“中心”)針對當前全市中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以貫徹落實《北京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關于“推進‘人文校園、科技校園、綠色校園’建設,充分發(fā)揮環(huán)境育人功能”要求為遠景目標,以圖書館(室)開展讀書實踐活動為主要途徑,充分發(fā)揮區(qū)縣、各類學校圖書館(室)管理人員在組織、引導學生閱讀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在全市中小學校組織開展了“書香燕京——北京市中小學閱讀指導活動”。開展大型主題讀書活動,不單單是少兒讀者閱讀成果的一種展示,更是一種指向性極強的閱讀指導,它可以使參加活動的少兒讀者及家長通過切身體驗感受閱讀活動帶來的樂趣,與他人交流和分享閱讀成就,更能將活動組織者的閱讀指導理念傳達給活動參與者。
“書香燕京——北京市中小學閱讀指導活動”自2011年開展以來,得到學校師生積極參與,取得了豐富成果。對于推進我市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活躍校園文化,樹立正氣,激發(fā)學生讀書熱情,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培養(yǎng)綜合實踐能力,營造書香校園都發(fā)揮了積極作用。
閱讀服務是圖書館所有服務工作的重點和核心,所有工作都要圍繞閱讀才能體現圖書館的價值和作用,真正服務于社會和讀者。閱讀指導的基本形式有:閱讀書目、閱讀課程、讀書活動、閱讀計劃、參觀活動、網絡閱讀輔導等形式。
“書香燕京——北京市中小學閱讀指導活動”主要采取了以下幾種方式進行閱讀指導。
1.開展主題鮮明的閱讀征文活動
首屆“書香燕京”閱讀指導活動以“我與經典”為主題,引導學生閱讀人類最優(yōu)秀的文化成果,培養(yǎng)學生們熱愛經典的興趣,此次征文活動在全市中小學當中掀起了閱讀中外經典的熱潮。第二屆閱讀活動以“我愛北京”為主題,培養(yǎng)學生們的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尋找“生于斯長于斯”別具一格的特色,有的學生甚至從下水道的井蓋、胡同里味道等特別的角度表達對北京的思考和感悟,旨在提高學生們對日常生活的感受力和思考力。第三屆閱讀指導活動以“中國夢,我的夢”為主題,積極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引導學生充分理解中國夢的深刻內涵,與共青團北京市委合作,邀請有關專家走進區(qū)縣走進學校開展“中國夢,我的夢”主題校園巡講活動,充分利用自身資源,推動學生踐行中國夢。第四屆以“我愛地球”為主題,通過以環(huán)保為主要主題的形式,引導學生們關注生態(tài)、熱愛自然、保護環(huán)境、愛護家園,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人文精神。第五屆以“我愛家鄉(xiāng)”為主題,通過開展京、寧、蓉三地中小學遠程同步誦讀活動,拉開了“我愛家鄉(xiāng)”主題活動的序幕;通過開展主題書目推薦,激發(fā)學生們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懷,正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人生觀。
閱讀推薦書目,是一種傳統(tǒng)的閱讀指導形式,具有易分享、低成本、經典性等優(yōu)點,是中小學圖書館閱讀指導工作的一種常見的主流指導形式。連續(xù)5屆的書香燕京閱讀指導活動分別從人與書籍、人與城市、人與國家、人與地球、人與家園5個層面,組織相關專家為學生們提供閱讀指導書目,引導學生培養(yǎng)閱讀興趣、體驗閱讀樂趣、提高閱讀能力、交流閱讀成果。自2011年閱讀指導活動開展以來,參加的師生人數從第一屆的13 000余人猛增到第五屆的93 000余人,且活動影響力呈現逐年增加趨勢,這也充分體現了書香燕京閱讀指導活動正在逐步成為一項引領我市中小學師生閱讀體驗的盛會。
2.開設閱讀指導課評比活動
閱讀重要,也凸顯了閱讀指導課的重要。它能夠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掌握正確的檢索方法和閱讀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學生善于利用圖書館的各項資源,掌握獲取知識的正確途徑,并累積豐富的知識,融入各科的學習中。
為了進一步提高我市中小學生閱讀素養(yǎng),促進中小學閱讀指導課的有效開展,提升閱讀指導課的教學水平。經市教委批準,中心在從第三屆活動閱讀指導活動開始,組織開展了“書香燕京”優(yōu)秀閱讀指導課的評選活動,參評了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fā)展中心舉辦的“全國中小學優(yōu)秀閱讀指導課”, 北京市共榮獲13個一等獎、28個二等獎、29個三等獎,中心被評為全國中小學優(yōu)秀閱讀指導課先進組織單位。
上好中小學閱讀指導課,能夠開拓學生的視野,對課上內容作必要的補充并加深理解。它能夠幫助、啟發(fā)學生,使他們勤于思考,善于交流研討,懂得合作的重要,使他們對閱讀的對象不停止于表面的理解,要一步一步地深入探究,最終解決問題,從而培育出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
3.采取線上+線下互動模式
隨著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和新興文化傳播渠道的不斷完善,人們閱讀方式和書寫已經發(fā)生巨大轉變,已經形成了傳統(tǒng)閱讀和數字閱讀并行的閱讀習慣,互聯網這個五彩繽紛的平臺也逐漸成為廣大學生交流和展示自我內心的重要手段。
為配合閱讀活動的順利開展,將征文活動與信息化手段充分融合,書香燕京閱讀征文活動嘗試采用“線下+線上”同時進行的方式進行,將主題活動相關數字資源存儲在北京教育裝備網(http://www.bjjyzb.com/)的專題活動頁面上,便于全市中小學師生在線閱覽和自由下載,充分發(fā)揮“線下圖書館”和“線上圖書館”的優(yōu)勢,鼓勵廣大中小學師生把征文作品上傳到“書香燕京”平臺,在平臺上展示作品,所有參賽作品均可以在平臺上公開閱讀,帶動師生對讀書心得體會的交流,提高師生對本活動的積極性。該作法受到了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fā)展中心和中國圖書館學會中小學委員會的高度肯定和贊揚,并在第二屆“中國知網杯”全國中小學數字閱讀活動中榮獲“突出貢獻獎”。
“書香燕京——北京市中小學閱讀指導活動”迄今已經開展了5屆,五年來,活動開展的規(guī)模越來越大、參加的人數越來越多、影響力也在日漸加強,我們在一步步摸索中,將此項活動不斷推向深入。但是在活動開展過程中,我們也在思考一些需要改進和提高的部分。
1.開展閱讀指導提高館員素質
書香燕京閱讀指導活動開展過程中,我們注意到閱讀指導在廣大中小學校中幾乎都是語文教師的主業(yè)。征文活動主要是語文教師在做輔導和評選工作,閱讀指導課主要是對具體作家作品的分析和指導,缺乏其他學科老師的參與。當然我們不否認,語文課是閱讀指導課的主力,但更需要注意的是,閱讀指導課又不僅僅是語文課展示,學生們在閱讀知識、閱讀能力方面的提高也需要圖書館教師和其他各科教師的指導和引導。圖書館教師對圖書館使用和信息網絡資源的獲取利用方面的指導,對引導學生走進圖書館、會用圖書館、擅用圖書館、樂用圖書館等方面的研究和精力投入不夠,而恰恰這一部分是培養(yǎng)學生讀書興趣、獲取知識、利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重要內容,同時,這種閱讀課也對圖書館員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閱讀指導活動的推廣,需要加強圖書館員的專業(yè)能力,增加專業(yè)知識,接受閱讀指導服務方面的訓練。廣大的中小學及其圖書館應該充分重視閱讀指導,將圖書館教師的培訓也納入教育訓練計劃,加強他們的專業(yè)技能,塑造其專業(yè)形象,為書香校園構建堅實的基礎。
2.讀者咨詢服務至關重要
閱讀指導,怎樣讓閱讀融入孩子們的生活,激發(fā)他們對閱讀的興趣,進而培養(yǎng)起閱讀素養(yǎng)和閱讀能力,如何避免閱讀陷入一場嘉年華式的推廣活動也是我們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閱讀指導不僅需要政府推動下的轟轟烈烈的閱讀活動,更要有所有中小學圖書館教師潤物細無聲的讀者服務。讀者咨詢服務是一種個性化服務,要求圖書館員試著去了解閱讀對個別讀者的意義,協助讀者達到愉悅的閱讀效果。它通過與讀者的交流,根據讀者的閱讀興趣和嗜好,為讀者推薦書籍。圖書館應該有學校聘請的專家老師做讀者咨詢顧問,主動分享個人經驗,透過開放式問題的交流,引導讀者閱讀和思考。鑒于中小學圖書館教師的時間和精力有限,這就需要我們充分挖掘社會力量,包括文化教育部門、出版發(fā)行部門以及相關科學研究部門的專家,形成一個專業(yè)化、多元化的閱讀指導隊伍。
3.多渠道為學生提供閱讀服務
在信息網絡環(huán)境下,管理自動化、服務高效化、資源網絡化同樣是圖書館地位與作用的重要評價標準。要善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與新課改有機的結合,進一步豐富數字化資源,普及新版的北京市中小學數字圖書館,不斷創(chuàng)新服務方式,逐步引領師生認識、使用數字圖書館,重視網上交流和數字資源的利用,彌補紙制圖書藏書量的不足。
4.高度重視形成合力
閱讀指導活動,不僅需要教育指導部門和管理部門在思想上的重視和資金上的支持,更需要廣大中小學和中小學圖書館在觀念上真正將閱讀指導活動提升到關系祖國未來的高度上來,提高對閱讀指導活動的重視程度和投入程度。正如北京市教育委員會李奕委員在第二屆書香燕京總結會上講的那樣:“書香燕京閱讀指導活動,不是解決圖書館建設的問題,也不是研究怎么配書、怎么投入或者單純地說怎么加強我們館長、館員隊伍建設的問題,而是涉及我們基礎教育內涵發(fā)展,涉及我們孩子的成長全過程當中一個重要的項目。我們關注的是參加書香燕京的學生們的實際獲得!”
參考文獻
[1] 朱玲莉. 從一項調查數據談南京市中小學圖書館閱讀指導課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1(8):65-67.
[2] 閆光霞,鄧少濱.深化閱讀指導服務已是當務之急[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6(4):111-112.
[3] 張娟.中小學圖書館閱讀指導現狀和模式研究:以江蘇省為例[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2.
[4] 陳書梅.從臺灣閱讀推廣活動之現狀談公共圖書館之閱讀指導服務[J].圖書館建設,2006(5):78-81.
[5] 胡曦光.談少兒圖書館的閱讀指導服務[J].圖書館學刊,2008(1):108-109.
[6] 陳秋燕.閱讀指導:少兒圖書館永恒的使命[J].圖書館論壇,2006(5):259-260,247.
作者信息
張濤,本科,經濟師,圖書館建設與師生閱讀工作組副組長。王玉,碩士,館員。北京市教育技術設備中心,10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