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桂鳳
摘 要: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是聽力教學,作為語言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之一,其意義和價值日顯突出。為了加強對聽力教學的理解和提高聽力教學的質(zhì)量,分三個方面來談談自己對中小學英語聽力教學的認識。
關鍵詞:中小學英語;聽力訓練;教學
據(jù)《解放日報》報道:“南京大學幾位應屆畢業(yè)生,在應聘廣州保潔公司和外交部公務員時,雖然筆試順利通過,但遇到英語口語考試時結(jié)結(jié)巴巴,結(jié)果全遭淘汰。”
專家認為:擁有較多的詞匯量,卻又說不好英語的原因是,缺少一個高頻率訓練聽說的語言環(huán)境。要提高聽說能力應該從中小學生抓起,中小學生聽覺靈敏,模仿能力強。而聽懂英語又是說好英語的前提,所以在教學中應該特別注重學生聽力的培養(yǎng)。那么怎樣提高學生聽的能力呢?
一、創(chuàng)造豐富的聽力環(huán)境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是一種交流的工具。環(huán)境對語言獲得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為學生營造一種良好的聽說氛圍和語言環(huán)境,對英語學習至關重要。
1.用英語組織教學,熏陶語感
我國中小學生在生活實踐中面對面地用英語交流的機會特別少。因此,老師要確保英語課堂這份空間,為學生提供英語交際的場所。課堂中教師要堅持使用英語進行教學,起始階段學生聽起來可能比較困難,教師可以放慢語速,配上一定的體態(tài)語,多重復幾遍,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自然就會聽懂,聽力也自然得到了提高。同時,我們也應該要求學生在課堂上盡量使用英語。
2.課外娛樂中享受英語學習的愉悅感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據(jù)此我們可以在課后給學生提供一些生動英文節(jié)目,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在欣賞節(jié)目的同時不知不覺地提高聽的能力。實踐證明:中小學生對英文歌曲比較感興趣,在課間播放一些英文歌曲,學生無意識地跟著哼起來,能迅速捕捉他所能聽懂的詞語。中小學生喜歡看動畫片,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動畫英語,通過動畫感知原汁原味的語調(diào)。這既豐富了學生的課后學習,也激發(fā)了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
二、科學設計聽力活動
設計聽力活動,首先應該明確目的,一切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設計活動。
1.豐富的課前“Duty”
在教學中,每節(jié)課我都安排一位值日生,讓他在課前充分準備至少6個問句,課堂上就像教師一樣站在講臺前提問題自己指名回答。學生對這樣的形式很感興趣,聽得都很認真,爭先恐后地舉手回答,值日生也必須仔細聽別人的回答,作出判斷。一個輪回,學生就可聽到三四十種不同聲音的表述,不但提高聽力而且提高聽的隨機性。
2.評選最美的聲音
教學中我經(jīng)常布置學生自己錄音并要求他們交上最優(yōu)秀的一遍。學生確定最優(yōu)秀的一遍錄音的過程,必定有仔細聽的過程。一節(jié)課的最后幾分鐘,組織學生一起欣賞自錄的朗讀,評出最好的一盤。聽慣了原版錄音的學生,聽到同伴的錄音都覺得新鮮,非常感興趣,而且都自覺、專心地聽。聽自己的錄音后容易發(fā)現(xiàn)自身朗讀中存在的問題,再經(jīng)過學生、老師的點評,這對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會很有幫助。
三、培養(yǎng)良好的聽力習慣
1.學會靜聽和模仿
學英語有一句話:只有聽得清,才能讀得準。學生只有聽清、聽懂了,才有助于形成正確的語音語調(diào)。如head,hand等常用的單詞,很多同學常加尾音讀,教師要在糾正和強調(diào)之后,讓學生反復聽,反復模仿,以避免類似的錯誤。語調(diào)是英語中表達意圖很重要的部分,準確的發(fā)音和正確的語調(diào)要靠反復聽、反復模仿來形成。因此,一開始就要養(yǎng)成這一習慣。
2.養(yǎng)成持之以恒的家庭視聽英語的習慣
要求每個家庭都創(chuàng)造良好的英語環(huán)境,這是不可能也是不現(xiàn)實的。現(xiàn)在很多學校都請家長督促孩子每天聽一定時間的英語。語言的習得是由聽開始的,對中小學生來說英語信息的輸入形式首先是聽。所以,讓學生在家中視聽英語是必不可少的。
豐富的語言環(huán)境,多彩的英語活動,良好的聽力習慣,使英語聽力教學輕松高效。應該注意,聽、說、讀、寫能力是相輔相成的,相互促進的,我們不能顧此失彼,要促進學生聽、說等能力共同提高。
參考文獻:
[1]劉海量,于萬鎖.交際能力與口語教學[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8(08).
[2]吳禎福.英語口語教程:英語中級口語[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5-06.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