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斌
(寧夏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 寧夏 銀川 750021)
?
論藝術視野下花式籃球與籃球教學的融合
徐斌
(寧夏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 寧夏 銀川 750021)
摘要:通過文獻資料法,專家訪問法、問卷調查法,論述了花式籃球的價值;闡述了花式籃球練習與籃球教學的融合;研究在籃球教學中適當加入花式籃球動作,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起到了積極作用。
關鍵詞:藝術視野; 花式籃球; 籃球教學; 關系
隨著全民健身運動的發(fā)展,陽光體育運動口號的提出,體育教學改革在各所學校中被提上了日程?;@球運動作為全民健身運動的主要項目,現(xiàn)在從小學到大學,基本上都開設有籃球課。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在大學體育課中,籃球項目教學的內容基本上是學生中學時就學過的,許多學生學習產生惰性心理,還有一些學生由于害羞、不喜歡對抗,一節(jié)課下來與籃球接觸的次數(shù)很少,練習效果較差。花式籃球具有一定的藝術性,無對抗動作、而且能夠展現(xiàn)自我,受到了學生的熱愛,在籃球教學中適當加入花式籃球內容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花式籃球的價值
1.1鍛煉身體,增強體質
花式籃球在練習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運動量,要求手和腳作出與籃球運動更多、幅度更大的動作,一些動作需要做許多次才能確保熟練,做到萬無一失。如手指頂球、轉球、胯下大跳步運球等,在做一些套路動作時需要參與者具備一定的體能,才能做得流暢自如。由于花式籃球基本上是在音樂的伴奏下完成的,所以參與者的興趣很高,跟著音樂就會不知不覺的跑動起來,完成各種練習,起到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功效。
1.2鍛煉協(xié)調性、靈活性、柔韌性等綜合素質
花式籃球動作的完成,需要參與者對籃球的球性非常熟悉,在熟悉籃球球性的基礎上,把一些動作進行深化或變換方式,而這些動作的練習需要參與者具備一定的協(xié)調性;花式籃球動作基本上要求動作速度快,變化靈活,如胯下跳步運球,需要參與者不停地交換腳步,是籃球從胯下通過,還有運球背后過人技術動作,都需要參與者有一定的靈活性;一些難度較大的動作,如空中躍起背后接胯下投籃動作,需要參與者具備硬頂?shù)娜犴g性等素質??梢姡ㄊ交@球運動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性身體素質。
1.3具有一定的表演性和觀賞性
花式籃球的成套動作具有一定的表演性和觀賞性。由于花式籃球的動作幅度比正式籃球大,動作技術不受規(guī)則的約束,開放、自由,節(jié)奏感較強,再加上一些輔助工具如跳板等,動作更加夸張,一些雜耍動作、街舞動作等在這里都能找到它的影子,再加上豪放自如、節(jié)奏感很強的音樂陪襯,具有一定的表演和觀賞性。
1.4能緩解學習壓力、消遣娛樂
現(xiàn)在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而體育運動可以緩解人的壓力,通過運動、出桿,人的能量能夠得到釋放,獲得一種輕松感。花式籃球運動同樣具有這樣的功能。當一些花式籃球愛好者聚到一起時,他們各自展現(xiàn)動作、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相互之間有時還進行斗球,通過接觸和交流能夠擴大學生的交際面,緩解壓力,消遣娛樂。
1.5發(fā)展個性
花式籃球由于不受規(guī)則的限制,動作技術可以根據(jù)自身的身體特點自由發(fā)揮。如有些學生平衡能力較好,他們就可以做一些翻滾動作,有些學生柔韌性較好,就可以多做一些拉伸性的動作,有些學生根據(jù)自身的愛好編排動作。這樣,每個人做出來的動作都有著自身的特點,能夠盡情展現(xiàn)自我,有利于發(fā)展個性。
2籃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學生學習興趣不足
筆者對籃球學習班級發(fā)放調查問卷,目的是調查學生對籃球教學的興趣,發(fā)放問卷345份,回收335份。經過統(tǒng)計分析結果見表1。
表1籃球教學興趣調查表(n=335)
由表1可以看出,現(xiàn)在學生對籃球課教學的興趣并不高,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①學生從小學到大學一直學習籃球,學生對籃球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等非常熟悉,沒有新鮮感,產生視覺疲勞;②籃球是一種對抗性項目,學習籃球最終就是要上場比賽,這樣才能體現(xiàn)籃球的本能,有些學生不愿意爭搶,所以產生厭學現(xiàn)象;③教師基本上都是按照教材和教學大綱的內容進行,沒有變換角度進行教學;④場地器材比較少,在籃球課堂中,一個班級最多10個籃球,一塊籃球場地,每個班級最少都在40人,場地人數(shù)太多,籃球太少,練習機會不多,這也是產生厭學的原因之一。
2.2課堂上學生參與程度不高
調查中發(fā)現(xiàn),在籃球課堂中,一邊倒的現(xiàn)象比較嚴重,所謂一邊倒就是少部分學生參與,而大部分學生在一邊看著。由于學生之間對籃球球性和接觸籃球的時間不同、認識不同,導致籃球技術水平出現(xiàn)參差不齊的現(xiàn)象。在籃球課堂中,籃球水平較好的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容易,而且學完之后都能有較大幅度的提高。而籃球水平較差的學生無論在個人技術、籃球意識、戰(zhàn)術等方面進步不大,有些學生直接就放棄學習,有些學生由于身體原因一節(jié)課也搶不到幾次籃球,只有在一邊站著;籃球的分組比賽更是如此,籃球課成了籃球水平較好學生的表演課、技術較差同學的觀戰(zhàn)課。
2.3籃球教材內容陳舊、考核辦法不合理
打開中學、大學體育教材可以發(fā)現(xiàn),籃球教材的內容千篇一律,沒有什么特點和創(chuàng)新之處?;旧隙际菄@運球、傳接球、基本戰(zhàn)術配合等內容編制。體育教師的教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限制,教師根據(jù)教材編寫教學大綱和授課計劃,在內容上比較陳舊,在教法上千篇一律。學生基本上對教師的教法掌握的很清楚,內容基本上都是學習過的,對學生沒什么吸引力。許多學校的籃球考核中少不了投籃這個項目,大家都知道,即使是水平再高的隊員平時投籃百發(fā)百中,但在考試中有可能成績不理想,因為許多學生在這方面的動作技術還不是很穩(wěn)定,有些考核還加入了難度較高的1分鐘跳投,很容易挫傷學生的積極性。
2.4場地器材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
調查中發(fā)現(xiàn),許多學校的籃球課上都出現(xiàn)籃球數(shù)量不足的問題,一個班級基本上都在40人以上,但只能發(fā)放10個籃球,也就是說10個學生在練習,其他30個學生都在看,練習的密度和強度不足。在調查中還發(fā)現(xiàn),籃球不但數(shù)量不足,質量也存在很大問題,10個籃球中最少有1~2個有變形、掉皮等問題,嚴重影響學生學習籃球的欲望;場地方面是教學存在的最大問題。一個班級最多能擁有兩個籃球場作為練習場地,大多數(shù)是一個練習場地,比較擁擠,影響學生的練習質量和學習興趣。
2.5運動傷害事故常有發(fā)生
由于籃球運動具有一定的對抗性,有對抗就會有身體接觸,有身體接觸就會容易發(fā)生傷害事故,籃球運動中運動傷害事故最多的就是腳腕、手指扭傷、小腿骨折、臉部碰撞等。通過對問卷的整理,學生參加籃球運動損傷次數(shù)統(tǒng)計見圖1。
從圖1中可以看出,參加籃球運動受傷1次的學生有132人,占被調查人數(shù)的39%,2次的學生有87人,占被調查人數(shù)26%,無損傷的學生有19人,占被調查人數(shù)的6%,可見,籃球運動的傷害事故發(fā)生頻率是很高的。主要原因有學生準備活動沒有做好,其次是學生動作要領沒有掌握,動作不協(xié)調,再就是學生的身體素質較差等。
圖1 學生參加籃球運動損傷次數(shù)統(tǒng)計(n=335)
3花式籃球與籃球教學融合的意義
3.1花式籃球與籃球教學的融合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籃球的興趣
學生長期在傳統(tǒng)的籃球教學模式下學習,對學習內容、教師的教法、練習方法等基本上都處于疲勞狀態(tài),學習籃球的興趣就會下降。如果在籃球教學中加入花式籃球的動作,如轉球、雙手胸前回旋、肩上滾球、腹部拉球等花式籃球動作,就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這些籃球動作學生以前沒有接觸過,大家在同一個水平,學習起來比較容易,原來一些籃球打得差一些的學生學習進步很大,甚至超過原來水平較高的學生,使這些學生對籃球產生濃厚的興趣,積極投入到籃球的學習中。許多女生原來見到籃球就躲得遠遠的,當學習花式籃球時,由于沒有對抗,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許多女生開始慢慢喜歡籃球。在進行了花式籃球與籃球教學融合教學一學期后,對這些班級進行了問卷調查發(fā)現(xiàn)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增強。統(tǒng)計結果見表2。
表2 籃球教學興趣調查表(n=340)
從表1和表2的對比可以看出,對籃球不感興趣的學生降低了15%,感興趣的增加了23%,非常感興趣的增加了12%??梢?,花式籃球與籃球教學的融合,對學生學習籃球的興趣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3.2花式籃球與籃球教學的融合能夠培養(yǎng)更多的籃球愛好者
在以往的籃球教學中,籃球水平較差的學生、不喜歡拼搶的學生、女學生,在籃球課堂中基本上都是旁觀者,這些學生基本上就是站在籃下練習一下投籃,其他動作根本不練習,比賽根本不參與。但是,在籃球課堂中融入花式籃球之后,這些學生慢慢被帶動起來,一些簡易的花式籃球動作很容易完成,而且具有趣味性,不需要有身體對抗,大家在同一水平,起點相同,排除了以前由于技術不好而產生的自卑心理。在課后業(yè)余時間,許多學生聚到一起,練習花式籃球,由于花式籃球練習時伴有音樂,吸引了許多圍觀者,越來越多的人逐漸加入到花式籃球的學習中來。
3.3花式籃球與籃球教學的融合能夠提高學生籃球意識
在練習花式籃球的過程中,學生無形當中熟悉了籃球球性,籃球的基本功及各種動作技術完成質量大幅度提高,身體的協(xié)調性、靈活性得到了進一步的改善,跑動更加積極,由于對籃球運動興趣的提高,使學生對待籃球運動由被動變主動,全身心地投入到籃球運動中。
3.4花式籃球與籃球教學的融合能夠提高學生對籃球的欣賞水平
花式籃球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其觀賞性也別具一格。學生在練習花式籃球時,在音樂的伴奏下,具有一定的節(jié)奏感,動作與音樂的融合、協(xié)調,產生一種美感,是一種欣賞。有些學生為了編排一套合理的花式球操可以說是費盡心思,在編排的過程中鍛煉了他們的審美觀和欣賞水平?;ㄊ交@球操具有一定的個性特征,不同的表演者有著不同的表演方式。通過這些花式籃球的練習、表演,可以提高學生對籃球的認識和欣賞水平,提高自身的審美觀。
4花式籃球與籃球教學融合方法
4.1花式籃球基本技術
在教學過程中,花式籃球的動作技術較多,在教學中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手指轉球。手指轉球是花式籃球最基本的動作。它的動作要領主要是通過五指或雙手將球圍繞垂直線旋轉,在球拋棄的瞬間,用食指頂住籃球最底部,使籃球在手指上旋轉。
(2)手臂轉球。一般是由右手先持球,掌心向上將籃球托起,基本與頭持平,手指撥動籃球,使籃球順勢沿著手臂、大臂、胸前運行,直至左手將籃球停住,此動作可以左右交換練習。
(3)單手側拉。右手持球于右髖關節(jié),利用髖關節(jié)和手臂保持籃球靜止,右腳向后撤步,同時右手向上提拉籃球,使籃球沿著身體的右側向上運行,當運行至腋窩時,右手向側上方伸出,使籃球沿著大臂、小臂繼續(xù)運行直至停于右手。
(4)前拉后落。右手持球放于腹部,右手向上拉球,使籃球沿著腹部向上運行,此時身體向下下蹲,同時稍向左側傾斜,使籃球接近右肩,當籃球翻越右肩時,身體上身,同時雙手收于后腰間接住籃球。
花式藍球動作技術很多,在基本的籃球教學中只能進行相對簡單的動作,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這些基本動作的教學,可以將這些動作和籃球動作相結合。如在做持球突破練習過程中,可以先原地做一個前拉后落動作,然后再做持球突破動作;也可以先做手指轉球,然后突然放手接球再做持球突破;還有在進行傳球練習過程中,可以近距離利用單手側拉動作進行傳球練習,這樣可以提高籃球教學的樂趣,使籃球教學更具有趣味性,更能吸引學生的眼球,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練習。
4.2籃球花式的融合
花式籃球是一種自由、開放的運動形式,使用的籃球是帶有花紋的多種顏色組成,而常規(guī)籃球一般都是棕色的,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把普通籃球換成花式籃球的顏色效果會更好。
4.3氣氛的融合
在花式籃球練習或者是表演時,都是配有音樂的,在籃球課堂中,學生練習時播放一些節(jié)奏歡快的音樂,可以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激情。
4.4成套動作的融合
在教學過程中,將籃球動作、花式籃球動作按照一定的順序編排成套路讓學生練習,讓他們獲得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產生繼續(xù)學習的愿望。
5籃球教學中加入花式籃球發(fā)展對策
(1)在籃球教學中加入花式籃球教學內容,使學生在籃球學習中產生一定的興趣,提高學生對籃球的了解程度,使他們主動地接觸籃球、喜愛籃球,自覺地加入到籃球學習中,逐漸提高籃球的球性和水平。
(2)改進考核辦法,去掉一些考核方面的硬性指標,如定點投籃、1分鐘跳投、運球急停跳投、三步上籃等考核辦法;加入一些創(chuàng)造性的考核辦法。如有些學生擅長手指轉球,就考核他手指轉球,有些學生擅長頭頂球,就考核他頭頂球,學生在籃球方面的特長各不相同,考核他們的長處,這樣才能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3)加強校園籃球場地和器材建設。課堂上籃球的數(shù)量和質量一定要得到保障,一般情況下兩個學生共用一個籃球進行練習比較合理,這樣能夠保證學生的練習密度和強度,有利于動作技術的快速掌握;定期對籃球場地進行安全檢查,及時更新設備和器材,使學生課外有著較好的鍛煉環(huán)境,從而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籃球運動。
(4)學校成立花式籃球體育社團。吸收一些花式籃球水平較好的隊員,邀請籃球教練給與定期指導,學習一些新的動作,定期組織花式籃球表演、社團活動和交流,在學校的其他活動中,花式籃球可以作為表演項目之一,如學校運動會的開幕式、籃球比賽中場休息時間等,不斷宣傳花式籃球,使學生對花式籃球具有一定的了解,不斷吸收新隊員,擴大社團的影響力,提高學生對花式籃球的學習興趣。
6結語
傳統(tǒng)的籃球教學的確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學生上體育課目的就是學習一些動作技術和衛(wèi)生保健知識,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當學生對學習任務產生疲勞時,作為體育教學工作者,有義務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采取變換的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學習興趣?;ㄊ交@球與籃球教學的融合是提高學生學習籃球興趣的有效舉措,必將受到廣泛的推廣。
參考文獻:
[1]許雯雯,許 博.街頭籃球文化對HIP-HOP時尚的影響[J]. 吉林體育學院學報. 2006,(3) .
[2]張戰(zhàn)毅,郭 瑞.我國三人制籃球運動的開展狀況及對策研究[J]. 新鄉(xiāng)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2).
[3]姜 濤.三對三“必殺技”[J]. 中國學校體育,2004,(6).
[4]尹青山,尹曉峰.淺析街頭籃球文化在我國的流行與延伸[J].遼寧體育科技,2004,(5).
[5]羅久良,楊西勇,王文毅.高職高??鞓敷w育教學模式構建探討[J].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2).
On the Fusion of Fancy Basketball and Basketball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rt
XU Bin
(Ningxia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Yinchuan, Ningxia 750021,China)
Abstract:Through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expert interview,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value of fancy basketball, and expounds the fusion of fancy basketball practice and research in basketball teaching. It is studied that adding appropriate fancy action in basketball teaching could improv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Key words:the field of vision of art; fancy basketball; basketball teaching; relationship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9131(2015)02-0072-04
作者簡介:徐 斌 (1974-),男,寧夏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
收稿日期:2015-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