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苗苗 相 青 劉 慶 劉玉璽 常瑞華 宋玉萍
中國.濰坊醫(yī)學院心理學系(山東濰坊) 261053 E-mail:1536182647@qq.com △通訊作者 E-mail:ypsong1994@126.com
?
高二學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與考試焦慮的關系
王苗苗相青劉慶劉玉璽常瑞華宋玉萍△
中國.濰坊醫(yī)學院心理學系(山東濰坊)261053E-mail:1536182647@qq.com△通訊作者E-mail:ypsong1994@126.com
【摘要】目的:探討高二學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與考試焦慮的關系。方法:采用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使用考試焦慮量表和家庭教養(yǎng)方式評價量表對142名高二學生施測。結果:①被試整體考試焦慮水平偏高,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之間的考試焦慮水平存在顯著差異(t=7.769,5.911,7.085;P<0.01);②男女被試僅在父親教養(yǎng)方式量表的偏愛被試因子(t=2.936,P<0.01)/過度保護因子(t=2.056,P<0.05)存在顯著性差異;③父母的情感溫暖、理解(r=-0.566,-0.309;P<0.01)與考試焦慮呈顯著負相關關系;父親的拒絕、否認(r=0.489,P<0.05)和母親的過干涉、過保護(r=0.368,P<0.01)均與考試焦慮呈正相關關系。結論:家庭教養(yǎng)方式與考試焦慮關系密切,良好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有利于降低考試焦慮水平。
【關鍵詞】家庭教養(yǎng)方式;考試焦慮;學業(yè)成績;高中生
我國對于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實證研究大多集中在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相關研究上,主要分析了子女性別、年級、是否獨生、生源地、父母文化水平等不同因素對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影響,但針對家庭教養(yǎng)方式和考試焦慮的相關研究還比較少。家庭因素是影響考試焦慮程度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研究結果已經表明,家庭教養(yǎng)態(tài)度、行為以及父母和子女的關系等,對學生的考試焦慮有不可忽視的影響作用。
易高峰、易連云研究發(fā)現(xiàn),家庭因素是影響孩子
日報出版社,2013:16-16
[17]Rubin K H,Root A K,Bowker J.Parents,peers,and social withdrawal in childhood:A relationship perspective[J].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2010,127:79-94
[18]于增艷,劉愛書,張修竹.兒童期社交退縮與人際關系的研究綜述[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6,14(3):358-360
[19]Yoo Y S,Popp J,Robinson J.Maternal distress influences young children's family representations through maternal view of child behavior and parent-child interactions[J].Child Psychiatry Hum Dev,2014,45(1):52-64
[20]沙晶瑩,王元,房衛(wèi)鑫.幼兒入園分離焦慮的研究述評[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4,22(6):955-956
[21]Ahmadi K,Saadat H.Contribution of marital stability to parenting styles: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Iranian mothers in intact marriages[J].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2015,24(7):2155-2163
[22]趙利云,程灶火,劉新民.兒童行為問題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19(4):502-505
http://www.cjhp.com.cn/
心理成長的重要因素,父母教養(yǎng)方式是考試焦慮程度形成和變化的更為直接和重要的原因。他們的研究還顯示,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親的積極教養(yǎng)越多,焦慮程度就會越低;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親的消極教養(yǎng)越多,焦慮程度就會越高[1]。彭春妹等人對中學生的焦慮程度進行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父母教養(yǎng)方式同初中學生的焦慮程度有密切的相關,不論是狀態(tài)焦慮還是特質焦慮都和父母親的情感溫暖理解有顯著的負向相關的關系;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多個因子對學生的焦慮程度有顯著的預測作用[2]。許冬的研究顯示,父母親不同的教養(yǎng)方式同子女的焦慮水平有顯著的相關性[3]。洪明等的研究也顯示,不良的家庭環(huán)境和家庭教育可以增加個體的考試焦慮[4]。
林美春的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在父親的過分干涉、拒絕否認、偏愛被試和母親的情感溫暖理解、過度干涉過分保護維度上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在父親偏愛被試、母親過度干涉/過分保護、懲罰嚴厲、偏愛被試因子上存在顯著的父母文化程度的差異[5]。石彩虹的研究發(fā)現(xiàn),城市子女在父母親情感溫暖因子和過分干涉因子的得分較高,農村學生在父親嚴厲懲罰因子的得分較高;女生更多的感受到來自父母親的情感溫暖理解,而男生感受到較多的來自父母親的懲罰嚴厲、拒絕否認和過分干涉;獨生子女在父母情感溫暖理解、過分干涉和母親的拒絕否認維度的得分都高于非獨生子女[6]。李金釗,徐媛的研究表明,母親的懲罰、嚴厲及拒絕、否認和父親對子女的過度保護,容易造成子女的緊張、焦慮,使其經常處于一種不安狀態(tài),對自己缺乏信心,這是導致焦慮的重要原因。尤其對于女生更易使她們產生心理和行為問題[7]。劉金同、孟憲鵬等人研究發(fā)現(xiàn),父母的過分干涉、拒絕否認、過度保護容易導致考試焦慮,而考試焦慮程度越低者感受到來自父母親的情感溫暖理解越多[8]。
高二是高中階段的轉折時期,學生不僅學習任務加重其心理上也逐步體驗到升學的壓力,在逐漸適應的過程中難免會產生焦慮情緒繼而影響學業(yè)成績。本研究將處于高二這一特殊時期的被試作為研究對象,探究家庭教養(yǎng)方式與學生考試焦慮之間的關系,為建立良好的家庭教養(yǎng)模式,改善學生的考試焦慮狀況提供建議。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采用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隨機抽取曲阜市某高級中學高二年級4個班級的學生為調查對象,共發(fā)放問卷200份,回收有效問卷142份(71.0%)。平均年齡17.4歲;其中男生80人(56.3%),女生62人(43.7%),獨生子女66人(46.5%)。
1.2方法
1.2.1Sarason考試焦慮量表(Test Anxiety Scale,TAS)[9]采用王才康修訂的Irwin G Sarason教授1978年編制完成的。共37個項目,各項目均為1~0評分,分正反計分,所有項目的得分加起來即為總量表分。中文版的TAS分半信度為0.60,α系數為0.64 具有良好內部一致性信度。
1.2.2家庭教養(yǎng)方式問卷(Egma minnen bardndosna uppforstran,EMBU)采用岳冬梅等人修訂的C Perris等人1980年編制的教養(yǎng)方式評價量表(EMBU)[10]。共66個項目,采取4級評分,計算各因子分。各分量表的同質性信度系數在0.46~0.88之間,分半信度系數在0.50~0.91之間,重測信度系數在0.58~0.82之間。
1.2.3學業(yè)成績將被試上學期期末考試的各科成績總分進行標準化處理后作為學績指標。
1.3統(tǒng)計處理
采用SPSS For Windows 18.0軟件進行t檢驗和相關分析。
2結果
2.1高二學生考試焦慮的總體情況及性別、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間焦慮水平的差異
Newman E指出,得分12分以下考試焦慮屬較低水平,12~20分屬中等程度,20以上屬較高水平[11]。依照此分類標準,按ATS總分把被試分為輕度焦慮、中度焦慮、重度焦慮3類。調查發(fā)現(xiàn),輕度考試焦慮的被試比例占25.2%;中、重度考試焦慮的被試比例占74.8%。
見表1。數據和焦慮分類結果均顯示,高二學生整體的考試焦慮得分偏高。經過t檢驗,男女之間TAS總分在各個水平上均沒有顯著差異;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之間的考試焦慮得分在各個水平上均具有顯著差異,獨生子女的焦慮水平明顯高于非獨生子女。
2.2高二學生在家庭教養(yǎng)方式各分量表上得分的性別差異性
見表2。父親量表中,女生僅在父親偏愛被試因子上顯著高于男生;而男生在父親過度保護因子上的得分顯著高于女生;其他的教養(yǎng)方式因子上均無性別差異。母親量表中,男女在母親教養(yǎng)方式各因子上均無顯著差異。
2.3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考試焦慮的相關
表3、4顯示,把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11個因子分與考試焦慮總分做相關分析,結果表明父母的情感溫暖、理解(FF1、MF1)與考試焦慮呈顯著負相關關系;父親的拒絕、否認(FF5)和母親的過干涉、過保護(MF2)均與考試焦慮呈正相關關系。
注:*P<0.05,**P<0.01,下同
3討論
本次調查重度焦慮的檢出率偏高,被試整體考試焦慮狀況較嚴重。這與高中生學業(yè)負擔重、考試頻繁和巨大的升學壓力不無關系,但由此更多反映出的是學生的應試能力和應試心態(tài),這與父母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緊密相關。
男女之間考試焦慮總分差異不顯著,這一結果與王才康對大學生被試、崔娜對高中生被試、鄭希付對中學生被試的研究結果一致[12-14];與其他的一些研究結果不同[15-16]。導致結果在某些方面的差異是否受到取樣的限制和所使用的量表不同,這有待進一步研究。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之間的考試焦慮水平存在顯著差異,這可能是父母給予獨生子女更多的過保護和過干涉致使其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這種獨立能力的減弱表現(xiàn)在學習上就是自學、自控能力下降,缺乏自我調控學習時間和應試情緒的能力,進而容易產生考試焦慮。
男女被試僅在父親教養(yǎng)方式量表的偏愛被試因子和過度保護因子上存在顯著性差異,在母親教養(yǎng)方式各因子上均無顯著差異。男女被試相比,女生更多體驗到父母的偏愛,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在中國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中父母對女兒的教育方式常常比較溫和,呵護較多、關注程度較高,加上女性的心理特點更容易體驗到父母呵護的緣故[17]。相較而言,男生更多體驗到父母的過度保護,這可能是男生的獨立性較強,在父母高度關注的教育方式下,男生的逆反情緒更為強烈。母親教養(yǎng)方式各因子上均無顯著差異,這一研究結果與國內外大部分的研究結果均有差異,可能是受取樣限制所致,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考試焦慮與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相關關系:父母的情感溫暖、理解(FF1、MF1)與考試焦慮呈顯著負相關關系;父親的拒絕、否認(FF5)和母親的過干涉、過保護(MF2)均與考試焦慮呈正相關關系。這與王欣等的研究結果完全一致[18];與劉金同,孟憲鵬等人研究部分相同[8]。但結果都證明,考試焦慮與家庭教養(yǎng)方式關系密切。
參考文獻
[1]易高峰,易連云.農村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中學生焦慮水平的相關研究[J].教育探索,2005,25(12):11-12
[2]彭春妹,王孟成,王建軍.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初中生焦慮狀況的相關研究[J].井岡山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28(8):130-132
[3]許冬.家庭教養(yǎng)方式與子女焦慮水平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2,16(9):631-632
[4]洪明,王文禮.家庭教育失誤導致中學生考試焦慮的分析與對策[J].心理科學,2002,25(6):753-754
[5]林美春.高中生家庭環(huán)境、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05
[6]石彩虹.高中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自我和諧、自尊與心理健康的關系[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7
[7]李金釗,徐媛.父母養(yǎng)育方式與中學生的特質應對方式及特質焦慮研究[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3,11(1):1-5
[8]劉金同,孟憲鵬.高一年級學生考試前后焦慮與抑郁情況的變化[J].中華預防醫(yī)學雜志,2005,53(6):440-440
[9]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編輯委員會編.行為醫(yī)學量表手冊[M].北京:中華醫(y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2005:217-218,209-211
[10]岳冬梅.父母養(yǎng)育方式評價量表(EMBU)[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3(增刊):122-129
[11]Newman E.No More Text Anxiety[M].Los Angels:Learning skills Publications,1996:1-14
[12]王才康.考試焦慮量表在大學生中的測試報告[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1,15(2):96-98
[13]崔娜,劉云艷,高變英.高中生成就目標、考試焦慮與學業(yè)成績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16(4):436-438
[14]鄭希付,高宏章.考試焦慮的認知因素研究[J].心理科學,2003,26(1):153-154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arental Rearing Styles and Test Anxiety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Wang Miaomiao,Xiang Qing,Liu Qing,et al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Weifang Medical University,Weifang 261053,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arental rearing styles and test anxiety of high school students.Methods:A sample of 142 high school students were assessed with Test Anxiety Scale(TAS)and Egma minnen bardndosna uppforstran(EMBU).Results:①The exmainer's anxiety level tended to higher and the test anxiety of these children who were single in their families were different from those who were not single(t=7.769,5.911,7.085;P<0.01)②It was found that the cultivation styles of the fathers of boys and girls were differences on preference(t=2.936,P<0.01)and over protection factors(t=2.056,P<0.05);③ The scores the examinees got w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ir parents' warm emotion(r=-0.566,-0.309;P<0.01).It showed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ir parents' negation,over interference and over protection.Conclusion:Parental rearing styles and test anxiety 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 and appropriate parental rearing styles is beneficial to reduce test anxiety level.
【Key words】Parental rearing styles;Test anxiety;Academic achievement;High school students
中圖分類號:R395.6,B84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252(2016)08-1265-04
doi:10.13342/j.cnki.cjhp.2016.08.040
(收稿時間:2016-02-26)
·論著·(發(fā)展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