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宏清
摘要:小學低年級寫話教學方法的選擇,要使學生感受到樂趣,使學生敢寫、想寫、能寫、會寫。做到這一點,需要引導學生從以下三方面做起:一、認真觀察,記錄生活,讓寫話言之有物;二、依托教材,模仿練習,讓寫話言之有法;三、生生互評,相互提高,讓寫話言之有趣。
關(guān)鍵詞:寫話教學 方法 觀察 模仿 互評
寫話的本質(zhì)是口頭語言的書面記錄。因而,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一學段把寫作稱之為“寫話”,可看出其目的在于強調(diào)低年級的寫作入門練習與習慣培養(yǎng),不必過于拘泥口頭表達與書面表達的差異,而要培養(yǎng)學生產(chǎn)生“寫”的興趣,養(yǎng)成“寫”的習慣,以記錄下自己想說的話即可。從此角度出發(fā),結(jié)合教學目標與要求,在低年級寫話教學中我主要從以下三方面做起。
一、認真觀察,記錄生活,讓寫話言之有物
課程標準第一學段“寫話”教學目標的第一點,即是“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怎樣使學生對寫話產(chǎn)生興趣,使寫話與學生對現(xiàn)實生活的觀察和認識相結(jié)合是首選。事實上,低年級學生無不對自己生活的周圍世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有著濃厚的興趣,并通過直接觀察來形成自己的個性化認知。此時,教師引導學生將自己的耳聞目睹、所思所想一一記錄下來,就是一次很好的寫話練習,且內(nèi)容充實,絕不會有空洞之嫌。
1.引導學生及時將所看到的事物記錄下來。如,語文課外活動時,我?guī)ьI(lǐng)二年級學生到操場上去觀察初春中的景物,會及時提醒學生注意觀察順序及觀察對象的特點等,然后記錄。記錄時,越詳細越好,避免回到教室后忘掉有關(guān)觀察內(nèi)容;不會的字可暫時以拼音代替。如有學生的觀察記錄為:“操場四周的柳樹,還沒有長出細長的葉子。就是枝條變得不像冬天時那么翠綠,有點發(fā)黃了?!憋@然,學生的觀察是認真的——注意到了枝條顏色的變化,記錄是真實的——完全符合柳樹初春時的生長狀態(tài)。這樣的活動,在給學生觀察與認識世界的機會的同時,學生回到教室后對其記錄稍加整理,就是一個很好的寫話練習。
2.引導學生將發(fā)現(xiàn)的事物之間的差異記錄下來。生活中有很多類似事物,學生會在無意中對其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其差異,并說給同學聽。對此,引導學生及時記錄寫在日記或?qū)懺挶旧?,加以整理,也是一次很好的寫話練習?/p>
3.引導學生記錄自己的所思所想。學生年齡雖小,對周圍的世界與接觸到的人和事,也會有自己的想法。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注意引導,培養(yǎng)學生記錄自己的點滴思想的習慣,對于提高學生寫話水平也有幫助。
二、依托教材,模仿練習,讓寫話言之有物
課程標準第一學段“寫話”教學目標的第二點是“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學生懂得這一點,固然源自教師教育及其家庭成員的熏陶,更重要的原因則在于模仿。本質(zhì)上,學習就是一種模仿。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就是說把學習中模仿來的東西不斷地投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是件很快樂的事情。
寫話練習中,這種模仿還應包括對話語句式的模仿。因而,教學中依托教材指導學生初步建立起句子概念,通過教師精選的課文例句,熟練掌握一些句式的使用是非常必要的。如學習《小馬過河》一文時,我指導學生認真閱讀與分析例句“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后,以填空樣式“( )既不像( )也不像( )”或者“( )既( )也( )”來要求學生說寫句子。因其直觀,學生很快就理解了所填寫內(nèi)容之間的相互關(guān)系,并通過練習熟練掌握了這一句式。如有學生寫道:“春天既不像冬天那樣冷,也不像夏天那樣熱?!本渥硬⒉煌昝?,但三者之間的邏輯關(guān)系是清楚無誤的。
為插圖配話也是一種常用方法。寫話練習中,插圖的作用實則為一種情境創(chuàng)設。其目的有二,一是為學生的寫話練習提供一種有意義的認知背景,以生活中有這一生活原型的認知,拉近學生與所寫內(nèi)容之間的距離;二是激發(fā)學生的寫話心向,以“我”需要進行這一寫話過程的心理暗示,激發(fā)學生成功完成寫話任務的欲望。因此,利用插圖做寫話練習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仔細、認真地觀察畫面,包括插圖幅數(shù),每一幅插圖中的人物形象、對話文字等,以幫助學生在調(diào)動已有認知的基礎(chǔ)上熟練把握插圖含義,進而組織話語,以文字形式記錄觀察所得及所思所想等。細觀冀教版語文課本,適應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幾乎每一課都配有精美的插圖。這就為充分利用插圖進行寫話練習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條件,與教師的指導相結(jié)合,自然也就會大面積提高學生練習的效果。
三、學生互評,相互提高,讓寫話言之有趣
低年級學生的學習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為他們懂得學習的意義與重要性,而是因為學習活動中飽含的樂趣。因此,在寫話教學中,在我經(jīng)常性地將學生較好的寫話作品示范給全體學生閱讀與學習的同時,也會指導學生進行學生之間的寫話練習的互評。這種互評,一方面會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寫話練習與他人的寫話練習之間的差距,也使學生在對他人作品的非常簡單而直接的“好”與“不好”及“哪兒好與不好”的品評中,感悟提高寫話水平的方法;另一方面,也會使學生從他人作品中暴露出的問題上,獲得一種獨特而難以復制的別有意味的樂趣。如有學生寫有這樣的句子“我吃了一噸(頓)飯”而使全班學生大笑開懷。
總之,低年級學生的寫話練習方法有多種,上述僅為其一。不管選擇什么樣的方法與策略,都要引導學生感受到其中的樂趣所在,使學生敢寫、想寫、能寫、會寫,這才是真正符合課標要求的,對學生的成長有益的。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