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燕
【摘要】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變“灌輸式教育”為“自主性教育”;變“他主學習”為“自主學習”,幫助他們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以適應當今社會提倡的終身學習。
【關鍵詞】學習興趣 主體性學習 自主學習 培養(yǎng)
“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個體在學習過程中一種主動而積極自覺的學習行為,是學生個體非智力因素作用于智力活動的一種狀態(tài)顯示。它表現為學生在教學活動過程中強烈的求知欲望,主動參與的精神與積極思考的行為。教師教學的首要任務應該是激發(fā)學生“我要學”的動機,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老師之所以“教”,就是為了“不教”。教給學生好的學習方法,并使學生具備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才是一位成功的老師。筆者是一位初中英語教師,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摸索出一些在日常教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愿與各位同仁探討。
一、進行有效的思想溝通,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
首先,在新初一學生剛入學時,就利用各種機會幫助學生認識到,國內經濟全球化、社會生活信息化對我們生存問題提出的高要求、高標準,讓他們對英語產生積極情感和樹立正確的態(tài)度。同時介紹初中生活與小學生活的差異,以及三年后他們將面臨的升學問題,促使他們把小學時形成的“要我學”觀念,轉化為中學時代“我要學”的觀念,幫助他們確立正確的學習觀和奮斗方向。
二、加強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養(yǎng) 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在初中三年的英語教學中,要逐步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有意識地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讓他們在學習和運用英語的過程中逐步學會如何學習,即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1.拼讀單詞、背單詞的能力培養(yǎng)。一提到單詞教學,老師們會立刻想到音標,即語音教學,語音教學是語言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自然規(guī)范的語音、語調將為有效的口語交際打下良好的基礎。
首先應讓學生了解語音在記憶單詞中的重要性,然后有規(guī)律地進行語音教學,按元音音標、輔音音標、單元音、雙元音、清輔音、濁輔音對48個凌晨標分類教學。不能生硬地教48個音標,應把單詞中的字母組合與音標結合起來,有理有據地教,這樣對學生背單詞的極大的幫助。接下來,學生在記住48個音標的基礎上,學會自己拼讀單詞,要求學生按音節(jié)來拼讀單詞。
其次,按發(fā)音寫出單詞,此項能力的培養(yǎng)一般在七年級上期前2個月內完成,以后老師就不再需要在單詞的拼讀和記憶方面多花時間,只是檢測單詞的拼讀和記情況。另外,記憶一個單詞應涉及到單詞的發(fā)音、拼寫、詞性及中文意思四個方面的內容。
2.分析句子結構的能力培養(yǎng)?!罢f”是語言技能的四個方面之一。學語言最終是為了表達,表達中最容易、最直接的是“說”。那么在課堂上應怎么讓學生開口說呢?
首先,老師應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民主、和諧的氛圍,給每一個學生創(chuàng)造說的機會。每一次說的內容都應有要求,如:每天的值日生完成復習環(huán)節(jié),可以采取對話、情景劇等形式多樣地進行復習,但都必須緊扣教材內容,作好適當發(fā)揮。
其次,多做對話練習。對話一般在七年級時較多,多以2人以上小組為單位,教材中要求練的對話一定要做,不要怕“浪費”時間。說的時候要啟發(fā)學生拓開思路,相關的前后單元內容要融會貫通。
再次,復述課文也很重要。在八年級、九年級都可做這樣的練習,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概括書中的對話、文章的內容,這樣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有極大的幫助。
3.“寫”的能力培養(yǎng)?!皩憽币彩钦Z言表達的技能之一,“寫”體現了學生對語言進行綜合運用的能力。
寫作功底是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訓練出來的,寫作時涉及到句子結構和語法知識等,需要學生具有綜合的英語應用能力。平時聽寫時,應把單詞、短語放入句子中聽寫,讓學生心中一直有英語句子結構的概念——不能按照中文式的思維寫句子。
寫作的內容幾乎都與所學的課文內容有關,因此對書中的重要課文、句子、短語要進行默寫,寫作時可借用文中的句子,然后加上一些自己的東西,這樣文章更充實。
寫文章之前,要求學生理清思路,弄清寫作內容與學過的哪些內容有關,接下來組織素材,設計文章結構,列出提綱,組織語言。完成后還要進行檢查,修改,包括標點符號、字母大小寫,一個都不能放過/
4.“聽”的能力培養(yǎng)。聽是對語言進行理解的技能之一。聽力的訓練首先還是以會拼讀單詞摟前提條件的,聽力內容都是以教科書中的內容為載體的,因此必須要求學生每天至少讀15分鐘英語,培養(yǎng)語感并同時記住單詞、短語、句子的意思。如果學的是啞巴英語,不能讀出所學的文字內容,就無聽力培養(yǎng)之說。
聽的時候,先給學生提出聽后要解決的問題,使學生帶著目的去確定事物的發(fā)展順序或邏輯關系,學生可以一邊聽一邊記關鍵詞,然后可要求學生根據筆記內容,進行口、筆頭復述來加深對聽辦材料的深入理解。在聽的時候,要求學生去模仿語音、語調,培養(yǎng)語感。
總之,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用眼睛看,耳朵聽,嘴巴說,腦筋想,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讓自主學習成為常態(tài),這樣學生就會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