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婷
摘 要: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日益增多,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也成為高校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高校應采取有效形式,通過專門、滲透、支持、發(fā)展等多種途徑促進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實施,本文主要探析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門途徑。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構建以課堂教學為主、課外教育指導為輔的心理健康教育運行機制;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開展個體咨詢、團體咨詢等活動,推行朋輩輔導,有效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構建網(wǎng)上教育平臺,發(fā)揮網(wǎng)絡技術優(yōu)勢,使心理健康教育輻射面更大,渠道更加暢通。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不斷深入和創(chuàng)新,探索出適合大學生身心特點,具有可操作性的方式方法來。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專門途徑
當前高校大學生基本上都是“90后”,他們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隨著身心發(fā)展以及社會競爭壓力的增大,大學生生長與發(fā)展的環(huán)境日漸復雜,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與以前相比更為明顯。開展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證大學生健康成長、減少心理困擾和心理問題的需要,是我國高等人才培養(yǎng)、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也是大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需要。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門途徑主要是通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心理咨詢與輔導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網(wǎng)絡延伸來全面實現(xiàn)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1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包括大學生心理健康學科課程和大學生心理健康活動課程,通過傳授心理知識、提高心理素質來達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的目的[1]。一般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分為課內(nèi)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和課外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兩種。
課內(nèi)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在教學計劃之內(nèi),通過課堂來開展的正式課程。根據(jù)常見的大學生心理問題,課內(nèi)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向大學生傳授學習、人格、人際交往、情感、就業(yè)等方面的心理學知識,促使學生形成心理健康意識,并掌握一些心理調(diào)節(jié)的方式。課內(nèi)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常用的教學手法有案例分析法、討論法、角色扮演法和心理訓練法等[2]。在課內(nèi)心理健康教育的課堂組織中,可以分為預熱過程、教學過程和總結過程三個步驟。預熱過程即暖場,教師可以通過游戲或多媒體等手段引出教育主題并澄清課程目的;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要以客觀、尊重和接納的態(tài)度對待每一個學生,善于引導和反饋,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充分發(fā)揮團體動力學原理以將教學效果最大化;總結過程既是對課堂活動的回顧與檢討,也是對未來行動的計劃與展望,幫助學生理清課堂感悟,從而指導實際學習生活[3]。課外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程主要有班級活動、社團活動、文體活動等多種形式。
2 心理咨詢與輔導
心理咨詢與輔導是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可以分為個體咨詢與輔導、團體咨詢與輔導兩種,隨著技術的不斷創(chuàng)新,近來朋輩輔導也受到重視和推廣。
2.1 個體咨詢與輔導
個體咨詢師與輔導是通過咨詢師與學生一對一的溝通互動來實現(xiàn)的專業(yè)性活動,比較常用的方式有一對一咨詢、電話咨詢、郵件咨詢、QQ咨詢等。個案研究是針對個別學生(通常是一些特殊學生包括學習困難學生、家庭困難學生、就業(yè)困難學生等)所產(chǎn)生的一種相對深入、時間較長的個別輔導方式。它要求全面了解學生的成長過程,客觀地分析產(chǎn)生問題的原因,根據(jù)初步分析的結果來擬定輔導方案,以幫助學生走出困境[4]。由于個體咨詢與輔導能跟學生一對一,因此個體咨詢與輔導是一種不可或缺的輔導方式。
2.2 團體咨詢與輔導
團體咨詢與輔導也稱小組輔導,是指一組學生在輔導教師指導下通過開展各種活動來處理他們所面臨的共同問題。團輔人數(shù)4-40人不等,其成員可為同專業(yè)、同年級或是同部門的學生,并且有相類似的需要解決的心理問題。適合團體咨詢與輔導的條件是學生群體的心理問題有相似性,團體成員愿意在團體中討論自己的問題。
2.3 朋輩輔導
朋輩輔導,是指通過短期的專業(yè)培訓或具備相關能力的年齡相近者,對身邊需要心理幫助的同學、朋友進行心理開導和支持的輔導活動。朋輩輔導的最大優(yōu)點是有助于心理問題的預防,因為朋輩輔導員也是學生的一員,一般是班級干部或心理委員,他們在寢室、班級活動中與同學們朝夕相處,對身邊有心理困擾的學生可以及早發(fā)現(xiàn)、幫助或向心理輔導教師求助,從而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時,朋輩輔導在建立咨詢關系上具有其它咨詢輔導形式所沒有的獨特優(yōu)勢,大學生在遇到心理問題時更傾向于向朋友傾訴,由于同輩之間具有類似的生活經(jīng)歷、價值觀和情感體驗,往往能夠快速良好地進行溝通交流,從而容易形成信任、穩(wěn)定的咨詢關系,從而達到較好的咨詢效果。朋輩輔導的實施更加靈活,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的嚴格限制,只要咨詢雙方的條件允許,即可實施輔導,個別對話、團體互助、心理沙龍、網(wǎng)絡聊天、心理電影賞析等活動都是具有朋輩輔導特點的心理輔導形式。
3 心理健康教育的網(wǎng)絡延伸
伴隨著網(wǎng)絡技術成長的當代大學生,其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有著明顯的時代特征。因此,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應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中繼續(xù)延伸,搶占網(wǎng)絡陣地,營造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網(wǎng)絡氛圍。高??梢猿浞掷眯@網(wǎng),開辟網(wǎng)上心理教育網(wǎng)站,生動豐富心理健康知識的同時,通過網(wǎng)絡促進學生與社會、學生與教師、家長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往,增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境性、情感性。此外,運用網(wǎng)絡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并跟蹤監(jiān)控,從而更科學地推進心理教育工作。
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僅只是一種教學技術和方法,它所體現(xiàn)的是一種科學先進的教育理念。隨著這種理念的更新、文明程度的提高、教育的發(fā)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改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將獲得廣泛而普遍的發(fā)展,其科技化程度也將迅速提升。
參考文獻:
[1]戴興玉.論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實施途徑[D].長春:吉林大學,2006.
[2]沈德立,馬惠霞,白學軍.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質的結構及其實證研究[J].心理科學,2009,32(2):259-261.
[3]包海蘭.高校發(fā)展性團體心理輔導體系的構建[J].中國成人教育,2010(8):44.
[4]安曉鵬.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開展的方式探討[J].華章,2013(3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