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桔
摘要:核心素養(yǎng)已經成為當下流行的一個教育熱點話題。核心素養(yǎng)理念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以及形成一個好的習慣。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讓學生在掌握基本的基礎技能下,需要更加務實,讓學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術知識與技能實踐。通過對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處理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迅速地篩選和獲取信息、準確地鑒別信息、創(chuàng)造性地加工和處理信息,將是所有社會成員應具備的。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理念 初中信息技術 有效 教學探究
引言
核心素養(yǎng)是當前中小學教育的熱點話題。核心素養(yǎng)下,文章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從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出發(fā),創(chuàng)設合理教學任務,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采用任務驅動教學,達成課堂教學目標;信息技術是一門重在實踐的學課,所包含的內容種類太多,太復雜,所以教師的主要教學目標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教師是課堂的引導人,學生是課堂的主角。教師主導開展活動,學生緊密結合,教師利用有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課堂取得好成績。
1、現(xiàn)階段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存在的問題
(1)學生缺少學習的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為教師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然后帶領著學生一起完成,因此可以說學習內容百分之八十都是由教師自己知道完成的,學生很少有自己獨立完成任務的機會與能力,這樣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沒有得到激發(fā),也不能發(fā)揮其自身的主公下與創(chuàng)造性,因此對信息技術的相關知識也沒有深入的了解透徹。
(2)脫離社會背景
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教學告訴學生只要會答題就可以了,但是在如今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的情況下,學習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更是為了讓學生提前一步接觸社會,適應社會。而一些學習不重視對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教學中,導致很大一部分學生將信息技術課當成了消遣課,上課玩游戲、聊天、看電影等,只愿意去干這些與課堂教學無關的事情,他們并沒有意識到網(wǎng)絡對他們學習和生活的真正意義和價值,缺乏信息素養(yǎng)。
(3)教學方法不得當
一個好的教學方法,基本上都是教師經過不斷的改進不斷的發(fā)現(xiàn)來演變而來的。那么一個不合適的教學方法我們需要考慮到眾多的因素,教師教學風格習慣是一點,學生的學習方式,接受能力以及認知水平都影響著教師的教學方法。一些教師喜歡照本宣科,強加給學生知識,學生則是被動的接受知識,這樣的教學效率是非常低的。
2、大數(shù)據(jù)背景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探究
(1)優(yōu)化教學方法
隨著源源不斷的改革,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眾所周知,信息技術知識更新很快,教師必須在教學中改變傳統(tǒng)的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有利條件,讓學生自己喜歡上這門課程,而不是強加給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絕不能像之前的教學模式一樣照本宣科,深入學生內部,培養(yǎng)和增強學生所獲得的相一致的情感。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在信息技術課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學到一些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可以換一種教學方式,比如采取學生進行授課,教師認真聽學生講的方式,對學生講解不正確的地方進行糾正等等一系列的教學方法或者聽了同學的解說后,請大家回過頭來看看,自己還有哪些方面做得不夠好?試著修改自己的作品!實在做不好的同學,請周圍的同學幫幫你如果把教學任務直接分配給學生,學生由于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不同,能不能都很好地完成呢?如果遇到領悟接受能力差的學生,完不成教學任務怎么辦?這時,教師應隨教學內容、教學情境、學生生成性問題等變化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學習條件,引導學生自主完成任務!
(2)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關注學生感受,加強情感溝通,創(chuàng)建和諧教育氛圍和諧、融洽、寬松的教育氛圍,是一節(jié)課的良好開端。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教育體制改革的推行,給我國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信息技術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意識地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但是應該注意的是,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之前,首先,需要對班級內的學生進行分組,然后,再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這樣能夠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確保小組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這樣。來可以提高學生的能動力,使學生可以有自己思考并且動手操作的時間了。
(3)信息技術課程與大數(shù)據(jù)結合
現(xiàn)在大數(shù)據(jù)很流行,那么教師可以在上課期間穿插著講一些與大數(shù)據(jù)有關的知識,也可以在課后布置一些有實踐意義的任務,這樣既完成了任務又可以與社會接軌,而且學生也只有有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在以后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占據(jù)一席之地,我想這不僅是信息技術教育的根本目標,也是其他學科教育的根本目標。將當下社會所需要的東西滲透到學生的學習中,既讓學生過早的接觸到社會,有學習了新課程所要求的知識,何樂而不為呢?
總結
改變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思維,取而代之的是當下流行的適合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教學,這種教學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的,借用南宋詩人朱熹的一句詩“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想要改變現(xiàn)況就要從源頭找問題,只有立足于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教師才能對癥下藥,提高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能力,用智慧經營課堂,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我相信,核心素養(yǎng)理念與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完美結合,一定可以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
參考文獻:
[1]吳爽.未來基礎教育的頂層理念是強化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一一訪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林崇德[J].教育家,2013(9):14-18.
[2]高嵩,李彥青.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探究式教學[J]物理教學探討,201 4,33(8):1 -3[3]王永江初中信息技術有效教學探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28):21 - 22.
[4]張茂強.淺談新課標下初中信息技術有效性教學策略的運用[J]學生之友:初中版,2011(12):52 - 52.
[5]孫華.信息技術教學中巧用任務驅動教學法促學生成才[J].成才之路,2013(3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