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桂玲
摘 要: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教學中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把握數學學習的特點和教學規(guī)律,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構建充滿生命和活力的數學課堂。
關鍵詞:數學教學;高效課堂;構建模式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教學中,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要把握數學學習的特點和教學規(guī)律,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構建充滿生命和活力的數學課堂。
一、為了每一位學生自主發(fā)展
教學中注重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在教學設計時要大膽地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做課堂的真正主人。如,在教學“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時,要為學生營造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氛圍。通過獨立思考、擺小棒、做演示、小組交流等設計,拓展學生思路,然后讓學生選擇喜歡的辦法。這樣,不僅教會學生掌握規(guī)律,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了思考問題的方法,從不同角度去分析、解決問題,最終使學生自主探索能力得到提高,讓學生個性化地學習數學。
二、構建“與生活相聯”的數學課堂模式
數學來自于生活,又回歸于生活。小學生學習的數學應該是生活中的數學,是學生“自己的數學”。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賦予數學活力與靈性。數學的教與學應該聯系生活,注重現實體驗,變傳統(tǒng)的“書本中學”為“生活中學”,建立以解決問題為中心的師生教學相長的互動關系。在教學“認識人民幣”時,我設計了一個“商場里購買東西”的情境。這樣的設計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產生了學習數學的愿望,調動了學生學習新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其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
三、充分運用現代媒體技術為課堂服務
利用多媒體課件能使教學內容更貼近于學生的生活實際,使他們樂學愿學,品嘗成功的快樂。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課件,讓畫、色、聲、文綜合作用于學生大腦,有利于形成鮮明的表象,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加大了課堂教學的密度,提升了練習容量與訓練的強度,實現了課堂教學的高效率。
四、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
心理學研究表明,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在輕松、愉快、民主的氣氛中學習,不僅可以使人的記憶力增強,而且還能活躍人的思維,發(fā)揮人的潛能。教學中,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注重營造自由、平等、開放、生動、愉悅、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潛能,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使學生能夠進行創(chuàng)造性學習和活動,培養(yǎng)和建立他們的自信心,促進學生的自主構建,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品質。
參考文獻:
趙金玲.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探析[J].關愛明天,2015(06).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