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學校語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中心,關于學校教學中的語文教育教學,各家有各家的言論觀點,認為課堂教學是語文教學主陣地的觀點甚多,但由于語文教學具有的特殊性,校外語文教學環(huán)境對語文教學的影響也不容小覷。近年來,校外語文教學開始得到眾多教育者的關注,將語文教學獨立于社會語文教學與家庭語文教學之外,把它置于荒山野嶺之中的做法是不對的。優(yōu)化家庭語文教育環(huán)境,發(fā)揮電視節(jié)目資源優(yōu)勢,利用社會語文教學價值,將一切校外資源進行整合利用,有利于校外語文教學的有效的開展。
關鍵詞:校外;家庭語文教育;社會語文教育;電視節(jié)目資源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33-0239-02
一、開展語文活動,發(fā)揮電視節(jié)目資源優(yōu)勢
當今社會,電子多媒體的不斷發(fā)展,電視已經成為獲得信息的來源之一。學生的語文知識的獲得和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已經不僅僅局限于語文課堂教學,而是在社會生活中進行。因而教師必須調動一切積極的因素來促進學生的發(fā)展,而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則是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同時也是行之有效的途徑。在學校教育控制不到的校外,看電視這樣的課外活動對于學生來說,已經是一種不能缺少的活動。特別是在假期,學生投入在電視上時間是非常多,但如果在選擇觀看的電視節(jié)目上沒有具體的要求,學生就不能將現狀的電視資源充分的利用,就無法獲得更多的語文知識,也無法達到課外活動的最佳效果。有關調查也表明,如果有選擇地觀看電視節(jié)目,將會獲得更多的語文知識。但卻極少有學生會選擇觀看有語文特點的電視節(jié)目。其次,學生對于觀看電視節(jié)目大多屬于被動接受狀態(tài),因而無法根據需要汲取語文營養(yǎng),通過電視節(jié)目獲得的語文知識就會少之又少。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和家長就需要對這一項課外活動進行一定的干預,教會學生選擇有語文特點的電視節(jié)目,讓學生在觀看中不知不覺的學到語文知識。此外,教師在開展課外活動時,可以模仿電視節(jié)目中的活動環(huán)節(jié),這樣更能吸引學生的眼球,激發(fā)參與的積極性,從而學習到更多的語文知識。同時,隨著經濟的發(fā)展,電子科技已經深入到我們的生活,電腦和手機的普及,使人們文字書寫的習慣漸漸的消失,導致書寫錯別字越來越多,為了應對這樣的趨勢,開始出現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等與之相關的節(jié)目。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也可以開展一些聽寫漢字的活動,幫助學生養(yǎng)成記字和良好的書寫習慣,同時也能夠了解更多的語文知識。還可以鼓勵一些在文字方面有優(yōu)勢的學生去參與這樣的比賽,讓他們通過這樣的比賽加深對語文的喜愛。這些節(jié)目的出現,有利于提起教師和學生對于書寫的重視,也能夠起到警醒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書寫習慣的作用,減少了學習生活中錯別字頻頻出現的情況。
二、加強語文意識,優(yōu)化家庭語文教育環(huán)境
家庭語文教育是一種家庭成員根據自身所有的語文修養(yǎng),對整個家庭其他成員進行影響以及互相影響的過程,其中最重要的是父母對孩子進行的一些基礎語文教育,這些教育是教師無法掌握和控制的,因而,教師需要從主觀上對家庭語文教育環(huán)境進行優(yōu)化,幫助學生樹立好正確的積極的家庭語文意識,并對學生的言語行為進行培養(yǎng),對此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
(一)將倫理道德教學加入到語文教學中
當今運用的語文教學的教材,具有十分豐富的可以用來進行家庭教育的內容。將家庭親情和倫理道德滲透到語文教學中,是一個對于優(yōu)化家庭語文教育環(huán)境十分可行的方法。家庭身為社會的構成部分之一,其和諧與否也影響著社會的和諧。有關調查資料表明,在一個家庭里,父母如果持民主并且合作的觀點進行家庭事務的處理,那么孩子在與人合作交流方面的能力就會顯得十分突出。換句話說,也就是孩子適應社會,在社會中生活的能力更強。反之,一個家庭中,父母的處事行為專制武斷,則會將孩子的自信扼殺在搖籃里,使孩子在將來的性格變得孤僻,不愿與人相處。此外,父母的一些語言行為也對孩子有著深刻的影響。例如在《我的叔叔于勒》一課,講述了“我”的叔叔于勒年輕是有著揮霍的不良習慣,最后導致錢財花光,被家人趕出了家門,后來到了美洲,賺了錢,發(fā)了大財,瞬間成為大家的福星,我們一家都盼望著叔叔回來,一家人很高興。但卻在出海旅行中遇到了叔叔于勒,得知他仍然窮苦不堪,一切進入上流社會的夢想破滅,全家人最后沒有與叔叔相認,不動聲色的回了家的故事。課文中的飛利浦夫婦的做法很不對,這極有可能對孩子將來的家庭觀產生一定的影響。語文來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運用語文的啟發(fā),可以讓許多不幸的事不再重演。通過課文的教學,可以將一些不良的家庭習慣糾正過來,使家庭教育環(huán)境得到優(yōu)化。將倫理道德加入到語文教學中,有利于學生們改變一些原有的家庭行為,并運用自身的努力,將家庭的語文教育環(huán)境進行一些改變,進而有利于自身的以及自己以后家庭教育的發(fā)展。
(二)將親情教育滲透于語文教學中
親情是人與生俱來的感情之一,這并不代表親情是不需要人們用心去呵護的,它是等量的、雙向的?,F代社會中,獨生子女數量越來越大,他們從呱呱落地的那一天開始,就享受一家人的親情和寵愛,大有一種捧著怕摔了、含著怕化了的感覺。在這樣優(yōu)越環(huán)境中長大的孩子,其自私霸道、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就極易產生,這樣就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所以在語文教學中讓他們認識和了解親情并存在感激之心是十分必要的,并需要教會他們如何回饋親情。例如,《背影》敘述的父親當時家道中落,而“我”要離開南京到北京去讀書,父親到車站送“我”,并照料“我”上車,替“我買橘子的事。作者用最真摯的情感,仔細描寫了父親的幾次背影,用質樸的文字,將父親對兒女的愛表現的深刻細致,從這平凡的小事見,展現出了父親對兒女的關懷與愛護。學習這篇課文后,教師可以布置一些活動,如讓學生制作卡片,并在上面寫下自己想對爸爸媽媽說的話,送給爸媽來表達感謝之情,或者是為爸爸媽媽洗一次腳等,讓學生在這樣的親情活動中懂得感恩父母。
(三)建立“家庭語文教育協會”
在注重家庭語文教育環(huán)境主觀優(yōu)化的同時,語文教師也需要做一些實質性的工作,可以通過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將家庭語文教育中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努力變成可控的東西。例如,建立“家庭語文教育協會”,就是一個十分可行的方法。協會成員由學生家長組成,并選擇其中語文修養(yǎng)較好的兩位家長分別擔任正副會長,并制訂相關的協會制度,定期召開會議,通過在一起學習語文知識,共同提高自身的語文修養(yǎng),給學生提供一個更加優(yōu)化的家庭語文環(huán)境。
三、利用語文教學,完善社會語文教學價值
“文以載道”是我國文人數千年的追求。而現代社會中,語文則不再可能閉門造車,這樣與社會生活脫節(jié)的模式必須要進行改革,語文要與社會連接起來,教師要充分利用好社會語文教學的價值,將語文教學進一步的完善和提高。筆者根據自己的了解和自身的教學經驗,對此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語文教學與社會生活之間的聯系
文章來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課堂語文學習中接觸的許多文章,都是在一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下形成的知識產物。古時候有文言文,五四時期有白話文創(chuàng)作,毛澤東時期則有著典型的紅色文學。這都表明了語文是與當時的社會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找到文章與社會生活的聯系點。例如,在對紅色經典文學的教學中,教師不僅僅只是對文章內容進行仔細地分析,還需要向學生介紹紅色文學產生的背景,當時的社會生活和政治時事對于文章的影響,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又如在文言文教學中,字詞句式的教學雖然十分重要,但教師還應該更多分析文章的思想對于當今社會生活以及經濟建設的積極和消極影響。例如在《論語》和《孟子二章》的學習結束后,可以安排“百家爭鳴”的辯論活動,讓學生在課后搜集當時出現的各家言論的相關資料,將“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代表人的言論總結出來,并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進行評價,在活動時進行展示和討論,這樣不僅能學習到課文知識,還能讓學生聯系實際生活,對古時的觀點進行辨析甄別,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只有這樣聯系生活的學習,才能將在語文課堂上學習的知識運用到社會生活中,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二)鼓勵學生以社會生活為背景進行創(chuàng)作
許多文學大家的創(chuàng)作素材都來源于生活,沒有不與生活有關的文學作品。所以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在平時的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同時不要把學生的寫作范圍禁錮在學校之內,要鼓勵他們用筆記下看到的社會生活,在不斷的練習中使自己的文章能夠反映社會生活。
總之,在我國,校外語文教學是一個還沒有得到開發(fā)和利用的地域,生活中處處存在著語文,語文實踐和語文學習彌漫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人們只有借助語文知識,才能真正參與到社會生活中去,并利用語文知識去了解社會生活、改造社會生活的基礎上對它進行創(chuàng)造。同時,在這一系列的活動中,人們的語文知識和能力也能得到不斷的發(fā)展和提高。除了課堂的語文學習,課余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都是我們獲得語文知識的地方。因此,為了使學生能夠學習到適應生活的語文知識,教育工作者就必須重視校外的語文教育教學,這是一個擺在全體語文教育者和關系語文教學工作的人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四、結語
隨著對語文教學工作的重視,校外語文教學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脫離校外語文教學的語文教學就如同一場孤軍奮戰(zhàn)的戰(zhàn)爭,不可能取得勝利。利用電視節(jié)目資源,積極開展課外教學活動;通過優(yōu)化家庭語文教學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意識;將倫理道德與親情道德滲透到語文教學之中,優(yōu)化家庭教育氛圍。此外,還可以將社會生活與語文相聯系,將語文運用到社會生活之中。教師要學會利用校外一切的語文教學資源,指導校外語文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到的語文知識能夠更好的運用于實踐生活中去,做到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柯洪霞,張婷婷,孔萍.中學生收看電視節(jié)目的點差與反思[J].當地教育科學,2013,(8).
[2]鐘玲.校外語文實踐活動是全面提升青少年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J].素質教育,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