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兵
【摘 要】美術教學應當廣泛汲取各種先進的教學方法,將先進的教學手段與教學模式運用起來,服務于美術教學工作,以多樣化教法提升教學成效。
【關鍵詞】初中美術;多樣化教法;分析研究
在初中美術教學工作中,廣大教師要重視教學方法的研究,特別是注重吸收他人的成功經(jīng)驗做法,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優(yōu)化與提升,以多樣化的教法吸引學生,讓他們積極投入學習,本文主要針對這一方面進行簡要論述。
一、運用媒體演示法引領學生進入藝術海洋
現(xiàn)代化的教學媒體可以為美術教學工作提供極大的幫助,過去受教學條件限制,教師無法在課堂上演示更多的藝術精品,即使出示了一些投影,演示效果也不夠理想,現(xiàn)在有了多媒體手段的輔助,這一瓶頸因素得到了有效突破。例如在《中國古代雕塑欣賞》教學中,筆者運用多媒體課件向?qū)W生展示了我國不同朝代、不同地區(qū)優(yōu)秀的雕塑作品,鼠標輕輕一點各種信息應有盡有,而且多媒體的演示效果更加逼真,讓學生在信息手段的帶領下進入到藝術的海洋。有了多媒體的形象演示,筆者帶領學生進行古代雕塑作品的藝術特點分析,學習氛圍更加熱烈。由此可見,媒體演示方法是開展初中美術教學一項非常必要和重要的輔助路徑,教師要重視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補充豐富的美術作品影視資料,讓學生更多地接觸藝術,進入到藝術的意境之中,這對提高學生美術素養(yǎng)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運用資料搜集法打造生動豐滿美術課堂
美術教學需要的信息量較多,有時一個知識點會牽扯到諸多的信息,教師要加大課堂信息量,既要提高課前精心準備的程度,在教案中有所體現(xiàn),同時更重要的是要求學生要積極參與到課前準備之中,搜集各種資料獲得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信息,在課堂教學中能夠更好地配合教師開展教學。例如在《端午節(jié)》教學中,筆者事先要求學生搜集了各地區(qū)在端午節(jié)方面的習俗,課前搜集并整理出來,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學生所搜集的信息五花八門,有各地區(qū)的不同方面的,如賽龍舟、包粽子等等。有了這些課前搜集的資料作為基礎,筆者接下來帶領學生進入到課堂教學之中,師生動手共同制作有關端午節(jié)的一些紀念品。正因為有了課前的資料搜集,學生對端午節(jié)的來源意義有了深刻的理解,在接下來進行動手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能夠有效將其主旨意義和情感思想融入到作品的設計與制作之中,給予了美術作品更多的靈性與靈魂。
三、運用實踐操作法激發(fā)學生投入?yún)⑴c興趣
美術教學具有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無論是素描、水彩、國畫還是具體的手工操作,學生在美術學習活動中擁有了更多的參與空間,廣大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的機會,讓他們在實踐操作之中提高學習興趣,更加投入到美術學習活動之中。筆者在這一方面避免紙上談兵,讓學生動手操作并盡可能創(chuàng)造更好的條件,讓學生提高實踐操作的感知效果。例如在《當一回蔡倫》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直觀了解造紙術的步驟,筆者在課前要求學生自行搜集相關的信息,在課堂進行了分析講解和多媒體課件演示之后,課外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操作,選擇與古代造紙術相類似的原料,運用相同的工藝,讓學生自己動手看能否生產(chǎn)出紙張來。這樣的實踐操作活動讓學生充滿了興趣,學生真的造成了所謂的紙張,雖然看似較厚也非常粗糙,但畢竟是學生按照蔡倫造紙的方法步驟以及運用類似的原料所生產(chǎn)出來的紙張,這也是學生學以致用的生動表現(xiàn),較好地體現(xiàn)了對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作用。有了課后的實踐操作進行補充,學生對課堂學習的相關知識點和操作技能感悟更加深刻,理解也更為全面。
四、運用角色反串法鼓勵學生勇于表達觀點
美術教學既要培養(yǎng)學生美的欣賞能力,還要培養(yǎng)他們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這就要求學生在生活中善于觀察、勇于表達。讓學生通過角色反串的方法走上講臺,代替教師進行一些作品的講解,引導大家一起探討分析,這既可以活躍美術教學氛圍,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分析能力、組織能力與表達能力。筆者在這一方面進行了初步的分析,例如《生活中的標志》教學中,筆者要求學生代替教師進行講解,分析生活中有著哪些常用的標志,每一種標志具有什么樣的含義,我們可以動手制作哪些標志更好地方便生活。這樣的角色反串為學生展示自我、勇于探究提供了一個較好的平臺,大家在這樣的氛圍中開展學習研究,氣氛更融洽,積極性也更高。這一教學模式剛開始運用時,要指定學生事先進行精心準備,逐步轉(zhuǎn)變到隨機抽取學生上臺進行領學表達,讓每一位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這對提高學生美術綜合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五、運用興趣活動法延伸拓展美術教學空間
美術教學既要抓住課堂,也要重視課外。許多學生對美術懷著濃厚的興趣,或是有著較高的稟賦,完全局限于課堂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對此,教師要充分拓展空間,在課外通過興趣小組活動、專門培養(yǎng)活動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式,讓美術教學空間得到拓展,促進學生更加全面的成長。在興趣小組方面,筆者鼓勵有興趣的學生報名參加和美術相關的興趣小組,無論是書法、繪畫類,還是動手操作手工類,只要學生感興趣都可以為他們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筆者在任教的班級先后組織了多個興趣小組,有些興趣小組跨班級以年級為單位組建,在課外給予學生一些技巧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在課外的豐富活動中提高了美術技能,拓展了美術視野,受到了美的熏陶,有助于學生提高美術學習興趣。另外,筆者還針對美術興趣濃厚、美術稟賦較好的學生制定了量身定做的計劃,開展專題培養(yǎng),為這些學生未來能夠從事美術專業(yè)研究夯實基礎。
綜上所述,初中美術教學中,廣大教師一定要重視多樣化教法的研究,要不拘一格汲取先進經(jīng)驗,與自身教學實際緊密融合起來,在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中全面提升教學成效。
【參考文獻】
[1]楊莎麗.初中美術課堂教學方法淺析[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06)
[2]楊建濱主編.初中美術新課程教學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東縣袁莊鎮(zhèn)袁莊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