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
【摘要】有效的課堂評價是溝通師生情感和智慧的紐帶。正確使用課堂評價,能夠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熱情,能夠推進學生深入思維,促進學生智能的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學習評價;激勵;診斷;引導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課堂評價是教學活動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是教師在通過課堂觀察或師生交流作出正確判斷和反饋的基礎上,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探究方法、思考成效的適時總結。有效的課堂評價有助于對學生的思維和情感進行及時調控,進而激發(fā)學習熱情,增強教學實效。
一、評價要富有誠意,不可讓激勵性評價泛濫課堂
濫用激勵性的評價語言,是當今課堂存在的一個不好的現象。不管學生是朗讀,還是回答問題,課堂上教師的評價始終是那么幾句話:“讀得很有感情!”“回答得很好!”“你真聰明!”“你真棒!”“說得不錯!”其實這樣的評價語是含糊的、籠統(tǒng)的,失去了應有的診斷與導向功能。學生聽了這樣的評價語表面上會沾沾自喜,其實心里也是“一頭霧水”,根本不知道自己對于讀書或回答問題等學習任務的完成“好”在哪里,“棒”在何處。教師充滿溢美色彩、一味叫好的評價,學生偶爾聽了會感到興奮,但時間一長,次數一多,學生就會近乎麻木,評價也就失去了應有的激勵與促進作用。
表揚缺乏誠意,也會讓評價失去應有的價值。筆者在一次公開課課堂上聽一位老師闡明自己的觀點—“最喜歡說錯的學生”,借此來打消學生內心的顧慮。其本意是好的,但殊不知哪位老師不喜歡回答正確的學生而喜歡說錯的學生?這話顯然言不由衷,會給學生留下教師虛偽的感覺。而如果把這句話改成“說錯了沒有關系,老師欣賞敢于發(fā)表自己見解的勇氣,但老師并不十分贊同你的觀點……”這樣,既尊重了學生的獨特體驗,又呵護了學生探究問題的態(tài)度,還明確指出了回答中存在的偏頗或錯誤,指明了努力方向。發(fā)自內心的由衷的贊賞,是對學生真正地尊重,才能使學生品嘗到學習的快樂。教師的評價語言要富有親和力,體現出對學生真心呵護。特級教師于永正在課堂上給予學生的鼓勵、夸獎都是真摯的、恰如其分的,從不矯揉造作、言過其實。這種發(fā)自內心的褒獎打動著學生的心扉,給學生帶來莫大的鼓勵,引領著學生樂此不疲地投入語文學習活動中。
二、讓評價充滿情感因素,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如果評價缺少情感因素,就會傷害學生自尊心。有些教師的課堂評價沒有發(fā)揮激勵、引導功能不說,相反還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如一個學生書讀得不好,老師說“看你讀得結結巴巴的,簡直就不是讀書!”這樣的評價帶有諷刺意味,是揪著學生的“小辮”不放,戴著有色眼鏡看學生。這樣的評價不但不能喚起學生的自信與熱情,反而會扼殺學生學習的熱情,影響師生之間和諧關系的建立。再如,“哪位同學再來讀一遍,讀得比×××更好?”這樣的評價顯然也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情感因素。這種貌似“客觀”實為“揭短”的評價只會打擊學生的學習信心。如果將這句話改為“請這位同學再來讀一遍,讀得比上次更好,可以嗎?”這樣就可以使學生遠離挫敗感,又能使學生燃起挑戰(zhàn)自我的激情。同樣,生生之間的評價也不能忽視情感因素。教師不僅要讓自己對學生的評價語言充滿情感因素,同時也要讓生生之間評價語言充滿情感因素,要使學生在生生互動評價中,相互接納、相互鼓勵,都能經常得到同伴的認可。
三、克服評價的模糊性,給學生指明努力方向
充分發(fā)揮評價的診斷與激勵功能,是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但在實際教學中,一些教師對學生的評價缺乏一定的效度,表現出很大的模糊性,只是停留在表面或形式上,沒有真正發(fā)揮評價的作用。課堂評價應有助于學生明辨是非,形成良好的思維方式、學習習慣等;而模糊性的評價則會將學生引入誤區(qū)。比如,有的教師面對學生的回答不置可否,甚至學生回答錯了也不給指出。這樣的做法不僅不能產生積極的引導作用a,而是肯定、強化了學生思維上的偏差,把學生引入了誤區(qū)。殊不知,課堂教學中強調鼓勵性原則并不排斥批評性評價。產生這種錯誤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教師錯誤地理解《語文課程標準》提倡的對文本的“多元解讀”?!岸嘣庾x”不是無條件的、無根據的、隨意的解讀。對學生“多元解讀”的引導與評價,需要教師懂得科學、了解事實,教師的評價語言不僅要體現人文性,還要注重科學性。
教師的評價要有明確的針對性,要善于肯定學生的成績,并提出明確的要求。如教學張志和的《漁歌子》,筆者要求學生從白鷺、桃花、流水、斜風細雨、鱖魚肥等詞語中選擇一個進行口頭描寫,并在小組內交流。針對學生的交流,筆者給予了這樣的評價:你們說得真生動,能夠抓住詞中一個景物展開豐富的想象。從你們的描繪中我看到了你們心中的江南美景。接下來,請用你們手中的生花妙筆,選擇一行或者兩行詩句,對其中的景物進行生動、細膩的描寫。這樣的評價既肯定了學生的學習成果,又給學生指出了努力的方向。
四、發(fā)揮激勵性評價的功能,指導學生深入探究
進行學習評價,教師要選準時機,方法要適當,語言要簡明扼要,能夠鼓勵、指導學生深入探究。如筆者指導學生寫一篇題為《媽媽,我想對您說》的作文,其中有一個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口頭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筆者在傾聽學生的發(fā)言之后,用準確的、富有詩意的語言進行了評價:“言為心聲,你能用感人的事例,用富有情感的語言,抒發(fā)了對母親的愛,我很佩服你的表達能力?!薄啊瓘哪銈兩鷦?、流暢的發(fā)言中,我感受到母愛的細膩與偉大,也看到了你們那一顆顆感恩的心?!边@樣的評價既肯定了學生的發(fā)言,又升華了學生與父母間的感情,而且還激發(fā)了生生交流的熱情。筆者認為使用激勵性評價,手段需講求貼切,要緊扣課堂主線,切合教學情境。尤需注意的是,激勵性評價不能厚此薄彼。學生是千姿百態(tài)、富有個性的,教師要正視學生的差異,尤其是對于平時比較沉默、內向或者成績一般的學生,要把鼓勵的陽光灑向他們的心田。
綜上所述,有效的課堂評價是溝通師生情感和智慧的紐帶。正確使用課堂評價,能夠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參與熱情,推動學生深入思維,促進學生智能的發(fā)展。小學語文教學應追求有效的課堂評價,讓評價為課堂教學增光添彩。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