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平華
【摘 要】本文目的在于加強對生活現象以及學科知識的構建,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而將理論知識與具體的生活實踐進行有效的結合,從而有效促進學生多方面的發(fā)展。但是發(fā)現學生普遍存在思維邏輯死板的情況,不能夠將生活邏輯以及理論邏輯進行有效的結合。生活化教學是解決高中政治教學存在問題的必要手段。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策略 ? ?高中政治教學 ? ? 應用
教育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教育,特別是高中政治這門課程,與現實生活具有緊密的聯(lián)系。在對其進行教學時,必須以現實生活與社會實際為基礎,將課本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實事政治以及民俗等進行有效的結合,進而有效實現教學目標。
一、課堂導入的生活化
興趣是學習一切事物最好的老師,也是有效的動力來源,強有力的學習興趣能夠促使學生學習動機的有效激發(fā),促使學生能夠全身心投入到政治學習中。一個成功的課堂導入,能夠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向磁鐵一樣緊緊地抓住,進而為課堂教學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生活化的課堂導入能夠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積極性得到有效的激發(fā)。
例如,在對“事物的普遍聯(lián)系”這一知識點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將本市區(qū)的城市規(guī)劃前后的環(huán)境情況的圖片在學生面前進行對比,讓其能夠對人、自然以及社會之間的相互影響與聯(lián)系進行充分了解,讓學生對不存在單獨的事物進行了解,客觀世界存在的事物之間均具有相互聯(lián)系與制約的關系。
相關調查表明,學習的知識與學生過往的生活經驗類似度越高,其學習興趣與積極性也會隨之越高。政治具有較強的生活化以及較強的社會化特點,所以,在政治生活化的教學中,教師要能夠根據其特有優(yōu)勢對政治科目進行教學。
二、教學內容設計的生活化
新教材將傳統(tǒng)的偏、舊以及難的知識進行了摒棄,主要以生活化作為編寫的主要線索,適當地融入了與時代以及生活實際相關的內容,將時效性與生活性充分體現出來。但是,生活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變化而變化的,一些教材中的相關案例對學生來說比較舊與遠。因此,在以后的政治教學過程中,必須將現代化的知識充分引入到教學中來,促使學生的生活感悟以及生活體驗不斷增加。教師也要經常站在學生日常生活的角度,將一些抽象的知識點與具體生活中的案例進行有效的結合。教師必須善于在廣泛的生活素材中,選取一些與學生的自身較為貼近的材料,并與教材知識進行有效的結合,進而不斷豐富教材中的知識與內容。
例如,在對“價格變動的影響因素”這一知識點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最近幾年本省的白菜、雞蛋、以及豬肉等價格的變化情況列舉出來,讓學生對其進行充分的討論與分析:為什么不同時期的同一樣產品會有不同的價格?這樣較為真實的生活案例不僅能夠將學生的好奇心充分抓住,還能夠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融入本節(jié)課的學習與討論中。這種教學方式能夠促使教學效果不斷提高,與只按照課本中的理論知識進行講解的效果要好很多。
三、情境創(chuàng)設的生活化
讓學生融入真實化的生活情境中,能夠將其學習興趣與注意力充分地抓住,將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充分激發(fā)出來,為乏味的政治課堂提供新鮮的血液,并且還促使師生之間以及學生與課本之間的關系更近一些。另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能夠促使學生的快速發(fā)展與進步,在使學生的個性與情感不斷完善與豐富的同時,促使學生的生活能力以及學習能力不斷增強。
例如,在對“新時期的勞動者”這一知識點進行講解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以小組的方式對市場需求以及就業(yè)信息情況進行調查與采集,對不同的創(chuàng)業(yè)方式與就業(yè)途徑進行充分的了解;對新時代下創(chuàng)業(yè)者與勞動者所具有的相關素質進行充分了解。根據生活化的情境創(chuàng)設,使學生在體驗教學的過程中獲得較為真實的經驗,進而獲取更好的學習效果。
四、教學方法的生活化
課堂氛圍的輕松、和諧,能夠更容易促使學生受到感染與熏陶,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出來。學生的思維較為活躍,思想也比較開闊,更易獲得極具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效果,進而能夠鼓舞學生不斷地進行自主學習,有效完成課堂目標。教師必須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學生的個性差異、不同的心理特點等,采取有效的生活化教學方法,不僅能夠給學生帶來別具一格的感覺,還能夠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梢酝ㄟ^采用多媒體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呈現更為直觀的生活現象,還可以利用故事設疑的方法將學生的好奇心有效地吸引與激發(fā),或是利用小組合作與交流討論的方式進行教學活動。
例如,在對“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這一知識點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只對知識點進行單純的講解,學生會有枯燥乏味的感覺,并且不能很好地了解。教師可以通過采用多媒體音樂播放軟件,將不同樂器演奏的世界名曲進行播放,能夠促使學生對其中所包含的深刻哲理進行充分體會,從而有效總結出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結論。
五、總結
綜上所述,對課堂導入、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方面進行生活化的設計,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開展戶外活動,讓學生到敬老院、福利院等獻出自己的愛心,讓學生從課堂中“走出來”,與社會真正的接觸,在真實的生活化環(huán)境中對政治的重要性進行了解。
【參考文獻】
[1]陳麗娟.淺析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學策略[J].新一代(下半月),2014(4):182.
[2]劉鵬.淺談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策略[J].中文信息,2014(8):106.
[3]金樂云.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資源包的開發(fā)與利用——以生活化教學策略培養(yǎng)學生道德情感[J].科學導報,2015(8):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