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瓊華
摘 要:教學的意義有兩個層面:一是老師的教,二是學生的學,教與學的過程就是老師與學生互動的過程?;诱n堂教學就是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和學生之間發(fā)生的所有交互作用和影響,它不僅僅是老師和學生交流的方式和過程,也是促使相互間心理以及行為上改變的推動力?;瘜W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師生的互動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習質量。
關鍵詞:互動課堂;教學質量;形式單一;情感互動
新課改要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關注每一個個體的發(fā)展和進步。課堂是教育的主陣地,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學生有效參與課堂互動是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關鍵。然而,受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互動課堂教學的有效實施仍存在諸多問題。
一、影響構建互動課堂教學效率的因素
雖然互動課堂教學已經(jīng)提出了近十年,但是仍存在諸多問題,
取得的效果也不明顯。筆者在多年的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目前高中化學教學師生互動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1.師生互動不夠充分
從目前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來看,互動多發(fā)生在老師與學生之間,而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則少之又少。雖然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經(jīng)常發(fā)生,但是互動形式卻非常單一。從國外先進的教學經(jīng)驗來看,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可以有老師與全體學生的互動、老師與個體學生的互動、老師與學生小組的互動等等。但目前我國高中化學互動課堂中,師生之間的互動僅存在于老師與全體學生的互動以及老師與個體學生的互動,老師與小組、學生與學生、群體與個體等多種互動形式十分缺乏,互動形式比較單一。
2.情感互動明顯不足
師生之間的互動應包括認知互動、行為互動和情意互動。但由于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高中化學教學仍以掌握知識為主,師生之間的互動更加注重的是認知的互動,而把行為互動以及情意互動作為認知互動的輔助性目標,這就造成了老師與學生的溝通缺乏真實內心的溝通和真誠的情感交流,也不愿與學生有過多的交流。學生也就不能很好地展示個性化的學習方式,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就無法實現(xiàn)。
3.深層互動嚴重缺乏
目前,在高中化學互動課堂教學中,互動層次比較膚淺,缺乏更深層次的互動。在教學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景:老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講課、一個接一個地提問,而學生就像設定好了似的,機械地回答,這樣看似在互動,實際上是在做“物理運動”,沒有實質性的變化。在互動中,教師沒有給予學生更深層次的啟發(fā),而學生也沒有更加深入地思考老師的問題,更沒有學生對老師的答案提出質疑,這都反映了現(xiàn)階段高中化學互動課堂教學的互動比較膚淺,深度不夠。
二、提高化學互動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新課標要求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兼顧每一個學生個體的發(fā)展,高中化學互動課堂教學就是轉變以“教”為主的教學模式,轉向“教”與“學”同時發(fā)展的教學思路。
1.充分發(fā)揮互動形式提高教學效率
互動形式過于單一不利于師生之間的交流,因此,要進一步拓展互動形式。常見的互動方式為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師生互動又可以分為老師與全體學生的互動、老師與個體的互動和老師與學習小組的互動。老師是師生互動的主導者,在互動中應注意以下幾點:(1)老師在互動中的啟發(fā)和引導要與學生的心理相協(xié)調;(2)互動教學目標要與學生的實際水平相協(xié)調;(3)老師在互動中要建立適當?shù)钠谕?(4)老師要與學生充分交流,實現(xiàn)共鳴;(5)互動內容要與教學內容一致;學生之間互動有單個學生與單個學生、學生與同組的互動、組與組的互動。在課堂上,老師通過有效的引導、激發(fā),營造一個積極的課堂氣氛,然后讓學生之間相互討論、交流,進而提高學習效率,實現(xiàn)教學目標。
2.合理利用情感互動提高教學效率
情感互動和行為互動是促進老師與學生之間真誠溝通的橋梁,是學生充分展示個性化學習方式的基礎,因此,在高中化學互動課堂教學中,除了認知互動以外,要注重情感互動和行為互動的實現(xiàn)。在情感互動中,老師和學生能夠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用心交流,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內心真實的想法,進而轉化為自己的行動。而老師通過情感交流,也能掌握學生的心理變化,給予學生更多的表達時間,聽取學生的意見,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做到相互了解、相互理解,進而提高教學的質量,實現(xiàn)教學目標。
3.創(chuàng)設情境深化互動提升教學效率
首先,要創(chuàng)設適當?shù)膯栴}情境。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根據(jù)問題特點,創(chuàng)設適合的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性;其次,要科學提問。在內容上新舊結合,在方式上應循序漸進,在對象上應以個體學生為主,面向全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再次,問題適當。創(chuàng)設的問題要與大部分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符合,難易適中,強度適中;最后,注重個體。老師要根據(jù)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互動,做到因材施教,以多種形式激發(fā)學生的互動積極性。
參考文獻:
[1]秦曉杰.新課標下如何做好高中化學教學工作[J].中國校外教育,2013(S1).
[2]王傳科.試論如何提高高中化學教學的實效性[J].教育教學論壇,2013(47).
[3]王長彬.高中化學教學中探究式教學初探[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