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華
摘 要:實踐證明,如果教師在習作訓練過程中注意非智力因素,從提高學生習作興趣入手,幫助學生克服習作心理障礙,使他們樂于習作,勤于練筆,這樣就會逐步掌握習作方法,提高習作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激發(fā)興趣;提高習作能力
一、創(chuàng)設情境,增添習作興趣
李吉林老師說:“作文指導的主要功夫就是在習作前?!倍鴥和楦惺亲钊菀资艿礁腥镜模處熞獮樗麄儎?chuàng)設寫作情境,打開孩子的思路,引導他們在音樂、圖像、游戲等新奇有趣的情境中學習習作。如,我在指導習作《介紹家鄉(xiāng)》一課時,利用多媒體播放具有民族特色的巴扎一條街視頻,同時作了介紹方位順序的指導。學生興趣盎然地一邊觀察、一邊欣賞。為了幫助他們理清思路,我又提供了一些方位詞和句式,使學生表達得清楚、通順、連貫。在四人小組合作練說、全班進行交流后,讓學生動筆把自己喜歡的景物寫出來。有的介紹了誘人味覺的民族特色小吃;有的介紹了絢麗多彩的民族服飾;有的介紹了琳瑯滿目的小商品;還有的介紹了栩栩如生的民族工藝品,仿佛大家身臨其境,字里行間洋溢著對家鄉(xiāng)的喜愛之情。這種方式引起了學生極大的興趣。經(jīng)常為學生創(chuàng)設習作情境,就會優(yōu)化課堂學習氛圍,讓學生愛上習作。
二、運用有趣的形式,激發(fā)習作興趣
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沒有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比绻看瘟曌髡n都是一個模式,學生也會覺得單調乏味,而多種有趣的形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習作興趣。
1.剪貼習文。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挑選一些內容健康、色彩鮮艷的圖畫(如,畫報、照片、科幻畫、風景圖等),剪貼成單幅圖或多幅圖,在觀察想象的基礎上寫幾句、幾段或一篇習作。由于年級不同,要求也不相同,這樣不同學段的習作寫得各有特色。
2.配畫習作。讓學生根據(jù)習作內容,創(chuàng)造性地畫出自己喜歡的事物,然后寫成段或篇,也可以先根據(jù)自己所畫的圖畫中的事物再習作。因為是學生自己構思繪畫成文,這種形式圖文并茂、色彩鮮艷,所以,大家都很感興趣。
3.隨文練筆。在學習了《翠鳥》《燕子》這種“抓住外形和動作特點”描寫事物的方法的課文后,讓學生進行小練筆,寫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可以分幾個步驟分層次練寫。第一步先寫一寫它們的外形;第二步寫它們的動作和生活習性;第三步寫出它們和我們人類的關系,就這樣一篇習作完成了。這種由淺入深的練筆方式學生都容易接受,寫出來的習作不僅抓住了事物的特點,而且詳略得當、富有情感。
4.隨文仿寫。學習了《驚弓之鳥》,讓學生仿照課文第6自然段至第9自然段,選擇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場景進行練筆。學生不僅學會了標點符號的作用,而且練寫了所說的話與陳述性成分在句子中有三種相對應的位置關系。這種有挑戰(zhàn)性的小練筆,學生都非常感興趣,又如,《爭吵》這種類型的課文,貼近他們的實際生活,學生也很喜歡,有話可說可寫,能表達他們的真情實感。
5.辦壁報習作。根據(jù)學校德育處或大隊部主題壁報活動內容,把作文紙換成了小報紙,學生也都很感興趣。因為這種紙上要有版面設置、刊頭設計、文字編輯、繪畫插圖,比起單純的習作在形式上新穎、內容豐富。班隊會上將文章寫得好、版面設計新穎、色彩搭配協(xié)調的習作評選出來,張貼在班級外的墻報專欄上,供全校師生欣賞,這樣既培養(yǎng)了習作興趣,又鍛煉了習作能力。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激發(fā)寫作興趣
古人說:“作文必須要靠實……不可駕空纖巧,大要七分實,只二三分文?!边@是說好文章的形成,七分靠材料、三分靠技巧,有了材料,才能做到“言之有物”。以往生學對習作害怕、不感興趣的原因,就是覺得無話可說、無東西可寫,主要原因就是沒有素材。作為語文老師,應該讓語文回歸到真實的生活中去,給孩子們一個真實的世界,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使語言符號與鮮活的生活經(jīng)驗鏈接。如,我在指導學生寫《活動場面》時,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觀察活動始未,這樣學生就有了目標,習作有話可寫、有章可循。在學校和班級舉辦的“攜手經(jīng)典、德潤書香”讀書節(jié)系列活動中,學生興趣盎然參加了“童話故事”課本劇表演、“國學經(jīng)典”讀書匯報演出等活動。他們主動思考、精心策劃,巧妙編排,使學生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進行想象、表達交流和創(chuàng)作。我組織學生到蔬菜大棚上勞動實踐課,讓學生體驗勞動和收獲的快樂;通過參觀氣象站、污水處理處,讓學生了解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知識,從小培養(yǎng)學生環(huán)保意識;學校“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這些都是學生習作的素材。習作時,同學們不但對各項語文課外活動的場面氣氛有描寫,對各種活動中典型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描寫,更加生動有趣,許多學生采用了首尾呼應、環(huán)境襯托人物情感描寫、對比描寫等方法進行了記敘。這樣形式的習作,學生寫得都比較成功,習作生動活潑,富有童趣,真實新穎。
四、拓展式練筆,提高習作興趣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痹诹曌髦?,有些命題習作不符合兒童的心理,造成他們按固定的模式去思考問題,所以,學生不感興趣。而拓展性練筆是習作練筆的最高層次,能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對問題的想法進行創(chuàng)新,以增強求異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習作興趣。而人教版有些教材在描寫和敘述中會留下一些空白,而這些空白則給學生提供了自由想象的空間,提供了展示習作能力的一個平臺。如,拓展練筆方法有:(1)想象性命題習作,如《假如我是普羅米修斯》,想象寫普羅米修斯帶來了僅僅是火種嗎?(2)續(xù)寫,如《盤古開天地》一文,在學習盤古倒下后,他的身體變成了什么,以這一結尾進行續(xù)寫。(3)自由命題習作可根據(jù)圖形、漫畫創(chuàng)造性習作,讓學生想象它們可能是什么?鼓勵學生答案多元化,然后根據(jù)想象到的事物去自由命題,選擇素材習作,體裁形式不限。(4)半命題習作,如學習《燕子專列》后,聚集“在乎”和“不在乎”,讓學生感悟貝蒂的愛心時,以“我希望……”的方式表達作者心中的愿望。又如,學生通過閱讀《我的野生動物朋友》,拍攝了《我最喜愛的動物》小視頻。在學校組織的課外閱讀交流展示課上學生不僅進行了演講,而且參與了“我喜愛的動物……”征文比賽。學生對這種拓展性練筆特別感興趣,極大地調動了他們習作的積極性。
實踐證明,要想提高小學生習作水平,就要重視他們習作的非智力因素,充分調動習作興趣,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促使學生習作能力不斷提升,以適應當今社會的更高要求。
參考文獻:
[1]李吉林.李吉林與情景教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燕國材.應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N].光明日報,1983-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