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建樓
摘 要: 信息技術與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整合,不僅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改變學生學習方式,促進教師教學思想更新,還帶來物理教學發(fā)展的廣闊前景。作者結合新課標下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實踐,探討多媒體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運用的優(yōu)勢及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 物理教學 多媒體 整合 優(yōu)勢 注意問題
近年來,隨著信息化廣泛普及與飛躍發(fā)展,信息技術與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整合,不僅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改變學生學習方式,提高學生各種能力,同時帶來新的教學理念、新的教學模式,促進教師教學思想更新,開闊教師視野,提高物理教師現(xiàn)代教育觀念和使用現(xiàn)代技術的意識,改變教師分析和處理教育教學的思路,還帶來物理教學發(fā)展的廣闊前景?,F(xiàn)結合新課標下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實踐,探討多媒體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運用的優(yōu)勢及應注意的問題。
一、多媒體在物理教學中運用的優(yōu)勢
1.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求知欲。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合理借助多媒體技術,可輕松引領學生進入直觀、形象甚至模擬的場景,使學生身臨其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學習《安全用電》一課的課堂前兩分鐘,可以播放一段關于用電不慎而造成的一場大火,看著那濃濃的煙霧,聽著大火引發(fā)的財產損失、人員傷亡的報道,學生會感到婉息。教師適時提出問題:這場大火怎樣發(fā)生的呢?我們應該怎樣避免悲劇重演呢?而在講到《生活中的透鏡》時,可選取本班同學下課的瞬間,把它拍攝下來,對那些位置較后、看不清的同學用小水滴(即放大鏡)觀察,就可以看得很清楚。由于是選取學生的生活片段,是學生熟悉的同學,因此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求知欲,調動學習積極性。
2.利用多媒體突出重點,淡化難點。
有些物理情景學生難以想象,對學生理解、掌握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有重要作用。單靠教師講解,學生理解起來費力,而用計算機制作的逼真貼切的物理模擬,可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易于學生掌握,既可增強生動感,又有利于知識獲取,從而突出重點、淡化難點,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磁現(xiàn)象中的磁感線、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分子的擴散現(xiàn)象等,配以動態(tài)演示,學生很容易掌握。而對于繼電器、船閘、熱機、抽水機等,它們的構造及工作原理依靠多媒體課件形象生動地展示,有助于學生加深理解和記憶。
3.利用多媒體,增強物理教學的演示效果。
傳統(tǒng)物理教學中由于有些演示實驗條件的限制,只有部分學生看清楚,座位偏后或側面的學生不能看清實驗全過程或不能讀出實驗數(shù)據(jù),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演示實驗效果。例如:天平的演示,教師難以引導學生觀察和講清它的構造和橫梁平衡的調節(jié),用課件展示效果非常好。對于溫度計、量筒、電壓表、電流表、彈簧測力計等測量工具的讀取數(shù)據(jù),通過多媒體展示,起到“放大”作用,使用方法教師可自己或找同學按操作規(guī)則操作一遍,制成短片,利用多媒體播放,既形象直觀,又可以把細節(jié)讓每個人都看得清清楚楚,起到“放大”作用,從而很好地增強教學效果。
4.利用多媒體可以模擬實驗。
有些物理實驗無法在現(xiàn)實課堂教學中演示,如“托里拆利”實驗,由于水銀有毒而無法操作,采用口授形式,學生不感興趣,且不易理解。利用多媒體制成FLASH動畫,不僅形象、直觀,而且在操作過程中如更換粗細不同的玻璃管、提壓玻璃管、傾斜玻璃管時,改變外界氣壓時,通過把玻璃管內的水銀柱高度“局部”放大,使學生看得更清、理解更透、記憶更深。
5.利用多媒體課件,可提高物理課堂效率。
傳統(tǒng)物理演示實驗,教師在準備實驗時要花費大量時間,且有些實驗操作起來比較耗時,不利于增強課堂教學效果。上課前,教師利用網絡、教師光碟中的課件或親自把演示實驗操作一遍制成短片,節(jié)約課堂時間,可在不同班級重復播放。復習實驗時,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實驗中需要測量的數(shù)據(jù),引導學生說出實驗步驟及表達式,然后播放以前制作的短片,讓學生形象直觀地重新溫習實驗步驟及注意事項,增大課堂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二、多媒體運用于物理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多媒體教學雖然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但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多媒體的使用要與傳統(tǒng)教學手段有機結合。
多媒體是單項傳遞信息,缺乏交互性,更不存在智能化。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是多媒體無法替代的。所以,要正確處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與課件之間的關系,充分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使用多媒體不能排斥或替代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而要與傳統(tǒng)教學手段有機結合。
2.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和使用要突出科學性、正確性與實用性。
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要突出科學性、正確性與實用性;多媒體的使用時機要根據(jù)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需要適時巧妙地使用,不能讓課堂由傳統(tǒng)“人灌”變成“機灌”,否則不但起不到輔助教學作用,反而會給教學帶來很大負面影響。
3.正確處理多媒體教學中物理模擬與物理實驗的關系。
計算機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手段,對于某些常規(guī)手段無法演示的微觀實驗,一些實驗條件不易控制、實驗現(xiàn)象不易觀察或具有破壞性和危險性的實驗,可以借助計算機的強大功能輔助實驗教學,但不要忽視物理實驗教學,畢竟大部分物理知識和規(guī)律是通過觀察總結、動手實驗、驗證探索得來的。多媒體教學決不能全部代替實驗教學。
總之,多媒體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整合有特別優(yōu)勢,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求知欲;突出重點,淡化難點;增強物理教學演示效果;模擬實驗,使學生看得更清、理解更透、記憶更深,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但是多媒體的運用應遵循適時、適用、適度的原則,適當運用,絕不能喧賓奪主,更不能濫用。我們應該努力尋求多媒體與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結合點,充分發(fā)揮其優(yōu)勢,使其發(fā)揮應有作用。
參考文獻:
[1]張英磊.在多媒體課件制作中需要完善的幾個外部條件[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07(05).
[2]鄭洪霞.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方法與步驟[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5(06):201-202.
[3]羅梅娟.對多媒體教學手段應用的思考[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05(01).
[4]周月琴.培養(yǎng)初中學生實驗能力的幾點做法[J].物理教師,1994(01).
[5]葛茂勝.淺談演示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功能[J].合肥教育學院學報,2000(04).
[6]王曉.抓好演示實驗提高教學質量[J].新課程(教育學術版),2007(04).
[7]唐奇才.初三物理幾個演示實驗的改進和補充說明[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中教研究),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