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金奎
摘 要: 搞好體育教學是每一個體育教師追求的目標,教師要讓學生在體育課上感受到體育的魅力,在學習中充滿快樂,學得知識,受到教育。教師要運用多方面的教學技能考慮如何縮短與學生認知之間的距離,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 中學體育 素質教育 教學方法
學校體育主要由體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組成。體育教學的任務與目標是進行健身知識技能的傳授和運動教學,課外活動目標是在鞏固課堂教學內容的同時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協(xié)調人際關系。學校體育的目標宏觀的應是促進學生體格體能的完善和發(fā)展,培養(yǎng)體育的情趣、堅強的意志和良好的社會情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一、教師要制訂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
在體育教學設計中,首先我們要明確體育與健康課程總目標要求,認真研究各模塊學習內容及目標,對每個內容和目標進行統(tǒng)一計劃和教學設計,使每個模塊在每節(jié)課上,實現(xiàn)更好、更有效的分層次實施。在計劃的設計上,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重視發(fā)展學生個性,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體育興趣愛好,選擇搭配教材。同一模塊或同一節(jié)課上,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體育基礎,制定可供學生選擇的彈性學習目標,提供時間和練習內容,使所有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體驗成功的喜悅,使他們每節(jié)課都學有所獲,保持興趣。制訂教學計劃時,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因材而宜,更好地體現(xiàn)學習目標和教學內容的統(tǒng)一。就是說充分考慮學校的場地、器材、教材、學生等因素,把學習的目標及教學內容有機結合,制訂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實現(xiàn)學習目標和教學內容的統(tǒng)一。
二、教師要適應新課標,采取新的教學方法
1.改變單一練習方式,采用結合式。以往學習哪一課,就練習哪一課,我們應打破常規(guī),不能這一節(jié)學習跳遠就只練習跳遠,這樣學生會覺得枯燥。例如:學習跳繩一課時,為了增強跳繩的趣味性,師生共同設計了沙包和跳繩組合同時練習的方法,采用了多種形式的練習取得了良好效果。
2.教學方式要向以“啟發(fā)、誘導、點撥”為特征的啟迪誘導方式轉變,改變以往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單一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和良好習慣,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感受學習的快樂和成就感。
3.讓學生勇敢地展示自我。體育對創(chuàng)新精神與能力的培養(yǎng),不但具有自身的學科優(yōu)勢,而且有更大空間。因此,應借助體育教學的自身優(yōu)勢,在傳授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充分發(fā)揮體育的育體、促智、審美、益智等多功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激情。例如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在示范某個新動作時,有的學生躍躍欲試,迫不及待地做動作;有的學生心里想著去練,但不外露,這樣學生就會很被動,教師應清醒地認識到學生好像是在逃避,其實內心深處也想學,應讓每個學生都體會到運動的樂趣,給予鼓勵,這樣才會讓他們去思索、創(chuàng)新。
三、改進教學手段和方法,營造寬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
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應科學地、合理地安排制訂教學訓練計劃,改進課堂教學方法,努力營造活躍的學習氣氛,讓學生在良好的、興奮的心態(tài)下合理安排運動負荷,根據(jù)不同情況區(qū)別對待,幫助他們克服困難,樹立良好心態(tài),使他們的體能在學習和訓練中得到逐步改善和提高,逐漸適應大強度的學習和訓練。
四、教師必須帶著愛心上課,并把這種感情體現(xiàn)在行動上
中學體育教師良好的教學感情能夠引起師生之間的共鳴,融洽師生之間的關系,活躍體育課堂的教學氣氛,從而有利于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诖?,中學體育教師應該帶著一顆愛心去上課,多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多加表揚學生,盡可能地少批評學生,改變以往的體育教師的“兇”的角色,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感染和教育學生?!案腥诵恼?,莫乎于情”,寓情于教,以情動人是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體育教學是教師教、學生學的雙向活動,也是師生之間通過活動進行情感等的心理交流。愛是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的橋梁,只有師生關系處在關愛、平等、和諧的氛圍之中,學生才能直言面對教師,大膽地投入學習之中,體驗、完成教學任務。比如:上課時天氣熱,老師就要想到減少學生的運動量,天氣較冷時老師應想到學生衣著的厚薄,出汗后是否會感冒,遇到學生頭痛發(fā)熱,教師就應讓學生休息。這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處理得當,就能使學生感到溫暖,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五、加強理論知識的傳授,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掌握必要的鍛煉技巧
教學時要講清楚中長跑鍛煉的作用和意義,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使學生能充分理解中長跑的實用價值,樹立長久的動機,并積極地進行中長跑鍛煉。在中長跑的練習過程中,出現(xiàn)呼吸困難肌肉酸疼動作遲緩的“極點”現(xiàn)象,容易使意志品質本來就薄弱的中學生產生動搖,甚至退卻心理。因此,練習前,教師必須用簡單易懂的語言解釋極點是跑動中正常的生理反應,是身體各器官不適應的表現(xiàn),是運動系統(tǒng)內臟器官的需氧量與供氧量的矛盾所致,即供氧不足而引起動力定型的暫時紊亂極點產生時,要繼續(xù)堅持,同時減慢跑速,加強呼吸特別是深呼氣,繼而出現(xiàn)“第二次呼吸”,此時呼吸變得均勻而深長,動作重歸于輕松,不適感逐漸減輕甚至消失,信心倍增。另外,必須教會學生放松擺臂呼吸節(jié)奏體力分配等技巧,以及意志品質對中長跑水平的巨大影響及其反作用等知識,使學生懂得中長跑不僅是身體素質的鍛煉,而且是毅力精神品質的錘煉。
六、使學生建立一個正確動作結構的概念
青少年在開始接觸中長跑時,結構動作要領模糊不清,開始上課時,即第一次上中長跑課時,應該讓學生在大腦中建立一個正確動作結構的要領。教師的講解和學生的模仿相結合進行。特別強調動作結構合理的重要性,密切注意運動員在跑動過程中的動作結構,當出現(xiàn)錯誤動作時,就應及時給予提醒糾正,直至形成正確動作定形。
總之,在不斷的探索和嘗試中,體育教師必須發(fā)揮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在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上大膽改革,敢于擺脫原有模式,激發(fā)學生興趣,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和體育精神。只要我們多嘗試、多實踐,體育課堂就一定會有一片嶄新的天空。
參考文獻:
[1]趙立.論體育厭學與素質教育[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1998(4).
[2]夏峰.讓學生喜歡上體育課[J].中國學校體育,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