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維
摘 要: 還給學生自主合作交流學習的權利和時間;小組教學能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交流學習的能力;科學合理的激勵評價,是學生自主合作交流學習的長久動力;學生具有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等于擁有了一把知識寶庫的金鑰匙;學生有能力自主合作學習,就等于獲得了生存的能力,發(fā)展的空間。
關鍵詞: 自主學習 小組合作 激勵評價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意思是送魚給人家吃不如教人家如何捕魚,其蘊含的道理是給他幾天的衣食住行,不如教會他如何學會生存。我在這里說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意思是老師教會學生解幾道題,不如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這樣學生就會主動學習,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學習,才會具有自主合作交流學習的能力,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目前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是老師大量讓學生做題,做錯了的題再講解,忘了的題再練,做過的題再鞏固,總是就題論題,每次考試,老師看到試題就說,這些題都見過,也講解過,學生應該會,可往往考下來一看分數(shù)卻不理想,還怪學生思維不靈活,記性不好,做過的題也忘記了,遇到與做過類似的題型就不會做了。老師很是苦惱,甚是無奈,自我解圍的方式是認為自己盡心盡力,無愧于良心。殊不知,老師僅僅是授之以魚——教會學生解開幾道題而已(有時也會忘記),而并未授之以漁——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能力沒有培養(yǎng)。
學生具有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等于擁有一把知識寶庫的金鑰匙,學生有能力自主合作學習,就等于獲得生存的能力與發(fā)展的空間。為此結合教學實踐,我談談自己的見識,希望能與同仁們共享。
一、還給孩子自主合作交流學習的權利和時間
新課改要求教師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要求教師少講,少占用課堂中學生的時間,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交流學習的能力。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需要自主合作交流學習的時間,但教師硬是把學生的時間占用了。一節(jié)課的時間都是老師在吃力地提問講解,40分鐘后累得口干舌燥,學生也聽得好生厭煩,但又不敢反抗,想自己看看書,老師說,把書合上,認真聽,不會了看我怎么收拾你。老師對所謂不認真聽講的學生課后狠狠批評,如果學生敢辯解,就怒火沖天,把家長請來,連家長一起批評,家長無論如何都會站在老師的一邊,合力懲罰孩子,孩子屈從,好多聰明伶俐的孩子都是多次經(jīng)過這道工序變“乖”的。老師們試著體驗一下自己已經(jīng)懂了會了的知識還能全神貫注、專心致志、持之以恒地聽講嗎?這樣不是無形中浪費好多時間嗎?或者,老師們知道一個兒童注意力能持續(xù)多長嗎?四十分鐘讓學生全聽你提問個別學生,講解部分人不會而自己已懂的題型,這難道不是折磨嗎?還有的人說:“現(xiàn)在的老師是越來越伶牙俐齒了,而學生是越來越不會說話了,缺少表達的能力,得了語言發(fā)展障礙病?!本科湓?,一是孩子被嚇的,被訓的,被罰的,一是老師剝奪了孩子說話的權利,占用了孩子說話的時間,孩子在公眾場合表述能力差。因此,時代與新課改理念及孩子的健康發(fā)展需要要求老師們還給學生自主合作交流學習的權利和時間,即我們應該鼓勵、引導學生以自主合作的方式學習,再不是一節(jié)課讓學生認真聽個別學生的回答和老師詳細地講解每道題。
作為老師,如何才能把每個孩子放在主角的位置上呢?如何讓每個孩子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呢?如何讓孩子們合作互助學習呢?那就要老師提高教學技術,設計一種能調動全班同學積極動腦、動手,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課堂教學模式。
二、小組教學能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交流學習的能力
由于我們目前的狀況,大班額,每班至少50人以上,因此老師想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一節(jié)課的時間根本不夠,雖說盡可能多提問,但一節(jié)課下了,老師累得口干舌燥,還是沒有關注到大部分學生,老師在關注某個學生時,其余的學生有的跟著老師和同學的思路走,有的卻在玩耍,特別是學習差的同學,老師害怕提問他回答不上來耽誤時間,所以很少提問,即很少關注,時間長了,就冷落了這些學生,慢慢就形成“差生”隊了。針對此種情況,老師就要創(chuàng)設一種模式,讓每個學生都能有目的有任務,都能動腦、動手、動嘴,在一節(jié)課中有一定的收獲,就是把學生四人分為一組,確定明確的目標,自助學習后在小組內交流討論,合作解決遇到的問題?!叭诵斜赜形?guī)熝伞?。如此四人中就更有自己的老師了,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在小組中討論解答,小組內解答不了的,可以請求別的小組的人,如此長期下去,就會培養(yǎng)學生自助、合作、交流的學習能力,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語言表述的能力,陶冶了學生合作互助高尚的思想情操。
只是分組教學,如果激勵評價機制跟不上,時間長了同學們就會有倦怠情緒,特別是優(yōu)秀的同學,覺得老是自己在幫助其他同學學習,沒什么意義,就時而會不樂意,所以老是要建立科學合理的激勵評價機制。
三、科學合理的激勵評價,是學生自助合作交流學習的長久動力
每個孩子都需要關注,都需要合作奮進的伙伴,為了關注每個孩子,培養(yǎng)每個孩子的自主合作交流學習的能力,我們進行分小組教學,分小組教學的成敗就在于小組的管理,如何管理小組,最關鍵的就是科學合理的評價。建立一個評價表格,設置評價項目,評價方法,總結及獎勵辦法。評價項目基本有品德(言行舉止、助人等)、紀律(遲到、早退、課堂紀律情況等)、衛(wèi)生(班級、公共、個人等)、安全(在校安全、在家安全、交通安全等)、學習(完成作業(yè)情況、帶學習用品情況、知識測評情況等),還可以設別的評價項目。評價總結要以小組為單位,對每個孩子進行評價,最后算出小組總分,一周總評一次,獎勵小組最佳團結合作的卡片,期中、期末各總結一次,實物獎勵前五組。獎品讓組長和班長參與購買,買同學們喜歡、實用的物品。
評價獎勵辦法在使用過程中需要不斷修改和完善,形成整套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特別是學習這塊的評價,要細化小組整體學習評價情況,如自學情況,課堂主動學習情況,解答問題情況,幫助組員學習情況,等等。
總之,多渠道、多形式、多方法培養(yǎng)孩子們的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是學好知識的關鍵所在。孩子們來學校不僅僅是學老師教過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應具有自主合作交流學習的能力,這樣才能在知識的海洋中有效定位航標,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