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丹妹
摘 要: 心理健康是學生全面發(fā)展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心態(tài),健康的心理,是新課程改革的根本任務之一,是高中政治教學特定的教學目的和要求,也是每位政治老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關鍵詞: 高中政治課 心理健康教育 分析原因 制定措施 完善反饋
在經濟飛速發(fā)展的今天,社會競爭激烈,生活節(jié)奏加快,人們的心理壓力加大,心理健康受到威脅。據報道:專家稱中國有4000萬青少年兒童心理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約20%的青少年兒童有抑郁傾向。因而,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師和家長的疏導。需要在各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塑造完善、健康的人格。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更應如此。
一、分析原因
1.高中生的心理現狀分析。經調查,在素質教育的今天,無論是較富裕還是略貧窮的家庭,高中生較普遍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問題。不同程度地存在自卑、攀比、虛榮等心理問題,從而影響他們的生活、學習與交友等??梢?,我們應多關注他們的心理動向,不能只是忙于向學生傳授知識。讓政治教學課堂成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戰(zhàn)場,是每位政治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2.《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課是以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為指導的公民教育課程,是提高學生認識和參與社會生活能力的綜合課程。高中思想政治課是對學生進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基本觀點的教育,以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常識為基本內容,引導學生緊密結合經濟、政治、文化生活,經歷探究學習和社會實踐的過程,領悟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切實提高參與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逐步樹立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為終身發(fā)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質基礎。
3.高中思想政治課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的重要途徑。在高中政治課本中,穿插了很多心理健康教育素材。特別是在必修課程《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與哲學》等章節(jié)的教學中,注重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教材分別從不同方面滲透著對學生的人格培養(yǎng)要求和智能訓練要求,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政治教師通過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幫助學生進行自我意識的調節(jié),心理障礙的排除,從而保障心理健康,實現“1+1>2”的整體效應。
二、制定措施
1.努力挖掘教材中心理教育的重要資源。高中政治教材中有許多知識點直接或間接地與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有關。我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掘和利用這些資源,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和心理素質。如在《哲學常識》“意識的能動作用”這部分內容的學習中,提到意識對于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jié)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奮進;萎靡的精神,則會使人悲觀、消沉、喪失斗志。課堂上,我介紹相關心理常識:不良情緒容易導致心理障礙,從而影響學習和工作。在持續(xù)的消極情緒反應作用下,首先受到影響的是神經系統(tǒng)的功能,抑制大腦皮層高級心智活動,破壞大腦皮層興奮性與抑制的平衡,使得正常的判斷力下降,甚至使人的大腦功能嚴重失調。介紹常見的抑郁癥、神經衰弱等生理、心理疾病。通過相關知識的介紹,學生體會到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的重要性。
2.注重言傳身教,憑借個人魅力進行心理健康教育?,F代心理學研究表明:教師用積極的情感和真誠的愛心感染和打動學生,給每個學生以寬松、尊重、支持、鼓勵的發(fā)展空間,可以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積極的思維活動,保持學生健康愉悅的心境,從而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fā)展,這種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不僅有利于傳授知識,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
首先,感染法。良好形象感染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在政治課教學過程中,教師把微笑帶進課堂,用積極樂觀的情緒夠感染學生,用激昂、奮進的語調和具有幽默感的語言活躍課堂氣氛。生機勃勃的課堂,拉近師生距離,以化解學生心中焦慮、自卑、孤僻等不良情緒,增強了教育教學效果。
其次,合作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多提問、分組討論、辯論、點撥等不同形式,給同學們提供均等的回答機會。以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回答問題中,使學生充分認識自身價值,正確評估自己和他人,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又提高情感目標、心理素質目標的達成度。
再次,自信法。目前不少高中生或多或少地存在自卑心強、自信心差、個性張揚、無所禁忌等各種心理問題。在政治教學中,我們密切關注學生的思維活動和課堂表現,認真傾聽學生的各種意見與要求,先不管對與錯,都充分肯定并給予贊賞。讓學生在良好的心理氛圍中發(fā)現自我價值,在愉悅的氛圍中張揚個性,從而消除自卑心理,提升自信心。
三、完善反饋
別人的贊揚和社會的認可是每個人的愿望,青春期的高中生尤其如此,恰如其分的評價能使其潛能得到有效發(fā)揮。課后批改作業(yè)時,可在學生作業(yè)空白處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要求,寫一些鼓勵的言語;由衷地欣賞、贊揚、激勵學生,培養(yǎng)自信心。學生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就可釋放最大潛能。
在高中政治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門教學藝術,也是政治教師的責任。依據學生年齡、心理特點和成長規(guī)律,著眼于學生今后發(fā)展。民主化的課堂教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和積極心態(tài),培養(yǎng)學生健全人格、完美個性、創(chuàng)新精神的教育思想,是高中政治教學中的一項重要課題,對于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