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克才
摘 要: 初中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情感學科,要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讓學生在學習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這就要求初中語文教師具備淵博的知識、善辯的口才、豐富的材料,更重要的是要有比較先進可行的教育教學方法,其中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中比較常用的方法。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內涵及必要性,結合初中語文人教版教材介紹了閱讀教學的實施步驟,闡述了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 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教學有效性
當前語文教學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施大大強化了教學效果,促進了語文課堂的發(fā)展,受到了學生的歡迎。但是,一些教師為了體現閱讀課的新穎別致,片面追求閱讀教學的形式,忽略語文教學的核心,甚至違背語文教學的規(guī)律。如何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使其為語文教學服務?這就要求初中語文教師了解語文閱讀教學的內涵,順應教學規(guī)律,正確運用閱讀教學方法,全面提高初中語文的教學質量。
一、閱讀教學的內涵與必要性
作為一種交流與溝通方式,語文閱讀能力主要包括信息接收能力和文字閱讀能力。在實際工作與生活中,閱讀是必不可少的,人們是通過閱讀獲得生活中重要的信息,因此,閱讀能力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技能。初中學生的觀察能力、記憶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初中語文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培養(yǎng)他們的語文閱讀能力。
初中語文人教版教材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語文與生活聯系比較密切,并以此為線索,按照“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三個模塊組織單元,而且每個單元包含“閱讀”與“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兩部分。這套教科書積極倡導合作、探究和自主的語文學習方式,遵循語文教學規(guī)律,體驗學生的實踐能力,力圖構建語文的綜合實踐體系。
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結合學生的特點,依據初中語文人教版教材,有目的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更好地適應將來的工作、社會生活?,F在有些學生存在一些錯誤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遇到挫折不敢面對,語文教師可以通過閱讀教學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比如教學《紫藤蘿瀑布》、《生命生命》時,引導學生閱讀,在學生用心去讀、去體會的同時,思考生命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珍愛生命的意識。
二、閱讀教學的實施步驟及方法
我主要結合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宗璞的《紫藤蘿瀑布》,介紹閱讀教學的具體實施步驟和提高有效性的方法。
1.導入興趣,喚起學生參與動機。
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鐵匠在打鐵前,必須先把鐵燒熱。”因此,我在閱讀教學時可以運用一些方法導入教學,引起學生的興趣,比如提問法、預習、談話法等。在進行《紫藤蘿瀑布》學習時,我和學生討論“你們眼中的瀑布式什么樣的”,通過多媒體播放一些瀑布的圖片,接著播放紫藤蘿的圖片,告訴學生今天學習的瀑布不是由水組成,而是圖片里的植物紫藤蘿,引起學生的興趣[1]。
2.導讀提示,激發(fā)學生自讀質疑。
我提示學生:“本文作者宗璞,原名馮鐘璞,哲學家馮友蘭之女。她通過細膩的感知和豐富的想象力,用瀑布來比喻紫藤蘿花的茂密、旺盛,題材新穎獨特,請同學們仔細閱讀課文,了解作者是怎樣描寫紫藤蘿的?”學生通過自讀課文,找到文中不懂的地方。
3.引導點撥,組織學生合作探究。
我在學生產生質疑的情況下,給學生介紹本篇課文的寫作背景:“這篇文章寫于1982年5月,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作者心中充滿焦慮,這時,作者的小弟弟身患絕癥,作者非常悲痛。”我在介紹部分寫作背景后,讓學生用心品讀課文,體會作者在語言中流露出的感情,讓學生進行合作探究,以小組為單位,盡情發(fā)言,把對課本中不懂的地方說出來,小組討論,暢所欲言,使不同的思想得到碰撞,而且,可以要求每個小組提出一個問題,請其他同學回答。
4.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入境悟情。
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興趣,理解閱讀對象的內容,讓學生主動閱讀。我在設置《紫藤蘿瀑布》的情景時,可按照課文的思路進行板書。要求學生以心讀課文,融入作者的情感,讀文中的優(yōu)美句子,感受文字的情,體悟生命的意義[2]。
5.因勢利導,鼓勵學生遷移拓展。
教學要立足于文本的解讀,而且要進行拓展遷移,比如布置學生進行“生命像?搖?搖?搖 ?搖”的仿句練習,或者進行“生命的意義”或“關于生命的思考”的文章寫作,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通過寫作,讓學生思考生命的意義,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提高學生面對挫折的勇氣,避免學生輕生事件的發(fā)生。
要使課堂充滿趣味性,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性思維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發(fā)散性思維。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獨立完成部分學習任務,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教師要擴大知識面,在課堂結束后,及時總結自己的教學行為和方式,反思自己的不足之處,為以后的語文閱讀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知識源于積累,閱讀貴在堅持,教師要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采用靈活開放的教學方法,以讀為本,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體悟理解,注重學生的語言積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同時,初中語文教師在采用閱讀教學時,結合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和教材知識,進行合理設計和引導,使學生學會讀書,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促進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發(fā)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全面實現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鄒燕柳.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現代閱讀,2013(02).
[2]張文海.現代閱讀教學新論[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