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燕
摘 要:班主任在小學生的生活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對小學生的學習、將來社會的發(fā)展均起著促進作用。在此對小學班主任教學管理進行了一些探析,并從中提出了對如何讓小學班主任具有教學管理藝術性的一些看法,以此來提升班主任教學質(zhì)量與效果。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教學管理藝術;學習積極性
教學,尤其是小學教學,面對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素質(zhì)、健全學生的人格對于班主任而言是當前最主要的任務之一。故而,班主任要在學生學習上、生活上、心理上全面進行教學,所以,小學班主任的教學要有藝術性。
一、班級管理的藝術性
小學班主任要以強化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道德品質(zhì)培養(yǎng)為主要任務,讓小學生守則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成為小學生的行動標準。而這些就需班主任使班級管理具有藝術性。班主任需要嚴格執(zhí)行教學常規(guī),將教學工作的每個環(huán)節(jié)落實到實處,注重構建課堂學習規(guī)范,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小學生實際能力為基礎,加強班主任的人格魅力,讓學生通過具有獨特人格魅力的班主任,使班級管理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
二、培養(yǎng)班級干部的藝術性
小學生對于新事物均有著強烈的學習能力,故而班主任在校園生活中要注意適時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對此,筆者認為小學班主任可以通過讓學生擔任班干部來培養(yǎng)學生的管理能力與責任意識。班主任以民主的方式讓學生進行競選,讓競選勝出的學生成為班干部,幫助班主任管理班級。通過競選的方法,既可以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民主意識、競爭意識、管理意識等,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強化了班級的學習氣氛。
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的藝術性
在傳統(tǒng)的教育中,教師一般都只是注重學生的成績,而對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的方面,班主任只會采用“炮轟式教育”。在這樣的教育方式下,學生對于班主任枯燥無聊的教導只會心生厭煩。故而,在小學生最敏感的階段,班主任教育時應注重手段的藝術性。筆者認為,可以讓班主任利用一些有趣的活動讓學生親自感受到良好行為對于自己發(fā)展的重要作用。
四、培養(yǎng)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藝術性
無論在哪個階段,學生的主要任務都是以學習為主。故而,班主任在教學管理中,都要以提升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最主要的目的。對此,筆者認為,要通過對小學生進行激勵的方式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隨著時代的遷移,班主任教學的藝術性對于班級管理與學生的教育所起到的作用越來越明顯,這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盡快轉換思想,更好地為小學教育服務。
編輯 鄭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