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永紅
【關鍵詞】 數學教學;興趣;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11—0093—01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金鑰匙。托爾斯泰也曾說:“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實踐證明,學生只有對所學內容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他們才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下面,筆者就數學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談幾點自己的看法和體會。
一、故事開頭,創(chuàng)設情境
六七歲的學生,剛走進學校還沉浸在童話故事的世界里,他們很愛聽故事。每次上新課,根據教材的內容,自編一段故事,配上音樂,再進行一組富有啟發(fā)性的提問,以此導入新課,可以起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效果。
比如,教學“圓的認識”時,筆者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故事情境:森林王國一年一度的駕車比賽運動會開始了,小猴子的圓形車輪的車子跑得又快又穩(wěn),小鹿的三角形車輪的車子跌跌闖闖,小羊的四邊形車輪的車子也跑得特別慢。大家說一說:為什么小猴子的車子跑得快,有什么秘訣?實踐證明,這樣引入,學生特別感興趣,自然很快進入了學習的狀態(tài)。
二、師生關系融洽,活躍課堂氣氛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師生關系融洽,學生才愿意聽教師講授的課,才愿意接受教師的教誨。因此,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至關重要。筆者是這樣做的:第一是和學生做朋友,私底下和他們交流溝通,知道學生的所思所想。第二是關心愛護學生,這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生活,二是學習。第三是要相信學生,只要學生能做的就要放手讓學生去做。第四是要多表揚鼓勵。課堂上教師要善于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并及時表揚,以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和信心。第五是要積極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另外一個身份,即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者。
三、借助動手操作,培養(yǎng)思維能力
數學知識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具有抽象性,低年級學生的思維處于以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要使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單憑教師的語言闡述是達不到目的的。因此,教學中,必須為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去動手操作,去觸摸,去感受,從而增加感性認識。
例如,在教學“認識物體和圖形”一課時,課前先讓學生收集生活中的立體圖形,通過小組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認一認,使學生初步認識了立體圖形的特征。再組織學生玩“小小設計師”的游戲,讓他們用各種圖形搭一搭,看能搭出什么來。最后組織“盲人換圖”的游戲,讓學生用手摸摸并猜猜是什么圖形,從而幫助學生加深對圖形的認識。
四、鼓勵學生大膽討論,猜想質疑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者、 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痹诮虒W中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將會引起學生迫不及待的探索、研究的興趣。這樣就能有效激發(fā)學生探究意識和學習興趣,從而主動深入地學習。
如,教學“小數的基本性質”后出示:1.小數點后面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2.小數點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不變。
又如,教學“分數的定義”后出示:把1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者幾份的數叫分數。讓學生抓住“小數的末尾”、“小數的大小不變”、“單位1”、“平均分”等關鍵問題進行質疑,達到既透徹理解概念,又調動質疑問難積極性的目的。
五、利用數學游戲激發(fā)學習興趣
好動也是低年級學生的天性。游戲恰恰符合學生這一特點。在教學中,通過有趣的數學游戲,讓他們在玩中學,能把精力容易分散的學生吸引過來,收到較好的效果。因此,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恰當引入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探索和應用知識,體會獲得成功的樂趣,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課堂上教師組織學生開展適當的游戲活動,既有助于學生體力、智力、交際能力的發(fā)展,又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毙抡n改也要求教師做到“課開始,趣已生;課進行,趣正濃;課結束,趣猶存?!?因此,教時必須挖掘教材的興趣因素和知識本身的魅力,適當地調整教學過程,靈活地運用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