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和全 阮振民
【摘要】分析了機械專業(yè)“工程熱力學及傳熱學”課程的教學現(xiàn)狀和特點,針對課程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關于學好該課程的方法,從而提高教學質(zhì)量。
【關鍵詞】工程熱力學 ?學習過程 ?課程重要性 ?學習方法
【基金項目】長沙理工大學教改課題項目。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5-0253-01
“工程熱力學及傳熱學”是機械制造設計及其自動化中工程方向的選修課程。它主要講述的是熱能與機械能互相轉(zhuǎn)換及熱量傳遞規(guī)律,對于工程方向的機械相當重要,然而這門帶有明顯工科性質(zhì)的學科,具有“理論性強,難教難學”的特點。本文從這門課程的重要性,意義,興趣方面講述,讓學生知道它的重要性,提高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掌握知識。
1.課程內(nèi)容及學習安排
工程熱力學及傳熱學是機制專業(yè)方向十一周后開的選修課程,這意味這門課程無論是學時還是實驗方面的課時遠遠不夠?qū)W生去掌握該學科。作為一門典型工科學科,其特點涉及范圍相當大,主要包括熱力學第一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氣體流動壓縮、傳熱學的基本概念、導熱、對流等基本概念。其既有理論知識推導、公式計算,又有相圖理解,需要用到化學、數(shù)學、物理等方面知識,學習難度大,需要較高的綜合學習能力。
1.1對于學科的第一認知不夠
工程熱力學及傳熱學課程與機制專業(yè)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并不明顯,無論是機械設計還是理論知識之間似乎關聯(lián)不大。
1.2課程安排學時不足
由于工程熱力學及傳熱學是選修課程,而且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與技術的改進改善,新的學科、教學安排、教學方法,這些使得安排的課時遠遠少于應該安排的學時。不足的課時提醒學生必須抓緊上課時的每一分鐘,努力記住老師所講解的內(nèi)容。因為老師講解的是難點和重點,大學與高中初中不同的就是自我取舍與學習能力。老師臺上一分鐘,學生臺下十分鐘。少的課時雖然不能讓我們在課堂上掌握,但學生可以記住重難點,課后再消化吸收。
1.3實踐環(huán)節(jié)缺失
“工程熱力學及傳熱學”作為一門專業(yè)選修課程,實驗實踐與課堂上的知識結合是非常必要也是重要的。然而由于本來就存在學時不足的情況,實驗實踐就與理論課程脫節(jié)了。
實驗是提高學生對一門學科的興趣必要手段及方法,想要掌一門學科你必須要對他有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1.4課堂互動偏少
“工程熱力學及傳熱學”課程需要的理論知識無論哪方面都是相當大,老師與學生在這方面的認知之間的差距是不可否認的。
1.5課后自學
大學的不同與特殊就是自學,在信息高度化、網(wǎng)絡普及化的當代社會,自學對學生是必要也是重要的。學生在課堂后去理解消化時便會發(fā)現(xiàn)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解時覺得非常容易的知識內(nèi)容變得困難,去查看PPT時也會發(fā)現(xiàn)這些內(nèi)容在PPT上都是一筆帶過或者簡單提一句,這使得學生自學時也離不開老師的幫助。
1.6檢測手段
考試只是檢查學生學習成果的一種手段之一,如果單純的為了考試而學習,那么學習的意義在哪里?學生應該把大部分時間用在思考理解而不是應付考試,這樣學習效率和成果會大大改善。
2.學習方法
2.1認知與專業(yè)的聯(lián)系
工程熱力學及傳熱學包含物理、數(shù)學、化學的知識內(nèi)容,例如熵。授課教師應該向?qū)W生講解該學科與專業(yè)的關系。表面上它與機制專業(yè)的關聯(lián)不大,然而無論是機械強度要求還是液流液壓的能量傳遞還是發(fā)動機構造都與其息息相關。
2.2了解該學科重要性
機械行業(yè)發(fā)展已經(jīng)有很長時間的歷史,它對于人才的需要及培育已經(jīng)達到飽和狀態(tài),每個理工類甚至非理工科學校都會有該專業(yè)。工程熱力學及傳熱學課程擴寬了學生的視野,可以為機制方向?qū)W生提供更多的就業(yè)途徑。學生在了解該學科重要性后會更愿意花大量的時間來學好該課程。
2.3提高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一門學科保持興趣,那么一定能掌握好該學科。學生可以通過觀看熱力學的視頻、一些有趣的實驗現(xiàn)象,解密一些比較特異的生活現(xiàn)象來提高對這門學科的興趣。學生有了興趣遇到疑惑自然會去找解決它的方法,那么不僅課堂內(nèi)的知識可以掌握,連課外的知識內(nèi)容也會有所涉及,一舉兩得。
2.4積極探討
學生不應該局限于為考試而學習,教師也不應該為了考試而去講解知識,而是應該關注于課本中的概念。學生可以成立小組去探討一些自己有興趣的課題。工科中沒有完全獨立的知識概念,當探討一個問題時,往往會和別的概念有關聯(lián)。
“工程熱力學及傳熱學”只是大學教育中的一門學科,是課程教學的一個體現(xiàn)??偟膩碚f,大學教育不應該局限于知識的傳授講解,更應該培育學生的綜合能力,這樣在完成學業(yè)之后,到社會上能夠獨立解決問題,從而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通過對課題的探討、實驗,將知識概念與實際相結合。這樣才能實現(xiàn)大學的價值,培育社會發(fā)展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張國磊,楊龍澤,李曉明.提高工程熱力學課程教學質(zhì)量的方法探討[J].2008,(11)
作者簡介:
武和全(1982-),男,湖北仙桃人,長沙理工大學講師,博士,主要從事“工程熱力學及傳熱學”等課程的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