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寶
【摘要】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與交流顯得少之又少,由此導致的學生被動學習,這種情況在數(shù)學教學中尤為嚴重。鑒于這種情況的考慮,老師應該增強教學過程中的互動探究,引導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獨立思考,讓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真正產(chǎn)生興趣,學習效率自然提高。
【關鍵詞】高中數(shù)學教學 ?互動交流 ?自學能力 ?獨立思考
高中數(shù)學有著較多的內容和較廣的范圍。學生在高中數(shù)學的學習中需要對于知識點有更多的思考和想象。需要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求知的興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有了興趣,學生才能主動的投入到學習當中來。所以,要改變以往教學課堂上,老師只講,學生只聽的以老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一、增強互動,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
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重心,教學圍繞學生展開,老師則是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引導,讓學生真正在學習中獲得樂趣,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自己的積極性。學習是學生的天性,相對于枯燥無味的教學,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思考的方法更能讓學生的學習效果更加顯著。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摒棄枯燥無味的灌輸式教學,利用好數(shù)學這門學科的邏輯性,增加學習的趣味性,當需要分析一些抽象概念、定義時應該從各種角度進行引導,并讓學生發(fā)表自己對于這些概念、定義的理解。在新課教學前,老師應該對于以往相關知識進行回顧,讓學生對于即將要學習的知識有一個大體的了解,在新課教學時,老師應該根據(jù)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來進行學習任務的分配。學習任務的分配最好以學習小組的形式展開,并且由成績較好的學生與成績較差的學生的組合來進行,在學習過程中,成績較好,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對學習較差、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遇到自身無法解決的問題時進行進行幫助,遇到問題時共同進行探討。而老師則在此過程中維持好班級秩序,巡視學生學習情況,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疑難問題。在此過程中學生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與老師的主導地位,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并通過已學知識來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幫助學生培養(yǎng)團隊合作的理念,學生之間互幫互助。
二、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留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和機會并不多,而在互動探究教學中,對于學生獨立思考的要求就有所提高。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當選取一些具有探索性的問題,分配好各自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力,進行獨立思考。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對于學生的學習應該只是起引導作用,而以學生自身的獨立思考,學生之間的交流、討論為主體。對于這些探究性的問題的選擇,老師也應該考慮到學生自身的能力來靈活選取,太簡單就失去了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意義,但是太難也會讓學生感到毫無頭緒,進而讓學生對于數(shù)學的學習有了一定的影響。如學習解析幾何時的問題:①立體幾何與解析幾何的聯(lián)系與不同?②向量的各種算法?③解析幾何中平面解析幾何中的圓錐曲線和立體解析幾何中的柱面、錐面、螺旋曲面的解法的不同和相似?總之以實現(xiàn)教學目的,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目的即可。問題的選擇最好是知識點之間相互聯(lián)系較為密切,但又有些許差異,需要學生去仔細研究發(fā)現(xiàn)知識點的關聯(lián)以及不同所在。當出現(xiàn)一些較為典型的問題時,老師可以組織全班學生共同討論,讓學生各自發(fā)表自己對于這些問題的理解,而老師則是對學生起引導作用,當學生自身無法解決時,老師的講解也并不是將其中的彼此不同直接指出,而是通過一些旁敲側擊,讓學生自己探究,明白其中的不同。老師在這個過程不要局限了學生思考的范圍,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為教育目標。
三、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及課后練習的評定
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能夠讓學生之間展開彼此思路的相互了解,更快更準確的指出問題的關鍵所在,在學生理解知識點的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團隊合作的意識和能力,讓學生們不同的觀點思路能夠得到匯總,在互動交流中共同進步,不同思路的交集能夠讓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和把握更加透徹,并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改變了以往學習過程中知識傳遞的形式,由老師單向的灌輸變成學生之間以及師生之間的多向交流互動。老師學生之間的互動是對于疑難問題解決方法的交流,而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則是對于問題的看法,思路的相互交流。課后練習可以采取學生之間互相批閱,老師審查的形式。讓學生進行練習的批閱能夠有效的讓學生檢查自身對知識的理解程度,讓學生在批閱過程中能夠加深自己對知識的認識和把握。老師審查則是對于全班學生的學習情況的綜合了解。通過課后練習的評定結果,來對課堂教學效果進行評價,老師將課后練習中出現(xiàn)的集中問題提出來讓學生共同討論解決,鞏固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四、總結
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互動探究教學法能夠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而老師在互動探究性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是能夠有效的幫助學生們掌握和理解所學知識。這種教學方法與以往的教學模式相比,增強了學生自身能力的培養(yǎng),拓寬了學生的思維,是一種高效率,有成效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黨玉杰.“高中數(shù)學探究式教學”體會——“拋物線及其標準方程”教學案例[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30):43-44.
[2]李正洋.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運用互動探究教學法的體會[J].考試周刊,2013,(74):56.
[3]孫惠萍.淺談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探究教學[J].中學生數(shù)理化(學研版),201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