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婧
摘 要: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和發(fā)展,小學語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如何在教學中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成為老師共同關注的重要話題。從小學語文教學的實際出發(fā),提出了游戲法在語文教學中的實際運用,希望能夠對以后的課堂教學提供一定的啟發(fā)和建議。
關鍵詞:游戲法;小學語文;積極性;應用
一、角色扮演
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下,老師只是一味地教授學生基本知識,卻沒有關注學生的內在想法和感受,久而久之,學生容易產生厭惡感甚至是抵觸的情緒。因此,語文老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在故事情境中真正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老師在教《媽媽的愛》這篇課文時,可以讓學生上臺表演平時媽媽在家中如何關愛自己,由于是和自己平時生活貼近的,學生的注意力得到很好的集中,同時,其他學生在觀賞臺上學生的表演時也能感同身受,媽媽平時關愛自己的畫面逐漸浮現在腦海中,從而使學生對課文中作者所講述的“媽媽的愛”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二、猜謎闖關
小學語文的教學更多的是注重學生基本知識的積累和掌握,因此,老師如何在平時的教學中強化學生所掌握的知識是相當重要的。然而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老師只是簡單地教學生識字、認字和記字,這種單一循環(huán)的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的發(fā)展需要了,因此,老師務必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思想,根據教學內容來設計有趣的游戲,讓學生能夠在游戲中記住生詞,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老師在教學一些新詞時,可以將生詞變成一個個謎語,然后把謎語分布在一個迷宮圖上,讓學生上臺按照自己的路線走迷宮,如果遇到“死胡同”,那么,學生可以通過猜出相關的謎語,獲得機會繼續(xù)走下去。這種有趣的謎語闖關游戲能夠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學生在無形中也能強化和鞏固自己對生詞的掌握和記憶,從而真正地提高自己對語文的學習興趣。
三、場景創(chuàng)設
如今,多媒體技術已經廣泛地應用在教學領域中,然而老師卻沒有完全利用好多媒體技術,只是將其作為課件的展示手段,這使得多媒體技術的效用沒有發(fā)揮到最大。因此,語文老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適當播放一些相關的音頻、視頻等,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從而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了解課文,掌握知識。例如,老師在教《春天》這篇課文時,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展示一些關于春天的圖片和小短片,讓學生猶如身在其中。
總的來說,游戲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是多種多樣的,需要老師從教學實踐出發(fā),不斷地總結經驗,從而真正地提高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鄭禮立.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
[2]韓佳佳.游戲精神視野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研究[D].湖北大學,2013.
編輯 鄭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