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菲菲
摘 要:針對目前初三化學復習課中常見的教師直接告知、反復強調(diào)等低效的教學方法,提出了采用優(yōu)化教學過程、引導學生自主復習、實驗探究的方法,以提高初三化學復習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三復習 生活氣息 教學設計 自主學習
知識網(wǎng)絡
目前,初三化學復習課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教師上課激情澎湃、口若懸河;學生們興致缺缺、昏昏欲睡,復習課幾乎變成了教師的“獨角戲”。教師先將知識點狂掃一遍,然后學生完成對應的練習,將復習變成了“說課”,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學生幾乎沒有“足夠的留白”“適時的靜悟”。學生在練習中也習慣性地“見題就解、見空就填”,沒有機會構建知識網(wǎng)絡和思考自己的復習行為。
課堂應該是學生的課堂,教師的價值應體現(xiàn)在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內(nèi)在的積極性,智慧地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只有這樣的課堂,才是高效的課堂?,F(xiàn)就如何提高初三復習效率,打造智慧課堂,以“我們身邊的化學物質(zhì)”復習課為例,談一些具體做法和教學體會。
一、讓復習課有生活氣息
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利用?;瘜W一直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聯(lián)系,脫離生活的化學是“不完整”的。為了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我選擇從貼近生活的情境導入引起學生的共鳴。
片段1: 師:天氣轉(zhuǎn)涼,同學們最近刷牙牙齦出血了嗎?經(jīng)常感冒流鼻涕嗎?
學生齊答:是。
師:同學們這是抵抗力下降的體現(xiàn),需要補充維生素C,大家看看今天我給大家?guī)砹耸裁??(展示“維生素C泡騰片”)
學生七嘴八舌:我知道,我吃過……
師:拿出一位學生的透明塑料杯,倒些白開水,放下一片泡騰片。(立即產(chǎn)生大量氣泡)
學生:哇……
師:我們請一位同學品嘗一下?。ㄋ芰媳摹靶≈魅恕逼穱L)好喝嗎?現(xiàn)在是不是感覺自己強壯了很多?(大家齊聲笑)那么大家覺得泡騰片放入水中產(chǎn)生的大量氣泡會是什么氣體呢?(展示泡騰片主要成分及化學式)
學生踴躍回答:CO2,H2,N2,O2,CO,He,NH3……(學生邊說教師邊板書)
師:為什么有同學提到氨氣大家笑了?
學生:因為氨氣有刺激性氣味而且有毒!
師:同學們說的很有道理,那么還有哪些氣體也不可能?
學生紛紛回答:不可能是CO,CO也有毒;還有H2,因為H2具有可燃性,不安全;也不會是N2和He,因為反應物中沒有N元素和He元素!
師:經(jīng)過大家的分析,現(xiàn)在最有可能的是CO2和O2,接下來我們就要通過實驗來檢驗一下究竟是誰?不過要想檢驗出它們就必須知道它們有哪些性質(zhì),下面我們先來整理一下CO2和O2有哪些化學性質(zhì)。
選擇“維生素C泡騰片”引入不僅很好地串聯(lián)今天復習的主題CO2和O2,而且讓學生切身感受到化學知識就蘊含在平常生活之中,體會到化學在生活中的價值。只有當化學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時,化學對學生來說才是鮮活的,富有生命力的。
二、讓復習課有新鮮感
由于復習課上很多知識點都是學生們熟悉的,學生們在復習課上往往缺乏激情。所以在備課時,教師要打破常規(guī)的教學順序,重新設計教學過程,通過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優(yōu)化、調(diào)整,讓學生尋找到新的興奮點,從而燃起學生積極參與復習課的激情。
片段2: 師:同學們食用泡騰片時,需要用到一個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的物質(zhì),它是什么?
學生:水!
師:對。其實許多化學實驗都與水有關,下面請大家發(fā)揮一下想象力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整理一下有關水的知識并繪制成圖。(提示:可以從水的用途、哪些實驗中用過水、生活中的水等多角度思考,尤其是第二章里學習過的實驗。)
學生小組討論后展示本組構建的框架圖。最后在全班同學一起努力下完成了水的知識的網(wǎng)絡圖(圖1)。
本章的知識點十分零碎,按照傳統(tǒng)的復習模式羅列知識點,只能是舊課的重列。課堂上通過“水”整理出一條知識脈絡,把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水的組成、水的凈化、氣密性檢查、燃燒實驗等重要知識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枯燥的復習階段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并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復習過程中,這就是化學學習的多樣性。
三、讓復習課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平臺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只有學習者積極參與認知結構的構建,學習活動才會真正出現(xiàn)。學習是一種主動性極強的行為,任何人都無法替代,我們要將課堂的主動權完全放下來,避免處處包辦代理,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引導學生將知識點羅列起來,形成知識網(wǎng)絡。
片段3: 氣體的收集、檢驗、干燥等多次使用洗氣瓶(多功能瓶),洗氣瓶的使用是學習的難點,學生們經(jīng)常做,也經(jīng)常錯。我們每次都對洗氣瓶的使用進行歸納、總結,可是學生總是記不住關鍵性的問題。所以我們決定讓學生自己總結洗氣瓶的作用。圖2是一位學生的“收獲導圖”。
學生通過對思維的繪制,完成了對知識的拓展,擴大了知識面,構建了知識網(wǎng)絡,完善知識結構,提升了思維的廣度。面對一張白紙,學生的征服欲望被極大地激發(fā)出來,每一位學生都會竭盡全力地把它填滿。通過知識網(wǎng)絡圖的繪制,提高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提升了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增加了學生思維的廣度與深度,從而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化學素養(yǎng)。
四、讓復習課成為提升學生能力的舞臺
“學而時習之”“溫顧而知新”,道出了復習的重要性。為了讓學生學會對知識的歸納、整理,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備課時必須精選、整合例題,精編出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例題。通過對例題的整合,雖然暴露了學生的問題,但可以有效地加以解決,更能在學生思維的結合處拔高學生的能力。
片段4: 在復習水的系列知識的時候,學生們想到可以利用水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這時可以引導學生回顧課本上用紅磷測空氣中氧氣含量的裝置圖(圖3)。
師:打開止水夾后,發(fā)現(xiàn)進入水的體積大于集氣瓶容積,可能有哪些原因呢?
請一位學生回答并分析原因:止水夾未夾緊,燃著的紅磷伸入集氣瓶太慢。
師:好。這位同學分析得非常好,但是在實際操作中燃著的紅磷伸入集氣瓶的時候肯定會導致少許氣體受熱膨脹逸出的,我們有辦法改進嗎?
學生:可以!可以用其他方式引燃紅磷,保持裝置始終密封。
師:非常好?。ㄟ呎f邊展示圖4)那如果我把止水夾拿掉,行不行?
學生齊答:不行!
一位同學回答:這樣紅磷燃燒的過程中氣體會受熱膨脹逸出。
師:嗯!同學們說得很有道理。那如果我把裝置改進一下呢?(展示圖5)大家思考一下,水起到什么作用?
學生思考了一下,幾位同學舉手回答:液封,防止氣體受熱膨脹逸出。
師:太好了,非常棒!同學們想想,實驗過程中液面的變化情況是怎樣的?
這時候大部分同學都能回答出:先下降再上升。
現(xiàn)在中考更多的是對基礎知識靈活應用的考查,這里以課本上的裝置圖(圖3)為載體,步步追問,在誤差分析中推動裝置圖的變化,分析改進后的優(yōu)點,在不知不覺中拔高學生的能力。
三、教學反思
初三化學是一門學生剛接觸的且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所以學生學習新課時興趣普遍很高,往往復習時顯得比較枯燥,本節(jié)課以實驗探究——維生素C泡騰片加入水中嘶嘶冒泡引入課題,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改變傳統(tǒng)的復習模式“講→練→講”,而是將有價值的經(jīng)典例題以問題串的形式呈現(xiàn),逐步提高學生的思維梯度。在課堂上給學生充分的討論、思考時間,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只要我們多思考多設計一些注重知識理解、知識構建、知識應用、能力提升的活動與情境,化學單元復習課定會綻放光芒!
參考文獻
[1]托尼·巴贊.思維導圖[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2]蔣人都.如何有效構建初中化學復習課堂的幾個思考[J].中學化學,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