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霞
摘 要: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獨生子女的普遍化,家長在物質生活上竭盡全力滿足幼兒的要求,造成孩子們不知“柴米貴”,片面地追求物質需要,相互攀比的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他們不愛惜物品,對玩具喜新厭舊;玩具丟了也不著急,東西壞了更是無所謂?!?~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指出:“教師應促使兒童在與環(huán)境之間主動的相互作用中,認識個人以及生活共同體與環(huán)境的依存關系,積累與環(huán)境作用必要的體驗與經(jīng)驗?!?/p>
關鍵詞:角色游戲;大班幼兒;理財意識
陶行知先生認為:“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從生活與教育的關系上說,是生活決定教育。從效力上說,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fā)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碧招兄壬摹吧罱逃碚摗币呀?jīng)給我們指明了方向。我們的教育必須面向社會,面向生活;要走向社會,走進生活。在世界范圍內,美國等許多國家從孩子3歲左右就開始進行理財教育,而我們的孩子長期以來在理財方面處于滯后狀態(tài)。隨著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日趨早熟,以及生活教育的需要,從幼兒的心理特點和可接受程度出發(fā),我認為有必要對大班的幼兒進行理財意識的培養(yǎng),讓其盡早熟悉、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識與工具,從短期效果來看,讓幼兒知道錢是怎么來的,養(yǎng)成幼兒不亂花錢的習慣,從長遠目標是有利于孩子及早形成獨立的生活能力,使其在高度發(fā)達、快速發(fā)展的時代中,具有可靠的立身之本。
因此,我利用幼兒最感興趣的獨立自主的角色游戲對幼兒理財意識的培養(yǎng)進行了初探。通過一個學期的實施,效果較好。我的具體做法有如下幾點。
一、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市場經(jīng)濟環(huán)境”
一個良好的社會經(jīng)濟秩序需要一個科學的經(jīng)濟制度、體系。同樣,要在角色游戲中建立良好的經(jīng)濟秩序,就需要老師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邏輯嚴密又可以自由發(fā)展的市場經(jīng)濟環(huán)境。
目前階段,我國的刷卡消費還是比較普遍的。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一卡走天下”是早晚的事。陶行知先生推行教學做合一,他鼓勵學生自治,提倡讓學生有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并自負解決問題的責任,反對包辦代替,他強調喚起興趣,認為設法引起學生的興趣是很重要的,學生有了興趣,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所以,我在經(jīng)濟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中,為每位幼兒提供了一張“信用卡”,內有10個圓圈。并告訴幼兒你們現(xiàn)在大家都有一樣多的錢,等學期結束的時候,我們再來看看,你的錢是比現(xiàn)在多了還是少了。幼兒很感興趣,還和我一起制訂了一些關于錢的常規(guī):買東西要刷卡;在銀行等地方工作一次,可在卡上存入5個圓圈;服務性行業(yè),如,理發(fā)店、飲食店等沒有工資,你能賺多少就得多少;沒錢了就必須工作等。
二、注意觀察,全面了解幼兒的理財意識
角色游戲是觀察孩子的窗口,觀察分析孩子的游戲是游戲組織與領導的重要一環(huán)。只有不斷地觀察分析孩子的理財知識經(jīng)驗、能力、態(tài)度,不斷地尋找孩子在游戲中的反應和需要,才會有周密的計劃,靈活而又切合實際的指導方案,使孩子的理財意識在每天的游戲中都有所發(fā)展,真正實現(xiàn)游戲的教育作用。
觀察游戲首先要尊重孩子的認識特點,根據(jù)孩子的感知特點去分析他們在游戲中的表現(xiàn),這才是公正的。如,在一次游戲“特色小吃街”,一排應是四位小販,但只有一位站著,其余三位都不在。我上前責問:“怎么只有一位師傅,其他三位呢?”這時,三位“師傅”走了過來,一位說:“我在看別人買油條多少錢一根?!币晃徽f:“我在問理發(fā)店要不要吃大餅?”還有一位說:“我在銀行存錢,錢太多啦。”經(jīng)他們這么一說,我才發(fā)現(xiàn)其實他們都是在根據(jù)自己的角色合理地發(fā)展情節(jié),他們想得多好!一個有了同行之間的競爭意識,“知己知彼,方能百戰(zhàn)百勝”;一個在走出去推銷自己的產品;另一個知道錢多了存在銀行。而我不經(jīng)觀察就責問他們,對他們是多么不公平?。∷?,在以后的游戲中我常提醒自己要有耐心,要善于分析。在一次角色游戲中,我發(fā)現(xiàn)李騏名(化名)小朋友總是朝銀行去,我就留意起他來:發(fā)現(xiàn)他有了5元錢,先存入銀行,過一會兒又去拿出來,5元錢加1元錢利息變成6元錢,他拿掉1元,又把5元存回去,再拿出6元錢,五次后,他就多了5元錢,最后他拿著5元錢去買了酸奶,買了薯條,還照了相,而他的存折仍然是以前的數(shù),一分不少。
從上述的觀察中,我看到這位小朋友的數(shù)字概念能力很強,而且非常有經(jīng)濟意識,他利用利息這一衍生物為自己贏得了消費的錢。在觀察中也看到我在制訂規(guī)則中的不足:高額的利息可以讓幼兒有機可乘,從而不勞而獲。通過分析和研究,我們在下面的游戲中取消了利息,為幼兒引向正確的金錢意識——“勞動才有錢”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提供材料,為幼兒創(chuàng)造“勞動條件”
玩具和游戲材料是游戲的物質支柱,幼兒往往是在玩具物品或材料的啟發(fā)下產生聯(lián)想引起游戲的愿望。豐富的玩具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游戲的內容。大班幼兒是充分想象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玩具,并運用玩具開展活動的。因此,我除了給他們準備了各個主題活動應具備的現(xiàn)成玩具外,還為幼兒準備了一只“百寶箱”:里面有各種廢舊材料,如,碎布、可樂罐、積木、紙、筆、剪刀、橡皮泥等,讓孩子根據(jù)游戲的需要隨時制作玩具,更豐富地展現(xiàn)社會的一角。
剛開始時,小朋友不知道怎么去用它們,我就帶頭做起,根據(jù)游戲的需要尋找替代品,如,娃娃家的電視機、理發(fā)店的燙發(fā)機等。幾次之后,幼兒熟悉了,有的孩子錢用完了,可游戲時間還很多,怎么辦呢?沒關系,他從“百寶箱”中拿出幾只可樂罐,就地開了保齡球館,生意著實紅火了一陣;娃娃爸爸要買剃須刀,可商店里沒有,有辦法!商店人員在長方形積木上畫個圓圈,剃須刀就完成了!有了“百寶箱”,孩子的思維更活躍了,樂趣更大了。他們可以因地制宜地為自己創(chuàng)造工作,勞動的條件解決購物中的問題。在一個小小的“市場經(jīng)濟環(huán)境”中學會了生存的技能。
四、重視間接指導,提高幼兒對“經(jīng)濟世界”的認識
教師以角色身份參與活動,是指導游戲的最好方法,這種方法也容易為他們所接受。在一次游戲中,我發(fā)現(xiàn)在“特色小吃街”,有的幼兒賣的是自己獨創(chuàng)的娃娃餅、小熊雪糕,價格公道,而且還可以根據(jù)顧客的需要定做,大家都排著隊在買;有的孩子看見他的生意這么好,心里著急了,就抬高價錢賣油條:3元一根,想多賺一點,可就是沒人來買??吹竭@樣的情況,我就裝作顧客,到他攤位上看了一下說:“這里油條價錢太貴了,那邊油條才1元一根,咦,那里還有我從來沒吃過的東西,我到那邊去看看!”孩子當時愣了一下,當我走后,他去看了看旁邊的小朋友,自己琢磨開了,最后他到“百寶箱”里拿了一塊花型積木,把花印在橡皮泥上,賣起“花餅”,生意一下子好了。通過這件事,我想他雖然不能說出“牟取暴利,產品陳舊的生產終會被市場所淘汰”這樣的市場規(guī)律。但是,他卻在游戲中著實感受了這一點:價格公道,出奇出新的東西大家才會買。
因此,在角色游戲結束時,我總要讓大家一起充分談話,讓今天想出辦法解決問題的孩子來說說今天你碰到了什么問題,是怎么解決的,讓大家有個借鑒作用。如“有一個小朋友他沒錢了,就在旁邊討飯,這樣做好嗎?”孩子們有的認為未嘗不可;有的認為不對,就是說不出理由,我就進一步引導:“那么其他人沒錢了,怎么辦呢?”孩子們一下被激發(fā)了,他們都說:“沒錢了,就要工作。只要你勞動了?!?/p>
五、在“經(jīng)濟社會”中培養(yǎng)幼兒的“愛心”
通過孩子們的游戲,他們成熟多了,知道我們成人世界的錢是怎樣流通的,也感受了勞動的辛苦和樂趣,嘗到了勞動創(chuàng)造財富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因此,他們變得懂事多了,不再總是嚷著要家人買玩具了,玩具壞了自己修補一下再玩,衣服舊點沒關系,只要干凈就好。一位以前苦于不能滿足孩子的購買愿望卻不知怎樣教育的家長高興地來反映:他們想乘出租汽車到蘇州玩,孩子卻說,乘出租車要很多錢,我們乘公共汽車也可以到蘇州,這樣可以省許多錢?!昂⒆蝇F(xiàn)在會算錢了?!奔议L實地說。
“如果你有了錢,準備怎么花?”這個話題人們從古到今一直都在思考,可到孩子們嘴里就那么的簡單和純潔:“我要買玩具和書。”“我要給世界上窮苦的孩子,讓他們快樂起來!”“我要存起來,讓它變得更多?!薄拔乙屔酱宓暮⒆右捕寄苌蠈W”……這一年的學校義賣活動,我們班捐了很多的書和玩具。
貫徹《指南》精神,轉變了教育理念。教師對于“游戲是兒童的權利”增加了思想認同感。通過課題研究,進一步向社會、家長宣傳現(xiàn)代育兒理念,全面貫徹《指南》精神。
陶行知先生推崇社會即學校這一觀點,我們班上開展的醫(yī)院、燒烤店、理發(fā)店、銀行、娃娃家等角色區(qū)也是社會的一個縮影。孩子們通過在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想,融入班級中的角色區(qū)中,也使我們的理財意識培養(yǎng)更好、更順利地開展。教學做合一使我們通過游戲把理財意識逐步貫徹融入幼兒的生活中,同時幼兒也在生活中表現(xiàn)出對理財?shù)睦斫馀c熟練。一個學期很快結束了,每個孩子的“信用卡”上多出來很多個“圓圈”,我感慨萬分,把“信用卡”送給每個孩子,希望這筆“財富”能伴著他們一生。
參考文獻:
[1]陸霞.讓幼兒在活動中養(yǎng)成愛心意識[J].吉林教育,2010(02).
[2]徐奕.游戲在幼兒成長過程中的作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01).
[3]李靜.自我保護:幼兒安全的可靠保障[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1(05).
[4]謝付榮.如何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J].教育導刊:幼兒教育,2008(11).
?誗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