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波林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也在不斷地發(fā)展進步,由此推動了信息技術對社會發(fā)展中的各種行業(yè)的促進作用,在教學領域也同樣不例外,在教學中有效促進了教學效率的提高以及教學質量的提升。所以,在高中化學教學改革的進行過程中,積極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教學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高中化學的教學質量。主要講述了如何科學合理地在高中化學的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
關鍵詞:高中化學 信息技術教學 學習興趣
在我國進行教學改革的過程中,要求不斷革新教學方式,對高中化學的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高中化學的教學中,靈活的運用信息技術,是促進高中化學教學質量提高的有效方法。信息技術主要是指利用生產(chǎn)力發(fā)展的成果來為教育教學服務,幫助進行更好的課堂教學。例如:運用信息技術可以把動畫、聲音、影像等有機結合,在高中化學中運用這些技術,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化學反應的過程,促進學生對化學原理的掌握。
1在進行化學教學的過程中合理地運用信息技術
在當前社會的發(fā)展中,信息技術已經(jīng)被運用到各個行業(yè)中,對社會的發(fā)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但是在當前高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只有科學合理地運用信息技術,才能夠有效促進化學教學質量的提升。這就要求在進行化學的教學過程中,要深刻考慮到教學的可操作性以及可行性,最終決定是否運用信息技術,而不是不切實際的盲目套用。
1.1在教學中合理地運用信息技術
在高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化學知識都能夠在日常的生活實際中找到,就像學習到酸堿的反應時,教師就能夠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找到相關材料進行親身的試驗,這樣不僅促進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還能讓學生加深對實驗原理的掌握。但是,還有很多的教學情況是不能輕易的在生活中找到相關的試驗材料的,例如,在講解分子和原子的關系這一內(nèi)容時,現(xiàn)實的實驗設備很難達到教學需求,這個時候,學生就不能夠親身做實驗來促進學習效率的提高。并且,如果組織學生進行實踐基地的學習,不僅費時費力,還有找不到實踐基地的問題。所以這個時候,利用信息技術就是最好的解決辦法,通過信息技術,學生可以利用視頻、圖像等資料對實驗流程進行大致的了解,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
1.2運用信息技術展示化學中的微觀反應
高中時候的化學教學,主要是關于原子、分子、同分異構等這些微觀粒子的知識理論,這些理論知識的概念都是比較模糊,在教學中并沒有具體的形象讓學生進行參考理解,這就造成教師的講解不能很好地傳達,所以運用信息技術中的動態(tài)視頻可以為學生直觀生動的展示化學反應的過程,如在進行分子分裂過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視覺感受到原子、分子的具體形態(tài),通過這樣直觀的表達出化學現(xiàn)象,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1.3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課堂內(nèi)容的拓展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學生學習化學主要都是通過書本或者報刊來進行課堂理論知識的補充學習,而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之后,教師就可以在教學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巨大資源,通過龐大的網(wǎng)絡信息資源幫助學生開拓視野,學習更多的知識。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復習鞏固學習的化學理論知識,還能夠促進學生查找書面資料的效率,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2創(chuàng)造能夠有效發(fā)揮信息技術作用的教學方式
在高中化學的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但是,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工作,而不能單一的追求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雖然在教學中有缺點,但是也有它獨到的作用,所以化學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信息技術和教學方式的有機結合,從多方面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
2.1信息技術不能代替?zhèn)鹘y(tǒng)的教師板書
在高中化學的教學中,運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還能夠有效節(jié)省很多繁瑣環(huán)節(jié)花費的時間,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但是,信息技術依然不能完全地代替教師板書的作用。在教師進行課堂只是板書的時候,學生能夠根據(jù)教師所做的板書,明白教師的思考思路,幫助學生對理論知識進行合理的總結以及梳理,同時,在教師進行板書的時候,學生可以順著教師的思路進行再次的思考,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此外,教師進行板書可以具有很大的變動性,這是板書相比較信息技術所獨有的優(yōu)勢,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來改變板書的具體內(nèi)容,并且還可以根據(jù)重點內(nèi)容以及學生學習的難點來進行針對性的板書,幫助學生加深對難點知識的掌握程度,并且還可以通過讓學生補充板書的方式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促進學生學習的效果,這些都是信息技術所不具備的獨特優(yōu)勢。
2.2信息技術的展示并不能代替真正的實驗
高中化學的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它是一門以實驗為前提基礎的學科,在化學的實驗中,要求較高的實驗操作能力,幫助學生在試驗中獲得對理論知識更深刻的理解,促進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所以在高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單一的運用信息技術是不夠的,就算學生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獲得了很好的理論知識,沒有親身感受,依然不能獲得真正的知識技能。只有通過真正的化學實驗,讓每個學生都可以親自動手,在自己的親身實踐中獲得實驗的結果,才能真正促進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而信息技術,雖然讓學生通過視頻等看到了化學的反應過程,但是由于沒有學生親身參與實驗的切實感受,對于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力都沒有實質性的作用。這就要求,教師在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化學教學的時候,要依然重視學生實踐的重要性,讓學生在實驗中獲得知識素養(yǎng)的提升。
3促進學生信息技術式的學習方法的養(yǎng)成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信息技術已經(jīng)在普通人的領域中得到普及,每個人都可以通過網(wǎng)絡獲得大量的信息資源,所以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課余的時間,運用網(wǎng)絡學習化學知識,查找化學學習資料等。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化學的學習,還能有效節(jié)省學生查找書面資料的時間,獲得更多的學習實踐,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4總結
在高中化學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做到把教學方式和信息技術進行有機結合,從而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進而提高高中化學的教學質量。但是,教師需要根據(jù)化學教學的實際情況,合理科學地運用信息技術,做到既重視信息技術對化學教學的重要意義,又不忽視掉傳統(tǒng)有效的教學方式的運用,這樣,在進行教學方式的科學改革下進行信息技術的輔導教學,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李素英.如何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高中化學課堂教學[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279.
[2]劉教造.運用信息技術提升高中化學教學[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84):88.
[3]龔明勇.淺談多媒體輔助教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J].軟件(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2015,(9):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