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艷琴
【摘要】在新課改的浪潮下,如何使數學課堂活起來,成為數學界的熱門話題,本文通過結合現(xiàn)實生活、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營造快樂課堂三方面對此作一簡單的探討.
【關鍵詞】數學課堂教學;活力;現(xiàn)實生活;快樂課堂
數學學科由于其抽象性與理論性,學起來比較枯燥難懂,傳統(tǒng)數學教學通常以例題、示范、講解為主要方式,學生常常感到數學課堂沉悶、沒有活力.在新課改的浪潮下,如何讓數學課堂活起來,讓學生愛上數學課堂,已成為所有數學教師都需要探索的問題,接下來筆者就此略作探討.
一、結合現(xiàn)實生活,讓數學教學內容“活”起來
數學知識源于生活,是生活的抽象概括與總結.因此,數學學科由于其抽象性與理論性,對于學生來說往往比較枯燥,不易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如果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與具體的生活實踐結合起來,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數學課程標準》也指出“應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讓學生親歷數學的過程”,要求“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和感興趣的事情出發(fā)”.
1.把生活實例融入數學教學.在教學中,老師可以尋找日常生活中的數學例子,然后將數學問題提煉出來,在課堂上設置生活情境,這樣學生不僅可以感受到數學中鮮活的生活氣息,而且可以讓學生學會以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以數學的思維思考問題,增強學生生活中的數學意識.例如:在學習概率問題時,我創(chuàng)設了這樣一個故事情景:請兩名學生上臺,一個扮演街頭擺設騙局的甲,另一個扮演過客乙,其余同學做看客.甲為了招攬生意,向圍觀群眾做宣傳:“三枚硬幣,同時擲下,如果同時正面朝下或朝上,你可獲得10元,否則你給我5元,來試試,看看你的運氣如何.”結果一連投了五次,乙贏了一次,輸了四次,有趣的情景使同學們展開熱烈的討論,然后埋頭計算,很快從概率的角度認定這個游戲不公平,是騙人的把戲,也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數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2.把數學問題回歸于現(xiàn)實生活.在學完新的數學知識后,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去,讓學生真正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xiàn)實問題,培養(yǎng)學生運用數學自主思考的能力,使學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到處有數學,數學與“生活”同在.如:教學“最小公倍數”時,可讓學生報數,并請所報數是2的倍數和3的倍數的同學分別站起來.問: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生:我發(fā)現(xiàn)有同學兩次都站起來了.教師請兩次都站起來的同學,說出他們自己報的數:6、12、18……發(fā)現(xiàn)它們既是2的倍數,又是3的倍數.師:像這樣的數還有18、24、30……由此引出課題:公倍數.繼續(xù)分析就知道2和3的公倍數很多,但沒有最大公倍數,最小的是6.師: 2和3的公倍數中6最小,我們稱它是2和3的最小公倍數.(接上面板書前填寫“最小”)今天,我們就學習有關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知識.這里,老師從學生最熟悉的報數游戲入手,把生活經驗融入教學中,教師再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在寬松、民主、自由的氣氛中,學生把抽象的公倍數、最小公倍數的概念一下形象化了,不僅使學生理解知識,還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二、學生做學習的主人,讓學生“活”起來
鼓勵學生動起來,真正地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角,使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合作,樂于探究,勤于動手,課堂就能活,課堂的有效性就高,才能培養(yǎng)出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學生.教學實踐證明,學生自主學習的愿望是強烈的,要求教師樹立強烈的學生意識,把學習的權利和探索的時空留給學生,讓他們能就所學的內容大膽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互相取長補短,集思廣益.只有營造和諧、自主、有創(chuàng)意的課堂氛圍,摒棄那種教師高壓式、灌輸式、一問一答式等單調乏味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課堂上自由大膽地表現(xiàn)出好奇心、挑戰(zhàn)心、想象力、動手能力等,才會使學生的思想無拘無束,創(chuàng)新靈感凸顯.另外,讓學生自己選擇學習的方式,設計活動方案,安排學習程序,通過觀察、操作、猜測、思考、討論、驗證等多種活動,在研學中獲取知識,同時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刻苦鉆研精神.比如:在探究多邊形內角和定理時,教師由提問變?yōu)樽寣W生自己去研究、發(fā)現(xiàn),通過動手操作,從多邊形的一個頂點出發(fā)可以將多邊形分成(n-2)個三角形;再根據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得出多邊形的內角和定理,多邊形的內角和等于(n-2)·180°.通過操作——探究——思索——猜想——證明,讓學生從直覺和理論上得出結論,既養(yǎng)成了動手動腦的習慣,又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獨立探究問題的能力.
三、營造快樂課堂,讓課堂“活”起來
1.善于使用有親和力的肢體語言,讓課堂充滿活力.教學過程是老師與學生雙向的互動過程,老師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不可小覷.老師的情緒與心態(tài),往往能很大地影響到學生.老師的一個點頭,一句肯定,往往能極大地鼓勵到學生,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老師和藹親切的態(tài)度,可以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老師的一些恰當的手勢,也可以使得課堂不再那么死板,給課堂增添色彩與生機.
2.幽默的語言和形象的比喻,讓課堂充滿樂趣.幽默是生活的調味劑.同樣的,在數學課堂中也不能少了幽默,中職數學學習相比初中數學又提高了一個層次,更加復雜難學,學習節(jié)奏也較快,因此學生往往出現(xiàn)畏難情緒,學生學習壓力陡增,課堂氣氛也因此變得壓抑和緊張.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適當運用幽默,調節(jié)課堂氣氛,化解學生課堂中的緊張感,讓學生以一個輕松愉快的心態(tài)進行學習,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而且能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數學學習是一場充滿樂趣與挑戰(zhàn)的旅程,只有數學課堂充滿樂趣與活力,學生才愿意踏上數學學習的旅程,去探索數學的奧秘.如何讓數學課堂活起來,這是每一位老師需要不斷探索與完善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