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帆
【摘要】目前教育理念的改變促使我國教育課程發(fā)生改變。其中利用分層教學法應用進教學中就是改革中的一個亮點。利用分層教學法,充分展現(xiàn)出教學中對個體差異的尊重,開展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結合學生實際更好的鍛煉學生體能。本文在剖析分層教學法概念的基礎上提出幾點將分層教學法應用于高中體育教學的建議,旨在為高中體育教育工作提供一個好的理論參考。
【關鍵詞】分層教學法 ?高中體育教學 ?運用
引言
從目前我國的基礎教育改革情況而言,體育課程的改革也正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對于我國教育部對體育教學設計的要求,需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真正站在教學的角度進行改革。為此,將分層教學法應用其中成為了有效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分層教學法概述
分層教學法的重點在于“分層”,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到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實現(xiàn)教學設計的差別對待。這個過程中教師作為主導,學生作為主體,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能力實現(xiàn)不同的學習指導,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得到良好發(fā)展。教師在分層的過程中,需要遵循個體差異原則、因材施教原則、發(fā)展性原則、適當性原則有效開展教學[1]。針對體育教師將分層教學法應用進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注意首先滿足學生體育知識與技能的需求,再在此基礎上充分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有效提高學生的體育素質。
高中體育教學中運用分層教學法的具體措施
2.1采取大眾化基礎訓練方式
體育教學不僅需要將訓練的重點從體育特長生上實現(xiàn)轉移,實際行動就是增強對所有學生的體育鍛煉與培養(yǎng)。首先,讓所有學生樹立一個終身體育的意識[2]。在進行體育教育之前首先需要幫助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態(tài)度,使其擴散至生活中、學習中都養(yǎng)成一個健康積極的生活方式。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將所有學生視為教學的主體,充分發(fā)揮出學生主體性作用,讓學生對體育充滿興趣,改變學生對體育的認識。在此基礎上體育教師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體育訓練。
例如,某體育教師針對所教育的班級進行三級跳遠的教學過程中,首先將三級跳遠的技術動作講述給學生聽,同時一邊進行示范講解。告知學生三級跳遠的訓練目的與其他所有的體育項目一樣,都能夠增強體質、發(fā)展力量,提高協(xié)調性,鍛煉自身的意志。在保證所有學生對三級跳有一個基本的認識的基礎上,要求學生進行跳躍練習和4-6步行進間跳躍。在了解到學生全部掌握了三級跳遠的基本技術的基礎上示范跳過實心球,然后讓學生進行練習,要求全班同學根據學號順序依次進行訓練,循環(huán)3次。同時該教師設置了各種跳躍練習的場地,告知學生可以自由分組與自由選擇運動項目,保證每個學生都獲得鍛煉。
2.2加強因人而異觀念的滲透
這點需要體育教師投入較多的精力與實踐。教師需要根據班級中每一個學生目前的體育狀態(tài)與身體素質,針對性的制定體育教學任務與目標[2]。另外體育教師還需要根據男生、女生身體素質的不同選擇不同的體育項目。
例如,某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分層教學法的方式,并將班級40名學生劃分為兩個小組,對照組采用普通體育訓練的方式,實驗組采用針對性訓練的方式。通過2個星期對實驗組20名學生的身體素質、體育能力等各個方面的深入了解,制作了檔案。在日常的體育訓練過程中采用不同的體育訓練項目。例如實驗組中其中6名男生的身體素質比較接近,擅長短跑,因此該教師在教學中重點加強該6名學生的短跑技巧等方面體育知識的灌輸。又例如實驗組20名學生中男生10名,女生10名,在進行200m跑訓練時,男生的達標時間26s,女生達標時間32s。最后通過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實驗組學生的身體素質的增長明顯要強于對照組。
2.3采用循序漸進加強體育訓練
教師需要根據高考體育內容加強對學生平時的體育訓練[3]。為了幫助學生都能夠在高考體育中獲得良好成績,平時的體育訓練必不可少。針對部分學生某項項目較弱的現(xiàn)象,體育教師需要制定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訓練計劃,逐步提高學生在該項目的達標水平。體育教師還可以不定期的組織一些學生比較喜歡的體育活動,實現(xiàn)學生的積極參與。
例如,某體育教師針對班級中20名女生在跑步、跳遠方面能力較弱,每次體育課程都要求20名學生進行400m跑步訓練,30次跳遠訓練,在學生訓練過程中該教師向學生闡述跑步技巧,跳遠技巧。另外,該教師還會定期舉行排球活動、籃球活動適應男生、女生的不同需求,利用排球活動培養(yǎng)女生的團隊精神,讓女生掌握排球技術,了解基本的競賽規(guī)則以及如何欣賞排球比賽,利用籃球訓練男生更好的實現(xiàn)大腦與身體的結合,該體育教師闡述反彈傳接球的方法,讓男生在嘗試中與雙手胸前傳接球兩種方式的對比分析,讓學生自己得出反彈傳接球的要求,后面再以籃球比賽的方式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排球比賽讓女生了解了基本的排球姿勢與移動方式,告知學生需要兩腳稍分,前后開立比肩寬,腳尖稍內扣朝前。移動動作要快。在正確判斷來球位置的基礎上使得身體快速移動。這種訓練模式之下學生的體育素質得到了普遍提高。
結語
綜上所述,關于將分層教學法應用進高中體育教學中,首先需要讓學生建立一個正確、積極的終身體育意識,在這種意識的推動下教師才能夠更好的進行下一步的體育訓練。教師在訓練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到不同層的學生體育素質存在較大差別,同時將體育素質水平相似的歸為一層,更有針對性的進行訓練,在這種訓練方式下學生的身體素質都能夠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柯愛紅.新課標背景下初中田徑教學中的問題與完善措施[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5,17(05):203.
[2]陳新權.如何在初中體育教育中滲透德育教育[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4,23(06):146.
[3]張紅新.中學生沖搶前場籃板球的意識培養(yǎng)與教學訓練研究[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5,13(01):233.
[4]傅文偉.落實“身”“心”雙贏的農村體育教學模式的探討[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2,19(1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