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策勉
【摘要】德育教育在素質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整體的教學過程中都應該進行融合,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是主要學科之一,根據(jù)初中英語的大綱要求,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英語教學中德育教育的融入比其他學科更加關鍵,英語教學不僅是英語知識的傳播,更是一種不同信息的載體,德育教育在其中能夠發(fā)揮重要作用。
【關鍵詞】德育教育 初中 英語教學
在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過程中,英語學科的教學融入德育教育有著特別意義上的效果,從語言方面來說,英語學科的學習具有一定的文學性以及思想性,是將來學生使用的一種語言工具,不僅要對其中的語言應用規(guī)范進行學習,還需要了解英語國家的相關信息,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不應該忽視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促進學生英語學習中的思想方面的教育。
一、創(chuàng)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德育教育打下基礎
新時代的英語教師應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它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學生的情感和意志,影響學生的認知活動,教師在課堂上要以親切、友好、大方的教態(tài)及風趣的語言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心理狀態(tài)[1]。在課堂以外的時間也應該根據(jù)具體的學生學習狀態(tài)找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心態(tài)以及遇到的英語學習方面的問題,了解學生對教學的意見和看法,包括學生自身的興趣愛好以及情緒上的各種變化,做到對學生愛護以及尊重,在教學中時刻以學生為主體,然后針對學生不同的需求以及學習能力進行英語教學結構的調(diào)整,也改變教師一直以來的樹立的形象,使其變得更加親切、親近,教師能夠成為學生可以輕松進行溝通的對象,有利于師生之間融洽的情感的建立,學生也會在學習中更加的充滿興趣和動力,師生雙方的良好品質能夠得到共同的提升。教師用怎樣的態(tài)度去對待學生,同樣也會得到怎樣的回報,比如在It is +adj. + for sb.+ to do .這一英語句型的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自主造句,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性,發(fā)散學生的學習思維,但是其中有的學生也會存在不愿意積極發(fā)言的情況,如果聽之任之,長時間不被注意英語學習就會之間跟不上教學流程,所以教師必須對這些學生進行耐心的鼓勵和引導,新出學生的消極心態(tài),這種以德示范就是德育教育的內(nèi)在要求。
二、利用英語教材與德育教育進行融合
教材是教師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主要依據(jù),教師在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教育不僅要緊密聯(lián)系教材,更要把它融入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積極、健康的思想情感因素[2]。在日常的英語教學中應該潛移默化的進行德育方面教育的滲透和融合,促進學生在學習中養(yǎng)成積極向上、樂于奉獻的精神,在將來的成長中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將愛國主義進行不斷的傳播和傳承。在初中英語教材之中有關思想教育的內(nèi)容還是非常豐富的,在開始階段的學習中有團結友愛、助人為樂、主動學習等方面的思想道德素材,還有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有關具有時代生活內(nèi)涵的環(huán)境保護、人口教育等世界人們共同關注的問題,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jù)教學實際對這些資源進行充分合理的應用。在課堂上發(fā)揮教師的引導的作用,在進行德育融合的時候教師需要先對教材有一個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帶領學生去發(fā)現(xiàn)教材中蘊含的德育教育成分,使其成為一種積極的背景資源。比如在英語日常交際用語的學習中,就可以對學生進行禮儀教育,hello、good morning、good evning等都是可以在日常生活打招呼或者問候時使用的語言,當做出打擾別人的事情時可以使用excuse me、sorry等詞語。這樣可以逐漸的改變學生過去的不禮貌行為,起到陶冶情操的效果。
三、利用豐富多樣的課外英語活動進行德育教育
英語教學中德育教育不能僅僅停留在課堂所創(chuàng)設的學習活動之中,而要將課堂上的德育內(nèi)容擴展到學生的其它生活空間,讓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的情境中進入德育探索,使教育具有針對性[3]。這時的學生的情感體會可以達到一個比較良好的程度,豐富的課外活動是英語教學融入德育教育的一個有效途徑,課外活動增加了學生實踐的機會,還能夠創(chuàng)造使用英語交流的語言環(huán)境,營造一個有助于教學進步的積極學習氛圍,特別是在豐富學生精神生活的方面有著明顯的幫助作用。因此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組織相應的課外活動,比如舉辦英語周活動,每一次都設立特定的主題,學生在這一段時間可以集中的進行英語方面的交流,達到開闊視野、增長知識等的作用,也是學生展現(xiàn)才能的一個好機會,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發(fā)展其綜合學習水平。還可以舉辦相關的英語社會實踐活動,在社區(qū)進行多樣的英語才藝表演,提高英語學習的趣味性,對于學生的良好學習風貌也是一種全面的呈現(xiàn)。在班級中成立各自的播音、繪畫、閱讀等興趣小組也是德育教育與英語教學相融合的有效手段。
四、發(fā)揮教師的榜樣作用,加強德育教育進一步的融合
榜樣的力量是強大的,教師本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起著無言的教育和影響作用,對學生的良好人格、思想的塑造,有不可估量的樣板作用[4]。在教育引導者的意義上來說,教師的日常教學行為都在學生的注目之下,是一本活的德育教材,教師的道德素養(yǎng)的水平往往影響著學生道德素養(yǎng)的提升,所以在教育中英語教師應該不斷的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質,以高尚的道德去影響自己的學生,比如在上課要求學生回答問題時使用“please”等用語,學生遲到的時候要求其使用“M ay I come in ?”的禮貌用語,英語老師做出的良好表率作用會逐漸的滲透到學生的思想行為之中,優(yōu)秀的英語教師往往會得到更多學生的喜愛,進而學生也會喜歡這樣的教師所教授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嚴格要求學生完成學業(yè),也要關心學生,重視思想工作的開展,建立一種良師益友的和諧關系。
結束語:
在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重教材知識的教授,還應該制定德育教育與英語教學相融合入的課堂策略,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使學生能夠受到思想文化方面的熏陶,增強學生對英語相關的科學文化知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感受其中蘊含的豐富的內(nèi)容,在這一基礎上學習的英語更加實用,達到提升學生到的素質的效果,教學質量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
【參考文獻】
[1]丁紅梅.初中英語教學德育滲透初探[J].江西化工,2012,03:119-120.
[2]劉彩玲.淺論英語教學過程中的德育滲透[J].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1:122-124.
[3]楊陽.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法制與社會,2008,01:246.
[4]魯子問,張榮干.小學與初中英語銜接教學實驗研究報告[J].英語教師,2015,04:3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