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錦玉
摘 要:信息技術正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在生活中的各個領域,信息技術成為各學校的重要課程。學校應該不斷提高信息技術的課堂效率,培養(yǎng)掌握一定信息技術的學生。在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時,應該注意小學生的學習特點,不能脫離學生實際學習能力,還要為學生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教師應該加強內容的講解,幫助學生理解。接下來本文將就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和鍛煉學生動手能力這兩方面進行探究。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效率;教學手段;興趣培養(yǎng)
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是新形勢下小學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小學開設信息技術課程是為了讓學生更多地接觸新技術,了解新的技術,學習內容也主要圍繞計算機的應用。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學生的學習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教學手段,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特點,應用有效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之內,學習和掌握更多內容,并且可以應用課堂上所學內容,這就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體現(xiàn)。[1]
1.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1)在游戲中學習。寓教于樂是一種在小學生教學中非常有效的教學手段,通過為學生設計合理的與學習內容相關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在游戲的愉快氛圍中掌握教學內容。在游戲的環(huán)境中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在愉快的游戲學習中更能全身心地投入,可以有效提高學習效率。[2]例如,在學習認識計算機這一課時,老師只是單一地講述計算機的組成、各部分軟件硬件的功能,會讓學生覺得比較乏味,沒有趣味性。學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在講解過之后,就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鼠標、鍵盤等計算機組成部分,然后以根據(jù)自己扮演的角色,說出自己的功能。這樣學生可以加深印象,又解決了內容枯燥的問題。
(2)合作學習模式。學生學習是以班級為單位的,每天生活在班集體中。學會與他人交流和溝通很重要。學生之間不僅有成績上的競爭,更可以通過合作,學習他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所以在教學中,老師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造與他人合作的機會。通過合作,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并且有些困難的問題,以學生單一的力量不能很好地解決,通過通力合作,集合眾人的力量,便可以將困難分化,從而輕松地解決。例如,在學習編輯演示文稿和幻燈片的制作時,這部分內容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難度,尤其是對于小學生來講,他們對于這方面接觸得比較少,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以學生的實際能力為基礎,為學生詳細講解。在布置作業(yè)的時候,將學生分為四到五個人一組,每個學生負責不同的分工,這樣有利于教學的開展,而且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會有更多更好的創(chuàng)意產(chǎn)生,也會使作業(yè)完成的質量更高。
(3)學習成果展示。小學階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老師的認可和鼓勵是密切相關的,老師的鼓勵和表揚,可以增加學生的自信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更多地留意學生的變化,對于學生的進步及時給予肯定。所以每學過一階段內容后,教師就應該布置任務讓學生自主完成,對教學成果進行檢驗。但是教師在布置教學任務的時候應該注意結合學生實際,不能布置過難的內容。例如,在學習過初識畫圖、畫圓、自己填充顏色之后,可以讓學生任意發(fā)揮想象,畫出自己喜歡的圖形,填充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從而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
2.鍛煉學生動手能力
(1)重視實踐操作。小學信息技術課是一門操作性較強的課程,學生不能單一地學習理論知識,要及時將理論應用到實際中去。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通過實踐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能將其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當中,也能很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對于這門課的發(fā)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例如,在學過Word的文字之后,可以結合之前學過的繪制圖形和插入圖片等內容,給學生布置一個制作個性課程表的主題內容。讓學生根據(jù)自己掌握的技能制作一個屬于自己的課程表。這個過程也是對學過知識的復習,一舉兩得。
(2)開展技能競賽。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也是一門技能型的課程,注重學生技能的培養(yǎng)。所以教師應該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為增長學生技能設計教學內容。開展技能競賽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式。技能競賽有很多優(yōu)勢,教師對學生進行分組,布置競賽題目,給學生一定的時間準備。既然是競賽,所設計的題目就應該進行多方面考慮,能讓學生充分運用所學知識,而且難易要適中。競賽過程中,學生們不但鍛煉了動手能力,而且通過與他人的合作,增進了學生之間的溝通,培養(yǎng)了同學之間的友誼。例如,在信息技術課接近尾聲的時候,可以讓學生應用所學的幻燈片制作和聲音的編輯等內容為自己的學?;蛘甙嗉壷谱饕粋€PPT。每個小組設置組長,學生自行分工,最后由老師和學生進行評比。選出優(yōu)秀的作品,通過這種形式鼓勵學生學習。
本文通過對“運用創(chuàng)新手段,提高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效率”途徑的探討,指出要提高課堂效率,首先就要讓學生有學習的興趣,并且讓學生具備相應的能力。教師應加強學生的交流,在課堂上應用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提高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夏茂軍.關于提高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與實踐[J].內蒙古教育,2013(04).
[2]劉 曄.興趣叩響信息技術大門——淺談小學信息技術課堂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J].教育教學論壇,2010(29).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步鳳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