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英
摘 要:新形勢的教育要求教師必須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優(yōu)化高效的教學模式,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打造和諧高效的課堂。因此,以快樂教育為主的教育模式為樂教樂學,達到教與學相得益彰,實現(xiàn)快樂高效學習,促進教學效果提供了新的動力。
關鍵詞:快樂教育;高效課堂;樂教樂學
著名教育理論專家葉瀾教授說:“課堂教學蘊含著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師生的生命活力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有效發(fā)揮,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養(yǎng)和教師的成長,課堂才有真正的生活。”所以,快樂教育是師生雙方共同煥發(fā)出生命活力的場所??鞓方逃梢允菇處熍c學生在融洽的關系中,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采取靈活多樣的教育方法,使學生提高認識問題的能力,增強自身素質(zhì),個性得到發(fā)展,從而使教與學相得益彰。
一、教師要整理教育中的隱形資源,將每一次教學都設計成“學習樂園”
教師要根據(jù)每節(jié)課的課標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地安排快樂教學。教師要創(chuàng)設各種各樣的教學活動和教學情境,通過直觀圖片或視頻展示、游戲、競賽等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新潛能,讓學生興趣盎然地參與學習活動,在活動中建立自信,在活動中激發(fā)樂學的興趣,在活動中形成自覺學習的意識,自己動腦、動心、動手。學生只有在教師精心設計的歡樂氣氛中自主地學習,才能感到輕松、活躍、精力充沛,才能興趣倍增、情感迸發(fā)、主動參與,從而在愉快中學習,在快樂中創(chuàng)造,實現(xiàn)教學的最佳效果。
二、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使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引路人。教師必須掌握每一名學生的學習基礎和知識接受能力,采用不同的組織形式,分層教育,設計出不同難度的問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讓每一位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讓每一名學生都積極參與,都有所進步、有所提高,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到達樂學的目的。
三、創(chuàng)設快樂學習平臺,積極客觀地對待每一位學生
教師要熱愛、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不能以成績論英雄。教師與學生站在同一平臺上,要給每一位學生提供展藝亮才的機會以強化他們的自尊心及被教師、同學認可的價值觀念,使學生的人格受到尊敬,個性得到發(fā)展,特長得到發(fā)揮,針對學生自尊心強、急于考取好成績、愛好表揚等心理特征,教師要根據(jù)不同的對象采取積極的評價,多給予表揚和鼓勵。比如,對積極學習的學生,在保質(zhì)保量完成學習任務的基礎上可以“單間雅座”的形式另外加餐,以滿足他們求知若渴的“胃口”。對于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教師要降低標準,多提問、多鼓勵,以滿腔的熱情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這樣,每個學生都會感到你的愛,自然就能達到教與學的“互動雙贏”,極大地促進學習效果。
四、優(yōu)化教學知識,使學生樂于接受
課堂上,教師語言要生動、形象,要能將死板的知識具體化、生動化,甚至幽默化。要把科學知識生活化,生活學習科學化,枯燥的哲理形象化,復雜的東西簡單化,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理解并接受新的知識,以減輕學生的精神負擔和心理障礙,使學生輕松應付,樂于接受。在教育學生時,教師應該是一位充滿感情表達情感的藝術家,借助于自己對教育內(nèi)容理解的深度和廣度,再用豐富的藝術表現(xiàn)力和濃厚的感情體驗傳授給學生,使教與學二者之間形成情感的交匯點,碰撞出教學靈感藝術的火花,從而有力促進教育質(zhì)量的提高。
當然,在教學過程中,只要我們多留心、多觀察、多思考,精心設計、勇于探索、大膽實踐,恰當?shù)貙⒖鞓方逃\用于整個教學活動中,就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快樂因素,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增強學生自覺學習的積極性,達到教師在樂中教、學生在樂中學的滿意效果。
參考文獻:
[1]斯賓塞.斯賓塞的快樂教育[M].呂可丁,譯.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2.
[2]徐承博.愉快學習有效課堂[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編輯 王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