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華等
【摘 要】 目的:分析CAP檢測系統診療過敏性鼻炎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選取過敏性鼻炎患者40例,分別應用CAP檢測系統和皮膚變應原點刺試驗進行檢測,觀察兩種方法變應原陽性率檢出結果。結果:兩種檢測方法所檢出的陽性率分別為82.5%和77.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應用CAP檢測系統診療過敏性鼻炎靈敏度和特異性較好,可定量,且不受患者身體條件限制,對于經濟條件允許的患者建議優(yōu)先應用。
【關鍵詞】 過敏性鼻炎;CAP檢測系統;皮膚點刺試驗;SIgE
【中圖分類號】R765.2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5)07-0126-01
過敏性鼻炎是由IgE介導的I型過敏反應,是IgE依賴、肥大細胞啟動(主要釋放組胺)、以嗜酸性粒細胞浸潤為特征的鼻黏膜非感染性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臨床主要表現為打噴嚏、流涕、鼻塞和鼻癢,發(fā)作時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工作和社交。目前臨床診斷主要依據患者癥狀、病史和體征,治療也僅以抗過敏對癥治療為主[1]。因此,找到一種簡便有效、陽性率高的檢測變應原的方法對于其治療和預防都有重要意義。為分析CAP檢測系統診療過敏性鼻炎的臨床應用價值,筆者選取40例患者分別應用CAP檢測系統與常規(guī)皮膚變應原點刺試驗,對比檢測結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耳鼻喉科門診收治的4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9例, 女21例,年齡16~52歲,病程1~26年。根據臨床癥狀及體癥均臨床診斷為過敏性鼻炎,且排除下列情況:近1周內使用過抗組胺藥、免疫抑制劑等者;近3天出現過咽喉痛、發(fā)熱、鼻塞加重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者;既往有過敏性休克或皮膚劃痕癥、風疹等過敏反應強烈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告知風險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40例患者均先抽取5ml血液,應用Phamacia 公司生產的CAP System FEIA 酶免疫熒光檢測儀檢測特異性免疫球蛋白E(SIgE)的含量,血清SIgE 檢測試劑為蘇州浩歐博生物醫(yī)藥有限公司生產的歐博克過敏原特異性IgE 抗體檢測試劑盒。按照WHO75/502標準標定測量范圍為0.35~100ku/L,采用全自動酶免疫熒光檢測儀測定SIgE含量。再對患者采用皮膚變應原點刺試驗,取患者左上臂內側,皮膚消毒后分別標記并滴一滴變應原皮試液安脫達(丹麥愛爾開-阿貝優(yōu)公司生產的過敏原提取液),用一次性配套的點刺針垂直通過皮膚上的變應原皮試液刺入皮膚表皮,以不出血為度,停留1s后拔出棄之,做到一液一針一刺,避免交叉污染,同時用0.01%組胺和生理鹽水分別做陽性和陰性對照,30min后判定結果,統計陽性例數。
1.3 療效判定 按照WHO75/502標準標定測量范圍為0.35~100ku/L,將CAP檢測結果分為0~5級,其中0級:<0.35ku/L;1級:0.35~0.70ku/L;2級:0.7l~3.5ku/L;3級:3.6~17.5ku/L;4級:17.6~50.0ku/L;5級:>50ku/L。以2級(>0.70ku/L)以上判定為陽性,反應越強,級數越高[2]。皮膚變應原點刺試驗結果依據患者風團大小判定是否為陽性,以患者風團最大直徑為d1,與d1垂直且通過風團中心的直徑定義為d2,風團的大小即用D=(d1+d2)/2表示,當D>2.0mm判定為陽性,分別統計兩組患者陽性例數。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種檢測方法陽性率比較 患者兩種檢測方法所檢出的陽性例數分別為31例和33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兩種方法靈敏度比較 40例患者中兩種檢測結果均陽性的有28例,變應原檢測出陽性結果的患者36例,CAP檢測系統靈敏度為91.7%(33/36),皮膚變應原點刺試驗靈敏度為86.1%(31/36)。CAP檢測系統靈敏度高于皮膚變應原點刺試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過敏性鼻炎目前多認為是一種由基因和環(huán)境相互作用而誘發(fā)的多因素疾病,是具有特異性體質的個體接觸過敏原后誘發(fā)的I型過敏反應。其發(fā)生的必要條件有三:特應性個體、特異性抗原和特異性抗原與個體接觸[3]。特應性個體即所謂過敏體質,其多由基因決定,目前臨床干預難度較大;特異性抗原即引起特應性個體過敏的免疫物質,多是塵螨、花粉、食物等,其是客觀存在的,無法消滅,通過阻止兩者接觸是預防患者發(fā)生過敏性鼻炎的關鍵。而要阻止兩者接觸就必須事先明確是哪種變應原。以往通過皮膚變應原點刺的方法可找到患者的過敏物質,但其操作繁瑣、患者痛苦,且存在一定的風險,需要在準備好搶救措施的條件下進行,而且檢測結果受主觀因素影響較大,不利于各個實驗室間比較和患者復查、轉診。CAP檢測系統是利用特定的試劑標準品檢測患者血清中的SIgE來查找對應的變應原[4]。只需抽取5ml靜脈血,既不受皮膚點刺試驗身體條件的限制,同時也無安全隱患和痛苦。本研究結果表明其陽性檢出率高于常規(guī)皮膚點刺試驗檢出率,其定量測試還可作為患者過敏反應強弱及以后脫敏治療療效的判斷標準,具有反應速度快、靈敏度高、操作簡便、重復性穩(wěn)定的優(yōu)點。其唯一的缺點是檢測費用較高,因此對于有經濟條件的患者可推薦使用CAP檢測系統診療過敏性鼻炎。
參考文獻
[1]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編委會鼻科組,中華醫(y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鼻科學組.變應性鼻炎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耳鼻喉頭頸外科雜志,2009,44(12):977-988.
[2]伍慧卿,趙曉明,林麗莉,等.變應性鼻炎變應原檢測方法的對比研究[J].中國耳鼻咽喉顱底外科雜志,2014,20(5):397-402.
[3]張羅,魏均民,韓德民.變應性鼻炎診療現況調查[J].中華耳鼻喉頭頸外科雜志,2010,45(5):420-423.
[4]伍慧卿.變應性鼻炎患者致敏因素調查及變應原檢查方法分析[D].廣州:暨南大學,2013:15-16.
(收稿日期:2015.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