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環(huán)
【摘要】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理論糾正“宗教鴉片論”,推動宗教理論創(chuàng)新,在實踐中團結一切積極力量建設和諧社會、推動宗教自身建設、在國際上樹立中國“開放寬容”的大國形象。
【關鍵詞】宗教 ?社會主義 ?適應 ?價值
【基金項目】2014年遼寧省高校宗教統(tǒng)戰(zhàn)課題2014-GXTZC21。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8-0048-02
一、“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的提出及發(fā)展
早在199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制定頒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做好宗教工作若干重要問題的通知》,第一次正式提出“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2002年江澤民在“十六大”報告中對“相適應”作了新闡述并列為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的基本內(nèi)容。胡錦濤在2004年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報告中把“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視為建設和諧社會的標志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就做好當前宗教工作作出過一系列重要論述。由于宗教信仰與民族團結、祖國統(tǒng)一息息相關,研究“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有著重要時代價值。
二、“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的理論價值
“在21世紀宗教問題、民族問題使得世界很不安寧的時候,中國卻是“風景這邊獨好”,走出了一條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路子,這應該說是得益于18年來中國宗教工作的理論創(chuàng)新和實踐探索?!盵1]葉小文的這段話總結了宗教理論創(chuàng)新的時代價值:它糾正“宗教鴉片論”,把對宗教的認識提高到一個新水平。過去,由于受“左 ”的思想影響,把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的關系當作完全對立的關系,提出“宗教鴉片論”,簡單地把宗教等同于“愚昧落后”和“侵略工具”,在處理宗教問題時急于求成、盲目行動甚至上綱上線。正如國家宗教事務局副局長王作安深刻指出:“把宗教僅僅看做是舊意識的慣性,實在是很膚淺的看法。試圖超越歷史條件消滅宗教,結果只能是加劇社會緊張和激化社會矛盾。如果說圣西門把烏托邦設想成一個基督教國度是一種空想社會主義的話,那么如果有人試圖把社會主義社會設想成無神論的國度,則可以被看作是另一種空想社會主義。畢竟,沒有宗教現(xiàn)象存在的那種至清至純的社會主義社會,人類社會至今還沒有出現(xiàn)過?!盵2]我們應該總結歷史教訓,防止把信仰上的差異擴大為政治上的對立,這樣極易導致政策的狹隘性、破壞民族團結和宗教關系的和諧。
三、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的實踐價值
(1)有利于團結一切積極力量建設和諧社會。
誠然,一切宗教都以唯心主義作為其立論基礎,宣傳有神論,但是,宗教界愛國人士和廣大信教群眾又有擁護黨的領導和擁護社會主義制度的一方面;宗教教義中有原罪說、輪回論、排它性等狹隘消極因素,但是,宗教的博愛慈善精神、懲惡揚善理念卻在規(guī)范人們的言行方面起到難以替代的作用。正如國家宗教事務局局長葉小文指出,“中國的宗教,特別是傳統(tǒng)宗教中,蘊含著大量的和平、非暴力、自然、和諧、慈悲、中道、平等、均衡發(fā)展等觀念,,些觀念在提倡環(huán)保、推進和平等方面是有益的?!盵3]恩格斯通過考察基督教發(fā)展史后在《費爾巴哈論》中明確指出,基督教形成以后經(jīng)過250年的曲折發(fā)展而成為了羅馬帝國的國教,“足以證明它是適應時勢的宗教”。[4]作為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重要組成部分的宗教也適應今天中國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理應得到發(fā)展并成為實現(xiàn)中國夢的重要力量。
(2)有利于宗教的自身建設與發(fā)展。
由于我們正確執(zhí)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中國宗教得到空前發(fā)展: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中國現(xiàn)有各種宗教信徒超過 1 億,并且信教人數(shù)呈現(xiàn)持續(xù)增長的態(tài)勢;宗教活動場所 8.5 萬余處,宗教教職人員約 30 萬人,宗教團體 3 000 多個,宗教團體還辦有培養(yǎng)宗教教職人員的宗教院校 74 所[5]。當前民主政治不斷發(fā)展、宗教氛圍良好,相信宗教會進一步得到健康持續(xù)發(fā)展。
(3)在國際上樹立中國“開放寬容”的大國形象,有利于中國的內(nèi)政外交。
國內(nèi)宗教不斷發(fā)展、跨國宗教交流與國家總體外交形成的良性互動使中國作為一個“開放寬容”的大國形象已得到世界人民的認同,西方世界逐漸改變長期以來對“無神論中國”的刻板印象,這有利于加強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政治話語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曾質疑中國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強化國際社會對我國的“制度偏見”,這導致中國的國家主權與安全受到挑戰(zhàn),“如何把宗教從中國國際戰(zhàn)略中的‘負資產(chǎn)轉變?yōu)椤洐嗔?,在國際宗教舞臺上化被動為主動,目前已日益成為我國需面對的一項迫切的戰(zhàn)略選擇。”[6]通過多年努力,我們已經(jīng)打開一個世界正確認識中國宗教現(xiàn)狀的窗口。
參考文獻:
[1]http://paper.people.com.cn
[2]中國佛協(xié)《研究動態(tài) 》2003年第10期,P4
[3]李元光,鄭麗婭.促進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構建和諧社會[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6年第10期
[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 [M].人民出版社, 1995:P255
[5]蘇文,朱方長.新時期胡錦濤的宗教思想研究[J].經(jīng)濟研究導刊,2012第7期
[6]http://www.ch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