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榮
【摘 要】如何能夠把人培養(yǎng)成具有創(chuàng)新型的人才,那就需要教育的努力,需要學校教育教學來培養(yǎng),并且在教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要注重他們具有較強的分析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探究能力等等,一定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徹底改變課堂教學的被動學習,死記硬背和機械學習現象。倡導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中來,激發(fā)他們樂于學習、努力學習、勤于學習的精神。
【關鍵詞】小學教;語文教學;自主學習;探究能力;培養(yǎng)策略
隨行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精神成為教育發(fā)展的重要標志,更是教育教學的主旋律。如何能夠把人培養(yǎng)成具有創(chuàng)新型的人才,那就需要教育的努力,需要學校教育教學來培養(yǎng),并且在教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要注重他們具有較強的分析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探究能力等等,一定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徹底改變課堂教學的被動學習,死記硬背和機械學習現象。倡導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中來,激發(fā)他們樂于學習、努力學習、勤于學習的精神,正像新課標指出的那樣“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勵自主閱讀、自由表達,充分激發(fā)他們的問題意識和進取精神,關注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毕旅婢徒Y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嘗試,談談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一、激發(fā)自主學習的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狈彩露夹枰d趣,若是沒有了興趣,人們就不會去努力做這些工作,自然也就不會取得成功和業(yè)績;當有了興趣就會激發(fā)人們努力去研究這件事情,自然也就會取得成功。作為學習知識同樣如此,當學生對老師所教的知識感興趣的時候,他們就會認真聽講,學習效果自然也就很高。探究性的學習是比較深層的學習方式,它更需要學生對其有極大的興趣感,否則是不會進入這一層次的。我在教學中營造情趣,激發(fā)學生們的探究意識。教學情境的設置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作為教師要創(chuàng)設課堂的教學氣氛,給學生營造一種積極愉快的學習氛圍,從而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引起探究興趣。比如我在執(zhí)教識字課《自選商場》一節(jié)時,我就向學生說道:“同學們,今天老師領著你們到自選的商店去游玩一下,有的同學說‘自己要買很多喜歡的東西,下面就請同學們好好地來挑選吧,看看都選擇哪些東西?”然后,我就把準備好的錄像片播放給同學們。當我放完后,他們就爭先恐后地發(fā)言。他們對課文中的九種東西都進行了選擇。無需教師分析,就強化了學生的學習動機。更培養(yǎng)了學生們的探究能力。
二、質疑引發(fā)自主學習
常言說:“眉頭一轉計上心來。”說的就是思維靈敏性。古人曰: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這就告訴我們學習需要在疑問下才能得以提高,因為沒有疑問就不會思考,不會思考就等于沒有思維。而學生的自主學習必須是在善于思考的前提下才能實現。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發(fā)問質疑的精神,要鼓勵他們敢想,敢問的精神,這樣創(chuàng)新思維才能得以實現。比如我在執(zhí)教《草船借箭》這篇課文后,有個學生問道:“我認為這篇課文的題目應該改一下,應該把‘借字改成‘騙字。理由是凡是借都是必須經過本人同意才能得到,而這里沒有通過本人的同意,諸葛亮是用計策奪得的曹操之箭的,他得到后更沒有歸還曹操,所以應該用‘騙。”學生這樣的忽然發(fā)問雖然打亂了我的教案計劃,但是我感覺這樣的學生太有頭腦了,這種敢想敢問的行為太值得提倡了,我于是當即表揚了這個學生,并且隨著這種發(fā)問改變了課堂教學的原計劃方案,馬上改為課堂辯論會,讓同學們通過正反方辯論,促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思維,結果學生展開了激烈的辯論,發(fā)揮了學生的思辨能力,更體現了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整節(jié)課學生都處在積極的自主學習中,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在這里閃耀。課堂教學是屬于學生的,教師只有根據學生的需求,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質疑釋疑,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參與,自主探究知識的能力。
三、通過“動”使學生自主探究
根據以往的教學我們而知,學生們不敢自主探究主要是他們?yōu)殡y畏懼的思想,他們只局限于傳統的教師主角課堂教學約束下,因此,我們教師要激勵學生敢想,敢問,讓他們毫無顧忌地大膽想象發(fā)問,上面的那個學生認為“借”應該改成“騙”就屬于這樣的行為。還要讓學生進行“看”,所說的看就是讓學生多觀察,從而使學生得到發(fā)現,這樣學生可以按照老師的引導進行實地學習,更能發(fā)現問題,他們也會主動去探究了。還可以讓學生“說”,說是想的基礎和前提,當一個人想要說的時候,自然就會首先想到,所以說能夠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提高學生動腦,學生也就會積極探究了。我們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主動說,指名說,辯論說,小組說,上臺說,等等。還可以讓學生“做”,做是屬于動手行為,它更包含著思維的過程,可以讓學生去主動地抄、讀、記,還可以讓學生比一比,這樣就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更能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探究意識。也可以讓學生進行“畫”,學生通過親眼去看、去體驗、去想象,從不同的觀察角度和思考層面把自己所獲得的信息畫下來,描繪出來,再用語言表達出來,使學生在課堂上更好的將手和大腦都動起來,克服學生上課只用耳聽,不用小手來操作的不足。
總之,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是時代的需要,更是各科教學的主要教學任務,作為語文學科更應該肩負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我作為廣大的語文教師要結合有關內容的教學,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操作、猜測,培養(yǎng)學生會進行初步的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對簡單問題進行判斷、推理,逐步學會有條理、有根據地思考問題。我們要按照教學內容的特點,精心設計教學活動,給學生提供探究的空間,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給學生動手動腦的機會,讓學生領略探究后的體驗,從而有效地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自主探究能力。
(作者單位:吉林省大安市樂勝鄉(xiāng)第一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