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勇
【摘 要】在教育事業(yè)快速發(fā)展的今天,陽光體育與全民健身等多種體育教學活動已經(jīng)在社會大眾范圍內得以普及,更在全國上下各個階段的學校內進行實施。高校,是實施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的焦點所在。高校體育教學,對于當代社會人才的身體素質水平、心理素質水平提升都有著重要的作用。體育教師不僅是一代學生體育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身體的打造者與心理發(fā)展的引導者。重視人文素質教育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實施,有利于促進高校體育教學意義的實現(xiàn)。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學;人文;素質教育;實施
在素質教育模式全面實施的今天,人們對于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視力度越來高。所謂人文素質教育,就是對當代人類良好的文化成果進行傳播,以此為內容對現(xiàn)代人的思想進行引導,促進其良好人格與品質的形成。體育教學活動,是培養(yǎng)學生健康身體,促進學生個人修養(yǎng)的重要教學活動。將人文素質教育與體育教學活動進行結合,有利于素質教育目標的達成,更能促進高校教學水平的整體提高。
一、高校體育教學現(xiàn)狀
體育教學活動,是促進高校學生掌握體育知識的基本方法,也是體育教師落實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但是,當代高校體育教學并不盡如人意,具體情況如下:
1.學生的體育學習自主性與積極性不足
在當代高校學生中,許多學生不愿意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他們之所以進行體育學習,是因為體育學科是他們的必修課之一。在課堂中,大部分學生用應付學校與教師的心態(tài)進行學習,極大地限制了體育教學活動意義的發(fā)揮。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缺少自主性與積極性,讓教師的體育教學行為實施難度加大,也讓體育教學成為了一個耗費時間與體力的無用教學。
2.體育教學內容與方法單一
體育教學活動的內容與方法應當是十分豐富的,但是,受到教師教學水平與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影響,我國高校的體育教學內容與方法還相對單一。大部分高校體育教師都是根據(jù)教學大綱進行教學,利用固定不變的教學內容與形式組織學生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在教學實踐中,班級是最常見的學習單位,這就讓體育教學內容與活動具有很大的限制性。體育活動對于許多高校學生來說并不是自由的,而是在受限制的情況下進行的無趣活動。教學內容與方法的單一影響了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不利于人文素質教育活動的開展。
3.教師的主導作用發(fā)揮過多
教師是體育教學活動的設計者與實施者,但在當前的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過分發(fā)揮,影響了學生學習主體作用的體現(xiàn)。許多教師將自己視為體育教學活動的中心,根據(jù)自己喜愛進行教學內容的選擇,沒有考慮學生的感受。在講解時,只給學生機械模仿的機會,影響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發(fā)展。
二、高校體育教學中人文素質教育實施方法
要促進人文素質教育在高校體育教學活動中的實施,需要從多個方面加以努力:
1.加強教師人文素質的提高
建立一支高素質的高校體育教師隊伍,對于人文素質教育在高校體育教學活動中的落實有著重要的作用。
首先,高校要注重對體育教師人文知識量進行提高。高校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具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積累,也具有相對獨立的思維方法。要在體育教學中落實人文素質教師,教師需要具有人文知識。體育教師應當加強自主學習力度,學校也要利用人文知識宣傳活動去提升教師的人文素質。
其次,當代高校體育教師要多思考與理解人文思想。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將人文教學內容安排在正確的教學時機中,利用正確的內容進行人文知識的傳遞。像在課堂中引入中國體操團體獲得國際榮譽的體育事件時,教師就可以挖掘其中的人文素質意義與內容,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之情。
2.肯定學生主體地位,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
教師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肯定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是每一位教師的教學責任。而教師,是教學活動中的主導者,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正確的引導與規(guī)范,是實現(xiàn)教學活動意義的重點所在。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更多的選擇自由。比如,學校讓學生去自由地選擇,讓學生決定上課的時間與地點等。給學生機會進行選擇,有利于高校學生體育學習自主性的提高。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體育學習興趣進行體育學習內容的選擇,會突出學生的主人翁地位,也能讓高校體育教學活動極具有創(chuàng)新意義。學生的人文素質,會在自由的體育學習活動中得到提高。學生的人格與興趣被尊重,他們享受到這種愉快,就會去尊重他人的人格。教師多為學生考慮,調整自己的教學風格與教學模式,讓學生更快樂地開展體育鍛煉,能夠極大地提升體育教學中人文素質教育的力度。
3.加強言傳身教,培養(yǎng)人文素質
言傳身教,是教育的最好形式。為人師者,就要對自己的個人修養(yǎng)加以提高。不能正其身,則不能為人師。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加強人文素養(yǎng)教學,教師需要具有較高的人文素養(yǎng),并將其體現(xiàn)在體育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實施人文關懷,尊重學生的情感,給予學生鼓勵都是教師體現(xiàn)個人人文情懷的有效方式。
比如在引導進行長跑練習時,教師可以在課前了解學生的身體素質,建立學生健康檔案,為每一位學生安排不同強度的長跑訓練。當學生接到不同的體育學習任務,自然會體會到教師對自己的照顧。更要利用課堂中的表揚與肯定,讓學生找到體育學習成就感,感受體育運動中的積極精神。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教育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過程中,學科知識之間的滲透與整合,已經(jīng)成為教學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方向。促進學生建立全新的知識結構與學習意識,有利于教學水平的上漲。在高校體育教學中融入人文素質教育內容,是促進學生體育知識結構完善的重要手段。每一位高校體育教師都應當重視自身人文素質水平的提升,利用有效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獲得人文素質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孫慶彬.論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植[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10,02:113-115.
[2]魯雷.當代體育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與體育人文精神的傳承[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02:113-115.
[3]周璋斌.論高校體育教師人文素養(yǎng)的提高與學生人文精神的升華[J].科技咨詢導報,2007,28: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