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保
【摘 要】本文通過對合作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法在體育教學中的教學效果進行比較,對合作教學法在體育教學中的可能性、必要性進行分析,為小學體育教學提供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關鍵詞】合作教學 ? ? ?異質(zhì)分組 ? ? ? 體育教學
合作教學法是目前許多國家采用的一種先進的教學方法。它是通過異質(zhì)分組,以合作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tǒng)地利用教學中的動態(tài)因素的互動促進學生學習,并以團體成績?yōu)樵u價標準,共同達到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
合作教學法主要是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共同利用資源,互相支援去學習,通過異質(zhì)分組、集體評價,充分展開組間競爭,提高學生協(xié)作競爭的學習自覺性、主動性,營造“比、學、趕、幫、超”的學習氛圍,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學習機會更為平等,學習動機更為強烈。由于它在改善課堂內(nèi)的社會心理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品質(zhì)等方面實效顯著,因此被稱為“近幾十年來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
一、 合作教學法的基本原理、目的及過程
合作教學法的基本原理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任務結構、酬償結構和權威結構。任務結構主要是指在班級體系中施教者利用一種學習方式或組合不同的學習方式來進行學習,例如利用聽、講、自學、討論作業(yè)或觀賞視聽媒介來學習,在同質(zhì)性團體或在異質(zhì)性團體之中來進行學習,也就是合作教學在任務結構方面是利用小組合作采用各種不同方式的學習活動來進行學習的。酬償結構指運用何種方式來增強行為的結果,如利用評分成績、教師獎勵等有形無形的獎罰方式。這也表明了人際關系之間酬償?shù)幕ヒ佬浴:献鹘虒W是合作的酬償結構,因為一個同學的成功同時也幫助別人的成功,合作教學利用此一證性增強結構來激發(fā)與維持學習活動。權威結構指在班級社會體系中由何人負責,如何運用何種方式控制學習活動和行為活動。在合作教學中要利用個人的內(nèi)發(fā)動機和同伴的激勵來控制自己的行為,努力學習,這與傳統(tǒng)教學法單有老師個人以及獎懲和給分方式來控制學生的學習及各種行為來表現(xiàn)是有很大的差異的。
合作教學法最初是以社會心理學實驗研究為基礎,其目的是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活動成為共同的活動,其成敗關系到團隊的榮辱。合作教學法是通過異質(zhì)分組將學生按好、中、差不同層次進行搭配組成幾個小組,各個小組相互獨立,在組間展開學習、比賽和評價。在一個小組中只有每一位同學都有很好的表現(xiàn),所在小組才能得到肯定和好的評價,同學之間存在一種榮辱與共的意識,促使同學間必須團結協(xié)作、共同努力提高,在創(chuàng)造集體榮譽的過程中互相學習。
二、合作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實施
(一)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實施合作教學法的意義
合作教學法強調(diào)人際關系的教育教學功能順應了教學改革的潮流。目前,改善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人際關系不僅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而且成為一種教育目的。
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中,強調(diào)的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單向作用,強調(diào)信息由教師向?qū)W生的單向流動。例如,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中,學生學習體育動作時,一般是教師在前面一招一式地教,而學生則是“依葫蘆畫瓢”,跟著一招一式地學,在學會動作之后,要么集體練習,要么各自展開練習,這樣忽視了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信息多向流動以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合作教學法是以合作小組為單位,系統(tǒng)地利用教學中動態(tài)因素的互動促進學生學習,并以團體成績?yōu)樵u價標準,共同達到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協(xié)作精神和社交能力,又提高了學習效果。
(二)教師在合作教學法中扮演的角色
體育技術動作復雜,方向轉(zhuǎn)動多,因此體育教學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其教學方法的特殊性。在體育教學中小學生對動作的學習和掌握必須要通過自身練習來實現(xiàn),在練習過程中就需要他人的指導和幫助,就有必要建立相應的練習小組,這就為合作教學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體育教師要善于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教自練的能力,“教一遍等于學三遍”,教別人的過程也是最好的學習過程,同時在這一過程中促進了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激發(fā)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與他人的合作能力。
有研究表明,在體育教學中使用合作教學法,能夠明確學生的學習目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學習積極性,調(diào)整學生的學習情緒,使學生的意志力得到增強,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特點,鍛煉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因此,采用合作教學法優(yōu)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
三、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合作教學法應注意的問題
在教學過程中,有時候小組中大家的意見分歧太多,爭論不休,無法統(tǒng)一意見;有時候小組在合作中,有的人會被忽略,同時小組間的競爭有時會產(chǎn)生摩擦。因此,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要將先進的教學方法、教學理論有效地運用在體育教學中。首先要求教師要更新觀念、更新知識,也就是說要新的教學方法對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個知識陳舊落伍,沒有把握教學的內(nèi)容,吃透教材教法,對體育心理學知識茫然無知,生活崇尚與他人“老死不相往來”觀念的體育教師又怎能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現(xiàn)和探索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與競爭意識呢?因此再好的理論和思想,要使在教學實踐中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沒有體育教師的積極參與和忘我的投入也就永遠只能躺在書庫里沉睡蒙塵。
其次,體育老師在體育教學中實施合作教學時要靈活、策略地加以運用。因為體育教學活動是人的活動,是一個完整動態(tài)的認知過程,教學中的不可控因素隨時可能發(fā)生。任何一種教學思想、方法不可能解決體育教學中的一切問題,適用于所有的教學內(nèi)容、教師和學生。因此要根據(jù)體育教學的實際情況有策略地實施合作教學的教學理念。
第三,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實施合作教學首先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技能,幫助學生認識到掌握合作技能的重要性,訓練學生“接受他人見解”的技能。在體育教學中,給學生創(chuàng)造運用體育技能的情境,鼓勵別人參與,同時也為學生提供社交的機會。其優(yōu)點在于:(1)增進同學之間的感情,加強了人際關系;(2)在討論中更能了解同學的見解;(3)工作由大家分擔,問題較容易解決;(4)能夠?qū)W習別人的優(yōu)點而且能發(fā)揮個人的專長,使工作效率提高。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使用合作教學法,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合作精神與社交能力,使學生懂得學習體育動作的方法。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采用合作教學法有其可行性與必要性。
【參考文獻】
[1]王坦.教學論探新合作教學的基本類型與理論析要[M].濟南: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所,1999:8-12.
[2]孫敏.21世紀學校體育發(fā)展研究體育“合作學習”結構模式的構建與運用[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3,17(2):114-115.
[3]索紅杰等.體育課合作教學對提高學生自尊的實驗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6):99-101.
[4]馬晶等.體育合作學習模式探析[J].體育科學,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