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永娟
【摘 要】在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安排學生進行閱讀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教師要抓好閱讀基本功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品質(zhì)。其次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輔助低年級閱讀教學,引導學生不但提升閱讀能力,還可以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交流中提升閱讀能力。
【關(guān)鍵詞】低年級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
在小學低年級學生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關(guān)注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在不斷的閱讀中逐漸擴大自己的閱讀面,實現(xiàn)閱讀能力的提升。作為小學語文教師,不但要善于從課內(nèi)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積累閱讀經(jīng)驗,還要引導學生不斷擴大課外閱讀面,讓學生能夠在大量的閱讀中形成閱讀能力。
一、教師要抓好閱讀基本功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品質(zhì)
1.教師要抓好閱讀基本功的訓練。
小學語文課標中對第一學段的閱讀教學的目標定位是:喜歡讀書、愛護圖書;學習基本的讀書技能,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默讀;能應用初步的讀書方法和經(jīng)驗讀書,結(jié)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感受課文人物、事件、美好情境和優(yōu)美語言并樂于與人交流;注意積累與背誦。因此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從最基礎(chǔ)的東西抓起,讓學生從指讀、默讀、郎讀等多種形式的閱讀中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在每一節(jié)閱讀課上,教師的閱讀教學目標要簡明集中,不要“種了人家的自留地,荒了自己的責任田”。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隨課文識字是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舍得拿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反復認讀生字詞,在這個基礎(chǔ)上,教師指導學生以句子為單位進行導讀。閱讀基本功的訓練決定著學生中高年級閱讀能力的發(fā)展,因此教師千萬不要忽視閱讀基本功的訓練。
2.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品質(zhì),讓低年級學生逐步掌握閱讀方法。
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品質(zhì),讓學生能夠逐漸形成閱讀習慣。教師要引導學生逐步掌握閱讀方法。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的時候,要根據(jù)低年級語文閱讀的教學特點,通過領(lǐng)一領(lǐng)、比一比、演一演、換一換、說一說、記一記等多種教學方式能有效提高低年級孩子的閱讀興趣,使他們做到“快樂閱讀”。如在蘇教版二年級語文《月亮灣》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還要能通過文本的閱讀欣賞月亮灣的美麗景色,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關(guān)注學生閱讀方法的訓練,教會學生如何指讀,如何朗讀,如何根據(jù)文本說一說自己的理解。教師只有不斷在閱讀中強化學生的閱讀方法的指導,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運用多媒體輔助低年級閱讀教學,引導學生不但提升閱讀能力
1.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課件引領(lǐng)學生進行課內(nèi)閱讀。
在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興趣,要讓學生樂于表達,讓學生關(guān)注現(xiàn)實。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教學的重點難點,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感悟閱讀。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盡管很多文本的文字非常優(yōu)美,但是課文中那么多生字,不同的句式,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讀書還是顯得有些困難的。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選擇多媒體課件輔助低年級閱讀教學。多媒體課件中的聲音、視頻以及圖畫讓課文文本更好地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緊密聯(lián)系起來,就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如在蘇教版一年級語文《秋姑娘的信》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大雁、青蛙、松鼠的形象,再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文本視頻,學生在多媒體的引領(lǐng)下就可以更好地進行課內(nèi)閱讀。
2.多媒體課件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閱讀教學的重點難點。
低年級的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相信學生,將學生放在課堂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最大限度參與到課堂中來。另外,教師要想讓學生掌握教學重點難點,就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閱讀教學的重點難點,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領(lǐng)下較好地把握。如在蘇教版一年級語文《看菊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菊花不畏嚴寒的特性,并在這個基礎(chǔ)上指導學生朗讀第二、三自然段,學生就更容易感悟菊花不畏嚴寒的高貴品質(zhì)了。同時,教師運用多媒體展示“一朵朵、一叢叢、一片片”的菊花,讓學生感悟到不同的詞語表達的情態(tài)是不一樣的,在這個基礎(chǔ)上讓學生感悟菊花不僅僅外表好看,而且不怕寒冷。這樣,學生在多媒體課件的輔助下掌握了教學重點,也能順利突破教學難點。
三、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交流中提升閱讀能力
教師可以按照同組異質(zhì)的原則進行分組,并教會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選擇教學方式。在學生人數(shù)較多的班級,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進行合作學習。在人數(shù)較少的班級,教師可以選擇針對性地訓練題目安排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交流。教師在將學生分成合作小組的時候,要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特點,按照學生同組異質(zhì)的原則將學生按照每組四至六人的方式分成若干個合作小組。當然,并不是每一個閱讀教學題目都適合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教師要選擇必要的合作要求安排學生進行合作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小組合作的方法,避免合作學習流于形式。
總之,在低年級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放在首位,讓每一個學生在每一節(jié)語文閱讀課中都能夠有所收獲,能夠不斷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周遠霞.淺談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新課程學習(上).2011年03期
[2]孫小秋.關(guān)于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思考[J].新課程(教研).2010年10期
[3]孫俊濤,丁君.引領(lǐng)孩子進入“閱讀天堂”——從培養(yǎng)課外閱讀興趣開始[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2年04期
[4]彭飛.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語文閱讀教學之我見[J].學周刊.2013年13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東縣大豫鎮(zhèn)桂芝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