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少梅
【摘 要】改變課堂教學模式,開展小組合作式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學生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相互促進、配合協(xié)作,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激發(fā)學習熱情,拓寬學生思維,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組合作;自主學習;作用
初中生初步具有獨立自主的思維能力,有一定的想象力,初中階段對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尤其重要。數學新課標要求,要讓學生有參與數學活動的機會,使學生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獲得數學知識與技能??梢?,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對立統(tǒng)一的,相互促進,小組合作能使學生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相互交流、配合協(xié)作,既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的意識,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小組成員的組建、小組互動的方式、合作與競爭的處理等是小組合作式的幾個關鍵因素。
一、小組合作式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合作意識
小組合作式是任科教師根據學生知識水平和性格等方面因素,將班級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一般每組4-6人,每組指定一名學習小組長,負責組織協(xié)調本小組數學活動。在課堂學習過程中,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分工合作、小組探討、共同完成任務等形式進行學習。小組合作式將以班為單位的學習集體分化為若干學習小組,組員之間分工合作,組與組之間相互競爭,使每一個同學都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如教學多邊形內角和定理時,小組內可以進行成員分工,小組成員分別解答三角形、四邊形、五邊形內角和,再根據規(guī)律討論多邊形內角和定理。因小組學習有分工有配合有探討,使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小組成員之間互相激勵、互相促進,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完成學習任務,培養(yǎng)了小組集體榮譽感,進而培養(yǎng)小組成員間大局、團隊、配合協(xié)作的集體意識。
二、小組合作式教學拓展了教學活動的空間
小組合作式教學以小組為成員單位,將傳統(tǒng)教學活動中的學生相互間的個體競爭關系變換成組內合作關系,以及組與組之間的競爭關系;將傳統(tǒng)教學中的單純師生交流變?yōu)榻處熍c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雙向或多向交流,課堂雙邊關系、多邊關系更寬更廣,學習小組成員有了更多的發(fā)表自己想法的機會,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和思維想象能力。由于學生課外相處的空間、時間更多,還將課內的學習延伸到了課外,增加了學生學習探討的時機,擴展了學生的視野,提高教與學的效率。
三、小組合作式教學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實施小組合作式教學,教學方式由原本的教師講、學生聽的單邊活動轉變?yōu)閹熒⑸g的互動。教師“講”的少了,學生“動”的多了。這樣的教學模式,減少教師講評時間,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動手、思考、討論和總結,有利于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和自主能力的提高。
(一)小組合作促進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小組合作使得學生人人有事可做,因任務分工明確,使學生人人參與,討論問題時,大家紛紛發(fā)表意見,成績好的學生是探討問題的主角,成績相對差些的,因有較好學生的帶動啟發(fā),也慢慢由被動聽轉變到主動參與探討,甚至成為研討的主角,這樣,小組成員間互動,提高了學習熱情,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得到提高,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小組成員合作意識和能力得到加強,由于小組學習充分發(fā)揮了集體智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有效的幫助,特別是學困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體驗到了學習的快樂和成就感,減輕了學習壓力,增強了學習信心。
(二)小組合作使學生學習自主性得到了培養(yǎng)。小組合作教學中,教師適當設置問題,指導學生探討,強調學生主動參與,盡量由同組成員自行查找資料和參考其他小組的解題辦法,去解決問題,不能遇到問題就問老師,這樣改掉了學生等靠和依賴的的毛病,提高主動性。
(三)小組合作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初中生有好強心理,開展小組練習、小組解題、小組討論活動,學生往往表現不甘人后,多搶答題、搶發(fā)言,小組成員間形成學習競爭氛圍,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四、小組合作式教學有利于拓展學生思維
課堂教學的目的,歸根到底是為了讓學生獲得知識和技能。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學生之間很少直接交流,小組合作模式重在學生參與探討,給學生提供了直接交流的平臺,學生之間圍繞問題暢所欲言,通過小組合作、討論,能夠使學生多角度獲得解題思路和思維途徑。因為個人的思維能力、認識角度畢竟是有限的,而小組集體的智慧大多比個體增加了廣度和深度,也就是所謂“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比如教學“怎樣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這一節(jié)課,教師在前一節(jié)課的基礎上設置問題并讓學生分組討論: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嗎?如果是,請證明它。從學生自主答題的形式看,學生所畫四邊形有所差別,證明方法也各有不同,方法不一。在學生各自完成答題的基礎上,教師要指導各學習小組長組織本組成員開展互動,小組之間探討作圖的方式、證明的辦法,由于互相學習、互相借鑒,能夠使本來不會答題或一知半解的同學,掌握答題的方法和技巧。而成績較好的同學,也能夠通過互動,觸類旁通,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技能。通過集體的智慧,彌補個人能力的不足,從而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
小組合作式教學在不同的學科、不同的年齡階段已經有了不少的嘗試,有利有弊。教師主導、掌控得好,自然是利大于弊。從筆者的嘗試來看,小組合作式能改善師生關系、增進同學友誼,增強集體意識,提高學習興趣,從而促使學生自覺、主動地學習。但實施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應注意合作流于形式,小組成員缺乏實質性的合作,在實施過程中要加強小組合作模式管理,注意合理分組,明確小組學習目的,任務分工,協(xié)調好成員之間、小組之間關系。要掌控好度與量的關系,防止小組活動變成放羊式的失控場面,做到收放自如,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馮增俊.優(yōu)質課堂的效率管理[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10
[2]張娟萍.中小銜接數學方程內容的探究[J].人大復印資料初中數學教與學,2011(8)
[3]盛群力.合作學習方式與教學任務的適配[A].人民教育.2004.480(5)
(作者單位:廣西橫縣橫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