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放
【摘要】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生活,樂于記錄生活的好習慣,幫助學生在腦海中不斷積累多種表象。要鼓勵學生投入到社會生活中去,做生活的有心人,積累常用的諺語,留意周圍的標語、廣告詞,并隨時記錄到自己的生活筆記中去。本文對通過何種途徑讓詞語積累與運用有效結合起來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詞語積累;運用;閱讀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新頒布的《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提出“豐富語言的積累”,明確規(guī)定在小學階段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應達到145萬字以上。這樣做無疑是十分正確的,有利于學生的語言存儲,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但是,農(nóng)村地區(qū),由于受各種條件的制約,很難達到要求。學生的閱讀活動冷冷清清,沒有生機,進而影響了學生對語文的學習,影響了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提高。為了扭轉這一局面,我嘗試在閱讀教學中開展成語積累的實踐活動,以積累促學生的閱讀,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通過何種途徑讓詞語積累與運用有效結合起來呢?
一、拓寬積累渠道,豐富詞語積累
(一)詞語派送
根據(jù)單元教學所需以及詞語積累序列目標,每周進行詞語派送,教師進行好詞推薦,收集在學生的《詞海拾貝之派送集》中,并定時定期進行誦讀積累。
(二)詞語采擷
課外閱讀、生活積累也是詞語積累的重要途徑。根據(jù)每階段的詞語積累序列,由學生進行課外搜集整理,在閱讀中積累,在積累中促進閱讀。
(三)詞語積累
每天30分鐘的閱讀活動是學生徜徉書海、玩味文字的快樂時光。在自主閱讀的同時,讓學生發(fā)現(xiàn)文字中的亮點,將好詞搜集在《書海悅讀》冊中,并在閱讀交流活動中分享互學,在誦讀活動中誦讀積累。
(四)快樂誦詞
課前三分鐘,是調整學習狀態(tài),讓學生回歸課堂的關鍵。我們利用這寶貴的三分鐘進行讀詩誦詞,在韻味十足的誦讀中,讓學生沉醉于文字,癡迷于語文課堂,日積月累,學生對語文的愛油然而生、水到渠成,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日益豐厚。
二、開展多彩活動,激發(fā)閱讀興趣
(一)詞匯小專家評比
詞語積累如修筑樓宇,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工程,為了使這一工程能得以順利延續(xù),使學生的興趣能歷久彌新,我們采取了一系列常規(guī)評價激勵活動。對每月在詞匯積累中學生的成果進行驗收評價,評出“詞匯小專家”,并對這些表現(xiàn)突出的同學進行大張旗鼓的表彰,頒發(fā)證書、獎章,利用詞匯報、宣傳欄進行大力宣傳,借助榜樣的力量激發(fā)學生的熱情,讓學生在你追我趕的競爭中提升詞語積累的質與量。
(二)成語廣播操
將成語理解積累與廣播操完美結合,讓學生在做廣播操的同時吟誦成語兒歌,既積累了語言,又快樂了身心。歡快的節(jié)奏,美美的誦讀,矯健的身姿,無疑對學生是一種美的熏陶。
(三)演詞會
定期舉行演詞會,將積累的詞語以生動的形式再現(xiàn)。班級演詞會,結合學校圖書節(jié)、藝術節(jié)、復活節(jié)等大型活動平臺開展演詞活動……通過班級演詞會、學校演詞活動這樣的生動有趣形象的形式,不僅積累了大量的詞語,同時對這些詞語的意義有了清晰的了解,對學生的詞語運用做好鋪墊。
(四)賽詞會
對學生誦讀的情況,定期進行檢測。檢測以競賽的方式進行,層層選拔,班級比賽的優(yōu)勝者參加每月一期的校級賽詞會,評出詞語積累實踐活動中的優(yōu)勝者——“積累之星”“詞語小博士”等,學生嘗到比一比、賽一賽的樂趣后,積累成了一種流行時尚,都能去主動積累了。
處理好積累和運用的關系,就要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積累、運用語言的契機和環(huán)境,引導學生活學活用,促進語文能力的發(fā)展。而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無疑給學生搭建了一個積累語言、活學活用的平臺。
三、優(yōu)化實踐活動,激活詞語積累
(一)韻誦積累
分階段誦讀詞語、古詩,跟詞語相關的兒歌等,在誦讀中積累,在誦讀中理解。
(二)古代經(jīng)典誦讀
利用路隊文化,為學生精選中國文化經(jīng)典著作,讓學生反復誦讀。寓教于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人格修養(yǎng),讓學生扎根于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中,受到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同時,積累大量語言材料,為習作表達做好鋪墊。
(三)詞語手抄報
“詞語妙妙屋”詞匯小報,向學生分主題輸送大量的詞匯,并作為學生詞匯活動展示的平臺之一,宣傳每期詞匯王。
(四)詞語口袋書
漢字是一首詩,漢字是一幅畫,這是中國語言獨特的魅力。一個詞,用一幅畫來詮釋,那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多么直觀的表達。讓學生每天積累成語,并用繪畫的形式畫出自己對這個詞語的理解,最后將其整理成一本《詞語口袋書》,方便平時翻閱。在這一過程中,他們獲得的絕不僅是一個個成語,而是一幅幅鮮活的畫面,一段段有趣的故事,一份份無盡的熱愛。
葉圣陶曾說:“惟有從生活中多方面去體驗,把社會所得一點一點地積累起來,積累得多了,了解才越見深切?!边@句話,道出了生活實踐對語言積累的深刻影響。所以,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生活,樂于記錄生活的好習慣,幫助學生在腦海中不斷積累多種表象。要鼓勵學生投入到社會生活中去,做生活的有心人,積累常用的諺語,留意周圍的標語、廣告詞,并隨時記錄到自己的生活筆記中去。學會了品味生活,才會使生活的語言富有靈性。還要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豐富了,便會自然產(chǎn)生聯(lián)想,將頭腦中已有的語言材料選擇重組,積累內(nèi)化為自身的語言,得到永久儲存。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