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其云
摘 要:當前,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方法而存在。在初中科學課上,小組合作學習法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但是小組合作學習法在初中科學課上的應用,仍然存在著不少問題。所以作為初中科學教師,要從新課程的要求出發(fā),不斷完善教學方法,促使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得到提高。主要分析了初中科學課堂合作學習有效性的具體內涵,并且闡述了初中科學課堂合作學習有效性的基本措施,從而營造了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
關鍵詞:初中科學;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策略
近幾年來,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改革,教師開始轉變自身的教學方式,開始將部分新型的教育教學方式引入課堂,比如,小組合作學習法、多媒體授課法等。學校開設科學這門學科是為了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豐富學生的知識。在初中科學課堂上,教師通過采取小組合作法,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可以營造活躍的教學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主觀能動性,讓每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整個教學活動中。
一、初中科學課堂合作學習有效性的具體內涵
在整個初中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保證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初中科學課堂合作學習,主要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適當調整上課時間以及范圍,將班里的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來開展學習活動。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方法不但可以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為以后學生的學習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這種教學模式可以讓每一位學生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并與其他學生展開溝通與交流,從而提高整個課堂教學活動的效率。
二、初中科學課堂合作學習有效性的基本措施
1.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要想充分發(fā)揮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教師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1)要轉變自身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2)要適當鼓勵學生,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比如,當老師要講解《食物與攝取》這一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談談對這一課題的認識,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培養(yǎng)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從而提高他們自主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2.強調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
從思維、心智這兩個方面來講,初中學生還不夠成熟、自制力較弱。所以科學教師在課堂上,要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當老師要講解《生活中的水》這一單元的時候,在課堂上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小組內的成員討論水在哪里、水的組成、水的密度等基本知識,這樣做促使每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一起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最終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小組內的成員可以相互幫助、相互討論、相互監(jiān)督,并幫助各個成員掌握相關知識。
3.堅持學生理論與生活實踐相結合的團隊合作模式
通過堅持學生理論與生活實踐相結合的團隊合作模式,可以提高初中科學課堂合作學習模式的有效性。在整個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小組內的成員通過觀察、分析、思考以及總結,并且運用各自的生活知識以及理論知識,最終有利于拓展小組成員的知識面。
4.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交流與合作,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起著引導性的作用。教師要及時與學生展開溝通與交流,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為學生解答疑難問題。當要學習《長度和體積測量》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己測量,然后老師再詢問學生測量的結果,從學生的測量結果中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及時糾正問題,推動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不斷提升。
三、合理優(yōu)化初中科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方法
1.優(yōu)化教學設計,為有效性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有部分學校以及學生對合作學習的概念比較陌生,因此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這些學生會出現(xiàn)害怕心理,致使他們缺乏學習積極性。此時教師就要處理好重點、難點內容與基礎知識之間的關系,確定完整的、有效的教學方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小組團隊學習活動中,在團隊中發(fā)揮自身的作用,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教師在課前要做好備課工作,合理優(yōu)化教學設計,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2.教師要合理分配小組人員,保證小組內部人員的相互學習
要想提高初中科學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就需要提高團隊中學生之間的交流有效性,同時教師應該合理調節(jié)以及分配小組內部的成員,在搭配小組成員的時候,要根據(jù)不同的課程結構展開,讓小組成員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增強合作學習的有效性。例如,當老師要講解一些較為簡單、容易理解的課題時,可以讓學生前后桌、左右桌組成一個小組即可。但是如果老師要講解較為復雜、不容易被理解的課題時,此時教師則可以將成績好與成績較差的學生分配到同一小組內,便于小組成員更好地討論老師所提出的問題。
再比如,當老師要講解《電與磁》這一內容的時候,在講解過程中會涉及電磁的綜合知識,但是一些成績較差的學生不能順利理解這些知識,因此教師要合理搭配小組成員,讓理解能力較好的學生為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講解,這樣做可以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下學習到相關知識。
3.細化團隊成員的責任,合理評價小組中的每一位成員
小組合作學習要充分發(fā)揮小組成員的積極性以及主觀能動性,讓每位成員都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以及看法。比如,當講解《制作臨時裝片,觀察細胞》方面內容的時候,教師要讓每一小組內的成員輪流觀察細胞的運動,觀察活動結束之后,引導小組內成員展開交流,然后安排小組組長負責總結知識點,加深學生對這些知識的理解。與此同時,在初中科學課堂上,教師不僅要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要建立科學的、合理的評價機制,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效果。
在初中科學課堂中,教師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通過采用分組教學法,讓每位學生掌握相關基礎知識,并引導學生主動投身到整個教學活動中,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自主性,從而增強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趙陽.科學課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分析與探討[J].基礎教育研究,2011(12).
[2]成金燕.科學課中針對學優(yōu)生所在小組的合作情況的案例研究[J].教育觀察:中下旬刊,2013(07).
[3]章欣樂.淺談小學科學課小組合作學習的分組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04).
編輯 馬燕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