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爽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實驗進行的今天,課堂教學將更加注重教學的實效性,而這其中學習氛圍的良好營造無疑起著關鍵作用。我們的老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傳統(tǒng)的一言堂或是獨角戲式課堂已經不再適應了,而應當是通過創(chuàng)設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恰當的教學環(huán)境以及出色地處理課堂意外等方式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形成一個良好的師生互動、學生樂學、老師樂教的課堂。
[關鍵詞]語文課堂;學習氛圍;教學情境;課堂意外
要創(chuàng)設一個活躍的學習氣氛,可以采用的方式很多。本文主要將從創(chuàng)設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恰當的教學情境和出彩地處理課堂意外三方面進行論述。
一、創(chuàng)設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
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是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發(fā)展的基礎;也是學生愉快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知識“創(chuàng)新”的重要條件。
(一)構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1.和學生地位平等。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應該是兩個具有主體性的個體之間的關系,教師要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要以人格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每一個學生,正確處理好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的關系。
2.互相尊重。尊重是人的一種高級心理需要,作為教師首先要尊重學生的人格,要把學生作為一個獨立完整的社會人來看待,其次是要尊重并培養(yǎng)學生的自尊心,任何情況下都不要使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傷害,任何時候都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正如孔子說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和學生合作。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是缺一不可的兩個要素,二者應該是一種合作關系。教師要學生建立一種合作關系,讓學生時刻感覺到教師是在同他們一道學習,共同進步。
4.和學生做朋友。教師和學生是構成學校的主體,他們之間更應該是一種朋友關系。在課堂上,教師不僅是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先生,也是學生學習的知識伙伴,課后,師生一起活動,解決疑難問題,又是學生親密無間的玩伴。
(二)科學合理的課程安排
語文課程是集人文性與工具性于一體的。語文課程的人文性,不僅指學生通過語文學習而實現自身成長的過程,而且是激發(fā)師生的創(chuàng)造力而實現人生價值的過程。所以,語文教學本身就是在特定的時空中,師生雙方的積極上進的生命運動過程;而語文課程的工具性,不僅指語文本身就是實現人的交際這種特殊社會行為的工具,而且在某些特定場景中也是一種勞動的工具。在語文教學中,二者缺一不可。再加上語文教學“三維目標”要求語文教學不僅只重知識的把握,還有能力的培養(yǎng),情感的表達和價值觀的養(yǎng)成。這也就要求我們進行語文教學的內容,不僅僅限于課本上那些篇課文,死記里面的文學常識,它還包括書寫、語言表達、寫作這些多樣化的實踐內容。
二、創(chuàng)設恰好的教學情境
心理學認為,情境是對人有直接刺激作用的,有一定的生物學意義和社會學意義的具體環(huán)境。情境是具體的自然環(huán)境或社會環(huán)境。
情境教學,指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從教學需要出發(fā),引入,制造或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場景或氛圍,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正確而迅速理解教學內容,促進他們心理機能全面發(fā)展,提高教學效率。
夸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明確指出:“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在可能的范圍內,一切事物應盡量地放到感官的跟前,一切能看得見的東西應盡量放到視覺器官的跟前,一切聽得見的東西應盡量放到聽覺器官的跟前......假如有一個事物能夠同時在幾個感官上面留下印象,他便應當和幾個感官去接觸。
處于不同的情境、有著不同的主觀經驗的個體,對于同一事物的性質和規(guī)律有著不同的意義建構或認識。因此創(chuàng)設恰好的教學情境顯得至關重要。
(一) 閱讀,幾乎如同飲食和呼吸一樣,構成人類的基本存在方式。它與聽話、說話、寫作一起,構成言語交際的整體,作用于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
閱讀教學是各國中小學母語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語文教學中所占的比例最重,占用的課時和花費的精力最多,因此,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效率直接影響著語文教學的成敗。在閱讀教學中,引進情境教學法能更好的提升課堂學習氣氛、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
還記得在我實習時,呂世強老師講《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課。在梳理文章結構和品析語言部分,師生都配合得很好,氛圍和諧,其樂融融??勺詈笤跉w納文章中心時,學生都找到了文中“我提醒自己,不要想著遠在下面的巖石,而要著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達我所要到的地方”一句,并齊讀了出來。我們都知道,語文并沒有標準答案,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就會得到不同的結論。
三、出彩地處理課堂意外
由很多學生組成的課堂,由于思維方式或行為習慣的差異,難免會發(fā)生點意外的,有時甚至會讓老師很窘迫,讓課堂氣氛降到冰點。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的解決方案就會徹底影響到課堂氣氛的活躍程度,如語言、語氣、措施等。
正如武鳳霞老師說:“語文課堂應該充滿生命的律動,是自由的,這里是學生放飛心靈的精神家園,充滿著生長律動的課堂又是開放的,在這里,每個生命都能獲得應有的高貴” 。從而告訴我們,要尊重學生思維的權利,給他們自由學習的空間。
李衛(wèi)東老師說“教學不是劇本,學生也不是演員,教學就是即席創(chuàng)作” 。有研究人員估計:教師在一堂課上平均每分鐘就要做一個決定。這意味著教師要在不斷的變化的情境中,隨機地采取行動,要在45分鐘內作出那么多反應并力求敏捷和準確,這顯然不是一個僵死的教案就能解決的。因此,真正體現學生主體性,提升課堂氣氛的必備要素就是:在課堂中應該更多的讓學生“說說你自己的感受”,“談談你的體會”,“做出你的評價”,“提出你的見解”并適時適度的暗示學生“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標準答案”“這個詞的回答也許只有優(yōu)劣沒有對錯”等等,從而創(chuàng)設一種寬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構建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
由此可見,教學的鮮活之氣,課堂的精彩瞬間,語文的長久魅力來自于師生雙向互動,共同創(chuàng)造。正如肖家蕓老師說的那樣:“語文教學任重道遠,語文教師能向自身素質提高要質量,向自身品牌形象要效率,沒有遠慮,難免后患?!?/p>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 教育思想概述[M].湖南: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3.
[2]劉國正 .說話[J].中學語文報,1992, 1.
[3]于漪,劉遠.李衛(wèi)東講語文[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7.
[4]于漪,劉遠.武鳳霞講語文[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8.
[5]于漪,劉遠.肖家蕓講語文[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8.
[6]李鎮(zhèn)西.做最好的老師[M]. 廣西:漓江出版社,2006.
[7]張紅英.語文課堂教學如何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DB/OL]. http://acad.cnki.net/kns55/oldNavi/n_item.2008-06-23 /201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