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翔宇
摘要:學生作文水平不易提高,一直是困擾語文教學的難題,而根本原因之一是學生缺乏對生活的觀察與提煉,由于不善觀察,因而寫出的作文往往空洞無物,有的甚至抄襲敷衍。所以培養(yǎng)觀察意識與能力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關(guān)鍵。
關(guān)鍵詞:作文教學;觀察;作用;培養(yǎng);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3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4)24-0385-01
很多中學生說:"我就怕作文,一提筆就頭疼,總覺得沒東西可寫。"究其原因,是他們的生活經(jīng)歷有限,并缺乏觀察。因此在作文教學中,必須使學生明白,作文就是用筆說話,要想有話說,就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人和事,作文時才會言之有物,生動精彩。
1.觀察的含義與作用
所謂觀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遠"觀"近"察",事事留心,時時注意,并養(yǎng)成一種習慣 。被譽為世界短篇小說之王的法國作家莫泊桑曾拜當時著名作家福樓拜為師。一天,他把自己坐在屋里編的準 備寫成小說的故事講給福樓拜聽。福樓拜聽后,說:"我勸你不要忙于寫這些虛擬的東西,你每天騎馬到外面 轉(zhuǎn)一圈,把路上看到的一切準確地、細致地記錄下來。"于是莫泊桑意識到福樓拜是教他首先學會用眼睛去觀 察生活,認識生活,練好觀察這一基本功。從此他花了一年左右的時間,每天外出觀察,終于寫成了小說《點心》,并成為世界著名的小說家。魯迅也曾說過:"留心各樣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點就寫。"這是魯迅長期創(chuàng)作的經(jīng)驗總結(jié)。要想寫好文章必須重視觀察事物,提高觀察能力。
2.培養(yǎng)觀察能力的主要方法
心理學家認為,沒有動機任何學習都不能發(fā)生,動機是學習的先決條件。在作文教學中我們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調(diào)動他們的寫作積極性,變被動為主動。高中生已具備了較強的是非分辨能力,教師要緊緊抓住這種欲望,引導他們寫出優(yōu)秀的文章來。具體做法有以下幾種:
2.1寫隨筆,就是給學生以充分的自由:選材自由,命題自由,文體自由,字數(shù)自由。只管寫自己最熟悉、最 感興趣、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勺h論,可抒情,可記敘、隨心所欲。洋洋灑灑幾千字,不嫌多;點點滴滴幾十 字,不嫌少:有話則長,無話可短,盡興而寫,隨意而止。這樣不自覺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事物的興趣和能力 。他們寫的內(nèi)容起初比較簡單,漸漸地,觀察視野不斷擴大,就從身邊的小事寫開去,寫社會、寫人生。內(nèi)容越來越豐富,在隨筆里,我看到了學生的寫作欲望,不僅有話可寫,而且更真實,更貼近生 活。收到了顯著的效果。
2.2激發(fā)學生的觀察興趣。如,我布置一篇作文《記本班一位最熟悉的同學》,要求以班里一位同學為描寫對象,抓住其外貌特征進行描繪、刻畫,看誰觀察得細,寫得 像。而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抓住自己所寫的人的特征來寫。再如,在上完《景泰藍的制作》后,我布置一篇作文《××菜的制作》,從而引發(fā)學生觀察的興趣。于是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被激發(fā)了,寫出不少切合實際的優(yōu)秀作文。
2.3指導觀察的方法。要指導學生如何觀察,怎樣去觀察。在觀察中,要注重引導學生抓住事物的本質(zhì)、特征,而不只是"看"。魯迅不愧是一位出色 的觀察家。尤其是在觀察人物方面他實在是獨具慧眼而又細致入微的。他曾說過:"要極儉省地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前不久,我在講授他的短篇小說《祝?!窌r,著重分析了魯迅對祥林嫂的眼睛的 三次描寫。初到魯家時總是"順著眼",表現(xiàn)了她的溫順善良;第二次到魯家時雖還"順著眼",但"眼角上 帶著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表明她精神上受到過巨大的刺激,極度悲傷;在淪為乞丐之后,祥林嫂整個人完全與先前不同了:臉上"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 。說明這時的她已瀕于死亡,精神麻木,內(nèi)心受到極大的摧殘。魯迅正是抓住主人公祥林嫂的眼睛,通過對比 ,寫出了人物的悲慘遭遇和內(nèi)心世界的變化。之后,我布置了一篇作文,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眼睛去觀察,記我們學校的一位退休工人李鳳玉。她雖然幾年前就退休了,但將收發(fā)報紙的工作承擔下來。每天早晨六點半準時把每封信件送至各班,上午八點又準時把報紙、雜志送到各教研組,從未間斷過。于是,有的學生著重描寫了他的"那副眼鏡";有的卻抓住老李因左腿有毛病而走路不穩(wěn)的姿勢來寫;還有的刻意在他的衣著上做文章。,一位平凡而偉大的普通人從每個學生的筆端躍出。
3.培養(yǎng)觀察能力的初步效果
由于我注意了培養(yǎng)觀察能力,許多學生的作文水平漸漸提高了,寫出了不少表露真情實感的好的作品。有一位學生寫了一篇散文《搏》,記的是他的一位鄰居,一個由高考落榜到榜上有名的青年。這位青年去年因兩分之差落榜,看著父親那"佝僂的身軀",母親那"布滿皺紋的臉",還有那上初二的小弟弟,他不忍心再復習了。盡管父親說要去借錢,但他還是懷著一顆歉疚而苦楚的心,還有一大摞高考復習資料,去南方 打工了。這一年里,他每日白天打工,晚上挑燈在帳下苦讀。一年時間很快過去了,他回來參加了今年的高考 ,結(jié)果省財貿(mào)學院的通知書來了。這位學生寫道:"他又走了,但這次是全村人送他。在列車啟動時,他又看 到了父親那佝僂的身軀,母親那布滿皺紋的臉,于是他的眼睛模糊了……"多么感人的場面,又是多么真實的 鏡頭!后來我問這位學生所寫的是不是真事。他說:"這全是我親眼見的,這位青年就是我的一個堂哥。我寫的是真的,我只想把我看到的記下來。"
4.結(jié)論
學生們只要留心觀察,日常生活中的許多事物都會使我們有所發(fā)現(xiàn)。不是嗎?蘋果落地,再平常不過了,牛頓卻從中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定律,開創(chuàng)了科學的新紀元;壺水翻滾,是很平常的事,瓦特卻因此發(fā)明了蒸汽機,導致了一場工業(yè)革命。
觀察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基礎(chǔ),我們在做文教學中必注重引導學生留心身邊的日常事物,點點滴滴進行素材積累,有了生活沉淀,他們的作文才會精彩生動。對此我們務(wù)必要努力研究與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