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指出:“要讓物理從生活中走來,從現(xiàn)實生活中有目的地將物理問題提煉出來,又要讓物理回歸生活,從而讓學生感受生活化的物理,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苯Y合教學實踐,總結了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
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新課標也倡導我們“要將物理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將物理教學生活化。”這就要求我們在物理教學中,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將生活中學生熟悉的現(xiàn)象物理化,反過來還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將學到的物理知識靈活地運用,能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初中物理教學的生活化,能有效激發(fā)初中生學習物理學科的興趣和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是影響物理課堂教學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經(jīng)驗,談談實現(xiàn)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物理教學情境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告訴我們,學習是借助于有效的學習情境完成對知識的有意義建構的。學生在真實的問題情境中,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會明顯提高。而物理知識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如果我們教師能利用、挖掘生活中的真實現(xiàn)象,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新穎有趣、生動具體的生活化情境,使學生感到物理就在他們的身邊,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探究欲望,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例如,在講授杠桿平衡條件這一知識點時,可以這樣創(chuàng)設情境:大家都知道菜場上的小販經(jīng)常利用桿秤做手腳而達到缺斤少兩的目的。同學們對這種賺黑心錢的現(xiàn)象肯定是深惡痛絕的,但你們知道他們用的是什么方法嗎?學生的思維立刻活躍起來,開始了討論,然后,我用實際的桿秤演示給同學們看,稱同一個物體的質量,用兩個質量不同的秤砣去測量,讓學生發(fā)現(xiàn),質量小的秤砣稱出的物體質量大,這也就是小販缺斤少兩的貓膩所在。學生這時就會產生疑問,這是為什么呢?原理是什么?接著在杠桿平衡條件實驗中進行研究,學生的探究情緒高漲,在得出杠桿平衡條件后,主動分析上述問題的答案??梢姡瑢⑸罨奈锢砬榫骋胝n堂,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效地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將物理教學與生活經(jīng)驗相結合,物理問題與生活情境緊密相聯(lián)
教師在設計教學時,有目的地尋找生活與物理的契合點,將教學內容與生活因素接軌,把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與物理知識相聯(lián)系,將枯燥的物理原理建立在生動真實的生活情境之上,喚起學生學習物理的主動性和熱情。
例如,在教學“分子運動理論”的基礎知識時,列舉大家都熟悉的生活現(xiàn)象,炒菜時能聞到濃濃的香味,而如果菜涼了就聞不到那么濃的香味了;將冰糖放到熱水里會溶解得比較快,在冷水里卻相對較慢。又如,在教學“運動的相對性”時,列舉同學們都經(jīng)歷過的親身體驗,如,坐公交車時能感覺樹木、樓房都向后退。而在教學“摩擦起電”時,讓學生用自己的鋼筆在頭發(fā)或衣服上摩擦,將作業(yè)紙撕成碎紙屑,再將兩者靠近,從而親身體會什么是摩擦起電。然后再讓學生思考如何將一張油紙畫,不使用任何工具和器材的前提下,把它粘到黑板上。上課時列舉的這些實例,都是與學生身邊的生活密切相關的。通過對這些實例的分析和解釋,使學生感到學習物理知識既有趣味又實用,使他們學習物理的興趣更加穩(wěn)定和持久,學習的主動性得到進一步提高。
三、注重學生探究過程,引導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踐,剖析物理現(xiàn)象,應用身邊的物品,進行物理實驗,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欲望,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現(xiàn)在的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父母一般比較溺愛,這樣就剝奪了他們動手操作的機會,在課堂上我們要注重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鼓勵學生多思考、多分析,把學到的理論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解釋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
例如,在講授“汽化液化”知識后,補充一個課外實驗:把剛煮好的雞蛋從鍋內撈起來,直接用手拿,固然比較燙,但還能夠忍耐,過一會兒,當?shù)皻ど系乃珊?,感到比剛撈上時更燙了,引導學生剖析這些生活中的現(xiàn)象;又如,在講完“電磁鐵”的內容后,讓學生課后做一個小電鈴,講完“光的直線傳播后”讓學生做一個針孔照相機;學完“磁場”后,讓學生自行設計制作“指南針”;在學習了“影響蒸發(fā)快慢”的知識后,引領學生討論熱風干手器、農民曬糧、媽媽曬衣服等現(xiàn)象中包含的物理學問,將物理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相聯(lián),完成物理知識向生活的回歸。
總之,物理來源于生活,又為實際生活服務。將物理教學生活化,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增強學生的問題和探究意識,提高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汪源新.淺談“生活化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J].才智,2012(9).
[2]章建芝.生活化的初中物理教學[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2010(6).
作者簡介:曾佩軍,男,1968年5月24日出生,本科,就職于重慶市中山外國語學校,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學。
編輯 王團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