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英語教學課堂上,適當?shù)奶釂柍3?梢约ぐl(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帶動學生思考,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維的同時,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給予學生參與的機會,讓學生在探索中積極地完成學習任務。就高中英語課堂上提問的方式方法做了簡單的論述,對“何時問”“問什么”加以探討,希望能幫助教師們更好地設計課堂內容,優(yōu)化教學。
關鍵詞:高中英語;課堂;提問策略
英語不僅是一門應用學科,更是一種文化,高中的英語教材中包含了豐富多彩的內容,涉及歷史文化、地理知識、人文常識和自然環(huán)境等各個領域,是幫助學生開闊視野、提高修養(yǎng)和鍛煉思維的寶貴資源。適時、適當?shù)靥釂柨梢詭椭鷮W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掌握英語知識。教師的提問應該以突出教學重點、幫助學生掌握乃至熟練運用語言為目的。下面對高中英語課堂的提問技巧予以簡述。
一、把握正確提問時機
適當?shù)奶釂柵c互動是課堂教學的催化劑,具有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積極性、提升整個課堂的教學質量的積極意義,但是,如果不注重提問時機的把握,無節(jié)制地提問,則會適得其反,不但不能帶動學生學習,反而會使課堂教學成為大量問題的堆砌,甚至使學生找不到重點而產(chǎn)生厭倦情緒。因此,把握提問時機,在最適當?shù)臅r候提出最恰當?shù)膯栴}才能使英語課堂教學事半功倍。筆者認為,課堂提問要達到的目的有三點:(1)激發(fā)學習興趣;(2)實時檢查學生掌握知識的狀況;(3)引導學生對于之前所學內容做出總結,與此對應地,可以分別在課程開始時、過程中和結束前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以此推動教學,引導學生的學習。
二、常用的提問類型
1.觀察型提問
觀察型提問可以用于課程開始時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學習內容。例如,在講解一篇課文之前,先提出關于課文內容的一些問題,可以涉及文章中的人物和事件,為課文設置一些懸念,激發(fā)起學生的探索興趣,使學生主動投入到對課文的閱讀和理解中去,既在不知不覺中達到了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的教學目的,又為接下來的課堂教學做了良好的鋪墊,便于后面的教學展開。
2.推理型提問
推理屬于較高層次的思維活動,在學生通讀課文后,教師提出的推理型問題會使學生感受到思維的挑戰(zhàn),常見的形式有:What are the effect of___?或者What can be concluded from ___?這樣的提問可以引導學生不僅僅停留在閱讀課文本身上,而是更深層的思考學習內容,一方面對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得到更全面的理解,另一方面也達到了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目的,同時推動教學進程,一舉多得。
3.主觀型提問
在課文內容講解結束后,教師應當留出充足的時間給學生用于表達主觀觀點。因為作為一門語言學科,英語教學除了要向學生傳遞知識外,更要求學生做到會使用,在“聽”和“讀”的基礎上,能否熟練地“說”與“寫”就成了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標準,如何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也就成了關鍵。在課程結束前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對課文內容自由闡述主觀觀點,甚至讓持不同觀點的學生相互辯論恰好可以達到這一目的,這一提問的意義不僅在于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快速提高學生對英語的運用能力,真正做到會說會用,熟練掌握。
綜上所述,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提問是提高課堂效率的法寶,適時而適當?shù)奶釂柨墒菇處煹慕虒W和學生的學習更加輕松和高效。英語是一門需要活學活用的學科,與其填鴨式地灌輸枯燥的內容,不如利用恰當?shù)奶釂?,讓學生在課堂上就對英語產(chǎn)生興趣,自覺自愿地使用英語,從而自然而然地熟練掌握英語,再通過英語開闊視野,了解更多知識和文化,如此良性循環(huán),才是英語教學的真正成功。
參考文獻:
[1]黃春蘭.淺議高中英語課堂提問策略[J].教育界,2011(09):19-20.
[2]李紅平.高中英語課堂提問策略淺議[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17):33-34.
[3]王貴.議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提問策略[J].素質教育論壇:上半月,2011(04):81-82.
作者簡介:周燕,女,1983年12月出生,本科,就職于江蘇省大豐市新豐中學,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編輯 韓 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