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燕
摘 要:化學生活化教學是指教師充分利用化學在生活中的實用性,將課堂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嘗試運用新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和教學問題。主要以化學的實用性為背景,對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措施進行深入的探討。
關鍵詞: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創(chuàng)新
陶行知曾說過:“教育只有通過生活才能發(fā)揮其作用,才能成為真正的教育?!备咧谢瘜W是一門與生產、生活和社會緊密相連的學科。生活化教學的目標就是將生活帶入課堂教學,賦予課堂教學充滿生活的意義和價值。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簡單地談談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實施途徑。
一、從生活現象引入課堂教學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地利用學生所熟悉的生活環(huán)境和常識,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從而引出教學內容,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意義和價值,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趣和求知欲望。同時教師還應引入大量的生活實例到課堂中,有助于學生對化學知識加深印象和鞏固,并有效地構建化學知識結構。
二、用生活經驗理解理論知識
傳統(tǒng)的化學教學,注重的是老師傳授知識和做題方法,一味地按部就班,沒有體現化學學科在生活中的實用性,從而導致化學課堂死板、枯燥,不利于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來創(chuàng)設有效的、有趣的“生活課堂”,讓學生用生活中的經驗理解化學理論知識,從而使復雜的理論知識簡單化、生活化,并為學生構建科學的化學知識結構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營造輕松的實驗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除了要讓學生充分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以外,還要重視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在實驗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的愛玩、愛動腦等心理特點,來消除學生對實驗的厭煩和恐懼心理。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利用生活中的資源來進行實驗,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思考和探索,并要求學生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新思路、新設計和新方法等,通過實驗作出相關總結并闡述。這樣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語言表述能力,還有助于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
總之,高中化學是一門在實際生活中運用較強的學科,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和水平的重要方法,也是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能力、實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
參考文獻:
王晶晶.高中化學課堂生活化教學的探討[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0(10).
編輯 謝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