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分層教學模式正悄悄地影響著整個小學語文教學。教學分層模式認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在教學中,需要教師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能發(fā)揮自己最大的潛能。主要講述分層教學模式的定義及在小學語文課堂如何運用。
關鍵詞:分層教學;學生分層;教學目標分層;課堂分層;評價分層
前言
每個學生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因此上課的時候會對知識作出不同的理解和反映。學生無法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充分地發(fā)揮才能,學習很多知識。此時,分層教學模式就顯示出其優(yōu)勢。
一、分層教學模式定義
學生受到內(nèi)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影響,產(chǎn)生不同的學習習慣。分層教學模式,最先提出“關注學生的特征”,主張根據(jù)學生對知識理解的不同情況,從而將學生分為不同的組,每組學生有不同的任務需要完成,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逐步形成能力。這就對小學教育工作者有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教師,他們既要教授學生知識,又要讓學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識,對學習有更大的興趣,真正喜歡學習。每個學生都能學習到對自己有用的知識,有獨立生活的能力,這是教育者真心希望達到的目的,也是分層教學的目標。
二、如何應用分層教學模式
1.學生分層
教學課改的不斷深入,也對教學模式有了更高的要求,也對學生有了更深的理解。教師認識到學生作為一個個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應該被重視。因此,作為教師,首先要全面分析了解所教的每個學生,不光包括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方法等學習層面,更要了解每個學生的心理特征、家庭環(huán)境、興趣愛好,甚至是交往圈子。只有對學生有了充分的了解后,才能準確地將學生定位,從而確定學生應該掌握什么程度的知識。
2.教學目標分層
眾所周知,教學活動是依據(jù)教學目標設定的。因此,對于能力方面存在差異的學生,給學生講授的教學內(nèi)容也不能相同。這就要求及教師,要仔細研讀教學大綱,深刻把握語文教科書的教學目標,進而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講授適合學生接受的學習內(nèi)容,讓每個學生都把自己應該掌握的知識掌握,從而達到自己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教學目標可分為初級目標、拓展目標、拔高目標。
3.課堂提問分層
課堂提問是調(diào)動學生課堂參與、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對老師所講內(nèi)容反饋的有效途徑。因此,在課堂問題的設置上也要有分層。對于基礎知識掌握不牢的學生,提問一些字詞方面的問題;對于基礎知識掌握牢固的學生,提問一些主觀理解的問題。這樣,每一個問題答對的學生,都能樹立起自信心,以后會更積極踴躍地參與課堂。
4.評價分層
準確評價學生是小學語文課堂中一個重要的方面。評價是愛的另一種表現(xiàn)方式。在評價中,也需要進行分層。對于層次較差的學生,教師要努力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優(yōu)點,及時進行積極評價,培養(yǎng)其自信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對于層次中等的學生,教師要采用激勵性評價,既要對學生的能力表示肯定,又要指出學生的不足,提供可行性建議,幫助其不斷進步。
分層教學模式,強調(diào)要客觀公正地對待學生。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不光對課程標準和教材有準確把握,還要求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學習能力、學習策略等內(nèi)在因素和家庭環(huán)境、交友圈子等外在因素,進而做到因材施教,充分調(diào)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快樂地掌握知識,體會到學習的樂趣,發(fā)自內(nèi)心地喜歡上語文知識。
參考文獻:
吳春花.小學語文中的分層教學研究[J].文學教育:中,2012(10).
作者簡介:姜衛(wèi)平,女,本科,就職于江蘇省東臺市東臺鎮(zhèn)四灶小學,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
?誗編輯 李 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