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一年級的學生剛剛邁過中考的門檻,對高中生活充滿希望和欣喜。然而進入高中后,由于諸多方面的原因,不少學生產(chǎn)生了消極情緒。通過研究分析了高一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消極情緒的表現(xiàn)及產(chǎn)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解決的建議。
關鍵詞:消極情緒;產(chǎn)生;消除
十五六歲的學生,在自己的努力之下,邁過了中考的門檻,升入高中。對于高中的生活,他們充滿著希望和欣喜,因為他們可以接觸到新的同學,新的知識,接受更嚴格的挑選??墒遣糠謱W生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后,發(fā)現(xiàn)高中的生活和自己的想象是有距離的,對自己的學習產(chǎn)生了消極情緒。
一、學習消極情緒產(chǎn)生的原因分析
高中起始階段的學習應該是以積極的心態(tài)去學習的,可是有的學生卻產(chǎn)生了消極情緒,經(jīng)過研究,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造成:
1.外在原因
(1)社會原因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科學的進步,人們的生活發(fā)生變化,在社會上產(chǎn)生了學習“無用論”和“功利論”。這些理論對學生的思想意識和價值觀都產(chǎn)生著影響。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電腦的普及,網(wǎng)絡成為一張無形的網(wǎng),相對清凈的校園已經(jīng)不再清凈,虛擬世界對學生來說已經(jīng)是一個有魔力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他們可以隨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相比坐在課堂中辛苦的學習,面對著網(wǎng)絡世界,他們可以無拘無束,加上一些不良影視作品的影響,有的學生開始質疑自己的選擇,質疑高中學習的目標,他們貪圖享樂,逃避學習。
(2)家庭原因
有的父母對孩子過度關注,有的父母對孩子毫不關注,這樣都會造成孩子對學習產(chǎn)生消極情緒。
望子成龍的父母,往往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最優(yōu)秀的一位。無論孩子在中考中的成績是怎樣,一旦孩子進入高中,他們都認為孩子必須成為集體中的佼佼者。因此以高標準給孩子在高中的學習過程中制訂了目標。開始孩子滿懷信心,但是家長制訂目標時往往對高中的課程難度和知識程度都估計不足,忽略了孩子的智力因素。當孩子真正進入學習后,發(fā)現(xiàn)家長的目標無法達成或者很難達成,可是家長卻不以為然,認為孩子沒有努力,這給孩子的心理產(chǎn)生了很大的壓力。當評價達不到目標時,家長給予的是無休止的埋怨和挑剔。這都給剛剛邁入高中的孩子產(chǎn)生了巨大的壓力,因為他們認為無論自己怎樣都無法獲得成功,隨之帶來的是消極厭惡的情緒。
不管不問的父母,對孩子的成功還是失敗都是無動于衷的。這部分父母往往出現(xiàn)在離異家庭中。家庭教育的缺失,使一部分孩子在自己進入高中學習時看不到目標和希望。父母因為自己的原因很少了解孩子,很少傾聽孩子。有的只管孩子吃喝,認為孩子吃好喝好就可以,有的甚至連孩子吃喝都不管,更談不上給孩子一些指導。當孩子在學習上遇到成功或挫折時,都找不到傾訴的對象。學習上無人指導,生活上無人過問,有的孩子怕苦怕累,在遇到困難時沒有有效的解決辦法,只得選擇逃避。有的孩子甚至糾結于解決父母家庭之間的問題,無心學習,最后只得選擇離開學校。
(3)教師原因
學生的學習情緒依賴于教師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學組織來激發(fā)。高中教育受高考“指揮棒”的影響,這也使部分教師不得不注重分數(shù),以分數(shù)來衡量學生。這種現(xiàn)狀對部分學生的學習都產(chǎn)生著負面的影響,使得他們學習過程中都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有些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患得患失,久而久之部分學生受不了分數(shù)的壓力,對分數(shù)厭惡,對考試焦慮,這些都導致一些學生學習情緒的低落;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教學設計不合理,教學語言欠生動,缺乏應有的教育機制,忽視學習策略的主動性和有效性,甚至有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投射出自己的消極情緒,這些都會引起學生學習情緒不高,身心疲憊,便表現(xiàn)出課堂上的嗜睡、困倦。教師和學生之間沒有良好的、和諧的甚至是輕松的課堂教學氣氛,久而久之,學生對教師授課產(chǎn)生了消極的情緒。
2.內在原因
(1)對學習的最終目標不明確,缺乏學習動力
理想是一個人成功的動力,有理想的學生學習才有動力。學生只有在學習過程的始終一直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才能一直保持積極的學習情緒??墒沁M入高中學習后,他們開始對前途迷惘不清,沒有遠大的理想和明確的目標。他們每天到學?;蚴瞧扔诟改傅膲毫?,或是為了尋找玩伴,把學校當成游樂場、避難所,接受知識也是盡義務式的,滿足于應付教師的任務,每天盼望著早早下課,在學習中往往考慮如何面對失敗及消極后果多于如何獲得成功或優(yōu)異成績。缺乏學習的內在動力,時間長了便有了消極情緒。
(2)自身智力因素估計不足,學習要求很難達到
初中的學習畢竟知識量有限,難度不高。很多學生認為自己能夠通過中考,進入高中,就一定能夠勝任高中的學習。當其信心滿滿之時,卻忽略了高中的課程知識體系相比較初中學習,無論是廣度和深度上都有很大的差別。首先初中的學習,在初二就結束了地理、生物學習,而物理化學的學習是在初二、初三才開始,很多學科也只是開卷考試,難度和廣度上都比較低。進入高中后,學生需接受至少九門甚至更多的課程的學習,知識量大了,從課程難度上,知識的層次相對提升,難度加大,很多學科需要的不僅僅是記憶和背誦,而是更高層次的能力要求,需要學生有更高的領悟能力。而有些學生還停留在初中的學習習慣上,對自己智力和能力的層次估計不足,對學習目標的要求很難達到。在遇到學習挫折之后便會信心不足,產(chǎn)生消極情緒甚至放棄,沒有以積極心態(tài)面對挫折,在沮喪、懈怠的情緒之下,就很難面對更高的學習要求。
(3)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心理狀態(tài)
學生由于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導致學業(yè)成績不良,造成精神苦悶,覺得難以學習下去,但是好的學習習慣不是一時三刻就能夠養(yǎng)成的,當這部分學生陷于這種困擾的時候,當不能達到教師的要求時,他們就選擇了懈怠,甚至放棄。有的學生對自己缺乏全面的評價,只看到自己的缺點,看不到自己的優(yōu)點,沒有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總認為別人比自己強,即使學習很優(yōu)秀,也不自我滿足。因而在學習過程中盲目模仿、被動跟從,而沒有自己獨立的學習規(guī)劃。學習時死記硬背,而不是用自己的語言加工理解課本中的內容,將知識形象化。自信才能激發(fā)自身的潛能,而缺乏自信會使才華埋沒,成績下降,久而久之,就會逃避學習。
二、學習消極情緒的消除策略
學習消極情緒的排除目標是讓學生以積極的情緒去學習。所謂樂學,就是對學習有情感,樂于學習。從學習心理的角度看,樂學是以學習情感為基礎或手段的一種快樂與學習協(xié)調統(tǒng)一的學習過程或學習方式??鞓肥侨祟惖脑记榫w之一,快樂感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每一個人在本質上都應當是快樂的。幫助學生消除暫時性學習消極情緒,轉化持久性的消極情緒,這需要社會、家庭、學校以及學生本人的共同努力。
1.社會積極氛圍的營造
社會應該加強“尊重知識、重視教育”的輿論,國家的發(fā)展離不開教育的發(fā)展,培養(yǎng)熱愛學習,以讀書為榮的社會,尊重教師,愛學樂學。同時加強學生思想教育,幫助他們分析社會現(xiàn)象,明確社會責任,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強化科技強國、知識強國的理念,建設學習型社會,讓年輕人明確,成功道路上需要用知識武裝自己,同時改進選拔人才的方式,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使年輕人能以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未來的挑戰(zhàn)和社會的挑選。
2.家庭關注,不斷調適心理狀態(tài)
父母、家庭不僅關注孩子的生活狀態(tài),更要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父母要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不僅僅以吃飽穿暖為孩子健康的衡量標準,更要時刻關注孩子的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一生的老師。因此,父母對孩子的影響至關重要。父母的處世態(tài)度、生活方式、人生觀和價值觀,都會對孩子的學習和思想造成直接的影響。而家庭教育的關鍵在于父母對子女學習所持的態(tài)度??偟膩碚f,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不能過高,要求也不能太嚴,應與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心理發(fā)展水平相適應。俗話說:跳一跳,夠得到!父母提出的學習要求,只有在孩子能力范圍之內,他們才能發(fā)揮出學習的最大潛力。另外,父母還應以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為重,深刻認識教育的重要性,糾正在教育子女問題上的不正確認識,積極鼓勵孩子樹雄心。孩子在學習中遇到成功和挫折的時候,都要及時和孩子談心,幫助他們調適心理狀態(tài),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消極的情緒狀態(tài),幫助他們解開心中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并給予正確的指導,指導他們積極面對困難,在挫折面前以向上的心態(tài)化解消極的情緒。
3.豐富校園生活,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
學生的成長離不開學校。學校應該為學生積極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學校根據(jù)自己的特點,制訂適合自己學生的考評制度,摒棄“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影響,注重學生全面素質的發(fā)展。在考試之外,多開展一些文化活動,豐富學生的生活,消除學生學習的心理負擔。
學校的老師應根據(jù)自己學生的特點,尤其是新高一學生的特點,向學生全面介紹高中生活,分析與初中學習的不同之處,使學生盡早了解高中學習的特點,并且告之在高中學習生活中即將面對的困難和挑戰(zhàn),讓學生有備而戰(zhàn)。同時班主任利用班會課,開展一些活動,尤其是拓展訓練,加強學生團體協(xié)作學習、積極學習的能力,并提升其心理承受能力,對于一些后進的學生要加強關心和關愛,多多觀察學生的心理和情緒發(fā)展,及時幫助學生調整心理狀態(tài),尤其是消極的心理狀態(tài)。同時授課教師應當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整合知識體系,讓教學有梯度,使課堂教學盡可能高效,并且要提高自己教學的趣味性,注重教學藝術,引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愛學習、想學習。教師也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的意義,指導學生用有效的學習方法進行積極學習。同時教師也要加強家校溝通,及時和家長聯(lián)系、溝通,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情緒變化。
4.學生及時調適心態(tài),積極面對高中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消除自己的消極情緒,以積極的心態(tài)去學習,首先就要對所學的知識有興趣。高一學生本身對高中學習是有興趣的,但是學生自己在面對高深知識的時候,應當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心態(tài),不能有畏難的情緒,努力化解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明確自己學習的目的。只要勤奮努力,加上好的學習方法就能取得好成績,取得好成績,自然心態(tài)就會好,有了成就感和喜悅感,自然學習也就有了興趣。對于學習能力薄弱的學生,可以適當降低自身對學習的期望,多發(fā)現(xiàn)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小成就,進行自我激勵。比如,記熟了一個公式、某個定理,做對了某個題目,就給予自己以表揚,告訴自己“我真棒!”學習就是由一點點收獲積累而成的,自信心也是在一次次的自我表揚中樹立起來的。
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學生應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尤其是自己的知識目標,淡化考試目標。為了掌握知識而學習,知識是無止境的,學習動力也持久。如果是為了掌握知識而學習,就會加強對知識的分析與理解,對知識進行鞏固練習,達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在具體課程學習過程中,充分安排好自己的學習時間,做好預習復習工作,重視課堂學習的有效性。在每次考試之后,及時總結,調整學習方向。
積極情緒可以讓學生健康成長,有利于身心發(fā)育。消極情緒會對學習有害,讓人做事沒精神。成功的學習需要學生進行主動的智力加工,在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的消極情緒無疑是學生成功的最大障礙。對于剛剛進入高中學習的學生,身為教育者,應當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幫助他們及時調整心理狀態(tài),消除消極情緒,以積極的狀態(tài)去完成高中的學習生活并取得成功!
參考文獻:
陳清平,宋德榮.淺析學生厭學情緒的原因及表現(xiàn)[J].自貢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27).
作者簡介:高雯,女,1981年1月出生,本科,就職于南京市第二十七高級中學,研究方向:高中生積極學習心理。